原创 一邻国看中国北方民族的“名字”好,跟中国抢夺,说是他们的祖先
创始人
2025-08-30 04:04:11
0

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会好奇高丽和高句丽的关系,不少人模糊地知道那是坐落在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全对,正是因为这种误差,让韩国至今还跟我们纠缠这个问题。

高句丽是在高丽之前的一个政权,而且是一个非常强韧的政权。

我们为什么用“强韧”而不用“强大”来形容一个国家?

一个强大的国家,它可能是脆弱的,稍微有点外来的压力就会被击溃,一个强韧的国家,它可能是小的,隐蔽的,不引人注意的,然而它却屡屡能“起死回生”,以不易察觉地速度崛起,成为大国“难啃”的骨头。

高句丽政权存在了七百多年,是存活比较久的国家,它的王陵在中国边境地区。

高句丽建立的时间是西汉末年,当时它在辽宁省。最初高句丽只是汉朝一个郡县小国,也就是说高句丽非常不起眼,到了曹魏时代,高句丽成为周围最有势力的一个大的政权。

接下来发生一件事给高句丽造成灭国的危险,当时高句丽是我国北方的一个民族,也占据了朝鲜半岛的一部分,大部分在辽东半岛。曹魏时期要统一北部就派兵去打,消灭了好多割据政权,其中就包括高句丽。

在高句丽苟延残喘后,它慢慢谋划迁都,后来高句丽占领了乐浪郡(今天平壤一带),逐渐形成高句丽这个国家的规模。

当时百济在朝鲜半岛南部,百济兼并了很多政权,逐渐坐大。势力大增的百济定都汉城(今首尔一带),遇到进入平壤的高句丽。当时还有一个国家叫新罗,新罗蜗居在半岛南端,实力还不够,只能看着两个国家互殴。

高句丽一边与百济作战,一边与辽河流域新兴贵族慕容鲜卑作战,算是比较忙的。高句丽能这么忙,说明国家实力强大。

然而不久高句丽又差点亡国了,高句丽的都城被慕容鲜卑攻陷,高句丽王的母亲和妻子都被掳走,在这种情况下高句丽王忍辱负重做小低俯。

高句丽又积蓄力量默默发展,等周围政权都放弃关注高句丽了,高句丽一跃而起,吞并了好几个郡县,将辽东掌握在手里。高句丽吞并了西汉以来在朝鲜半岛设置的所有的郡县(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迁都平壤,成为朝鲜半岛最耀眼的政治力量。

在隋朝建立以前,高句丽被史书称“强盛不受制”,它成为欧亚东北的一个世界性强国,不但控制辽东,也控制黄海东部,不但跟中原政权有往来,还跟柔然、突厥关系密切,甚至跟中亚粟特人也有联系。

隋朝建立的时候,皇帝在宝座上沾沾自喜地俯视天下,认为天下尽在手中,但是定睛一看,高句丽像一股黑色龙卷风,盘亘在隋朝疆土之外,对隋朝造成很大威胁,于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因为穷兵黩武导致国内大乱,隋炀帝身死国灭。

唐朝的皇帝就要聪明多了,知道高句丽难打,与新罗联手灭了百济,又在白江口打败日本的倭军,然后唐朝与新罗军水陆并进夹击高句丽,这才灭了高句丽。

灭了高句丽后唐朝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统辖高句丽,高句丽成唐朝一省。

最后的赢家是唐帝国和新罗,那么新罗就要在朝鲜半岛横着走了。横着走的新罗,逐步统一了高句丽原来的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高丽”的前身。

我们知道了高句丽全部的历史,那么“高丽”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记载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简单的说,高丽就是打着已经灭亡的高句丽的旗号,建立起来的政权,就像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 一样,打着汉朝建立起的政权不在少数,都是为了增加自己权利的正统性。

高句丽灭亡之后,新罗逐渐统一朝鲜半岛,高句丽的领土也在其中,这个新罗政权被成为“后期新罗”。后来这个政权经过二百多年分裂成两股,其中一股势力在高句丽原先的地盘上兴起,这股势力自称“高丽”,其实它只是被新罗吞并过的一个小政权罢了。(史称“后高句丽国”)

这个“后高句丽国”就是历史上的“高丽”,最终“高丽”统一了四分五裂的朝鲜。

看到这里,我们的思路差不多清晰了,高句丽和高丽是前后相承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高丽厚着脸皮“借用”的名号。重要的是,高丽借用了高句丽后人的名号后居然威力大增,从定都开京到寿终正寝,它统治了朝鲜半岛五百年的时间。

其实高句丽灭亡后就有很多政权打着“高句丽”的旗号,包括日本人。

说起日本人有个比较可笑的历史史实,日本人在吞并大汉帝国后改了国号,把王氏高丽改成Korea,好让Japan能排在它前面。

所以,至今对朝鲜、韩国的称呼源于“高句丽”、“高丽”的音译。

韩国一直认为高句丽是属于他们的历史,为此还跟中国起争执,中国认为高句丽是东北地方民族政权,难道不是吗?高句丽以前是汉朝的一个郡县……但韩国不那么想。

不管韩国怎么想,史实永远是史实,高句丽自古以来跟中国渊源颇深,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朝初期分封4个藩王,为何后来... 纵观康熙大帝这一生,是雄才大略的一生,很多人认为他是自秦始皇以来最为有作为的皇帝。他七岁亲政,登基后...
原创 嫡... 嫡长子:指的是妻子最大的儿子。在我国古代,嫡长子拥有继承权,这一制度在遥远的西周时期已经确定,周天子...
原创 唐... 公元757年,年过古稀的太上皇李隆基在六百名侍卫的护送下回到了长安,新帝李亨带了三千精锐前来迎接,见...
原创 中... 感谢邀请,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到底是权臣多,还是强势的皇帝多?按照正常的想法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能够...
欧洲病夫奥匈帝国:工业巨人的军...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这一事件不仅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索,更将奥匈...
原创 明... “十年边海鲸波动,边人倍得浙兵用。而今羽檄震于邻,鸭绿江头万骑尘。” 这是明朝人写的诗,赞颂的是明朝...
2024年国家文物局共开展25...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王连香)3月25日,国家文物局举行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考...
原创 隋... 前言 一代战神李元霸竟排不了第一?这个排名让无数读者大呼不可思议! 李元霸,这个在民间传说中能够以...
原创 刘... 文/一度历史观V 刘姓家族出一上联:“刘邦、刘备、刘德华”,其他家族霸气回复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
原创 日... 前言 姓氏是家族的象征,是血脉关系的符号和标志。中国的姓氏最早起源于氏族部落,是部落首领们辨认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