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洋镜里看清朝:西洋景致与玩物丧志
创始人
2025-08-30 03:02:26
0

晚清拾遗录(四十四):乐者不言,言者不乐。

乾隆五十五年,清朝街市上的放映者,支起带有不同高度镜片的匣子,招呼过往行人来观看。匣子上通常会放上玩偶和小雕像吸引旁人,并供排队等待的消费者欣赏。其上有旗子写着“西洋景致”,匣子里面装着画片儿,匣子上放有放大镜,根据光学原理操作,可以看放大的画面,这种光学器材在近代欧洲早期于各地为观众提供了欢愉,它便是“西洋镜”。大清普罗大众对于西洋镜的追捧,也是清朝百姓对于娱乐文化的一种追求。起初儿童是主要受众,孩子们簇拥在西洋镜前的样子,和蒲呱画中描绘的一样,体验着淳朴的视觉潮流。然而关于清朝西洋镜的大部分“西洋景致”,并非与洋人有关。

这本是近代科技发展智慧的结晶,不过传入清朝后,也讲究入乡随俗。一开始也还算体面,围绕江南一带如苏州、扬州和南京等大城市的景色,在匣子中造景,其后一些匣子开始由南京匠人制作,说明西洋镜已经在清朝本土化了,而江南地区的生产和工艺全国闻名。扬州作家李斗还谈到匣子内画片的丰富多样,除了著名景点的观光之外,还有的西洋镜放映知名小说戏剧的插图,然而这也是玩物丧志的开端之一。如徐乾学诗集的最后一首提到的内容,在现存的光学器玩中,亦可以见到:“乾坤万古一壶冰,水影天光总画图;今夜休疑双镜里,从来春色在虚无。”

这里的春色,已经不再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景色,毕竟他在另一首西洋镜诗中也提到美人,实指青楼女子。在西洋镜中,也有如一幅富贵宅院里闺房外,男女即将私会的画面。一个大胆的女子,在男人扶好梯子,让他翻墙进来,与右侧竹帘后的女子即将私会的画面。后来,这种诱惑观众的行为,已经开始在西洋镜中,有展现上海澡堂之中两个女子的画面,对于闭塞中的清朝民众来说,不仅是陌生,更是诱惑与堕落。对于消费群体来说,这种伤风败俗的玩物丧志,也会引起庙堂之上的关注,毕竟曾经寄望于瞧瞧西洋景致的观众,开始变成窥探者,因为只有孩子和娇小的女子,才能直起身观看,成年男子必须蜷缩蹲坐弯腰,模样尴尬而猥琐。

所以说西洋镜里的内容,也是清朝风气变迁的一个缩影,西洋镜夹杂着传统民间文化,曾经标志着小规模的文娱复兴,比如将其中的“老北京”的浪漫主义,与怀旧联系起来,不失为一举两得。但是,玩物丧志的下场,无外乎同归于尽。宣统年间,西洋镜因为其中伤风败俗之内容,被清廷明令禁止。而随着清朝倾覆,改朝换代之后的辞典中,对西洋镜的定义,仍是观看匣子或戏法,当然还加上“为没受过教育的人们,提供不真实视觉镜像”这样的定语,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参考资料:《清代中国的西洋镜、社会和视觉性》、《憺园文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共有494位封建王朝皇帝,从开创大一统的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每一位都有自己独...
唐朝的治理不仅与皇帝有关,丞相... 不仅在如今的社会当中需要各地的官员来治理每个地方,官员也有大小之分,古代的时候也是如此,比如在封建王...
观复博物馆:以传统为锚,而立之... 岩截 官窑水丞(南宋) 观复猫钻进古画 碧玉螭虺谷纹璧 (汉代) 开栏语 根据《北京博物馆之...
原创 冈... 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日国民党奉行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侵略军...
《唐朝诡事录》中的唐朝文化密码... 近年来,《唐朝诡事录》系列以悬疑探案为壳、盛唐文化为核,掀起了一股“考据式追剧”的热潮。剧中不仅展现...
原创 清... 抚远大将军是在清朝的时候设立的一个武将的职位,在清朝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九位抚远大将军,他们都位高权重...
原创 他... 明朝中期的时候,在东边的沿海地区出现了许多的倭寇,这些人中有日本人,自然也有不少是中国人去那边指挥日...
司马懿灭燕带来的灾难有多大?史... 景初二年(238年)八月,襄平城外的土山上,司马懿将三万具燕军尸体堆成金字塔状的"京观"。这个用头颅...
原创 关... 公元二百二十年,绝对是蜀汉的国殇之年。这一年,关羽失荆州,被害于吴。同年,五虎上将的另一位黄忠、刘备...
原创 报...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淞沪会战进展到空前激烈的第三天,杜公馆里来了位神秘客人。 隆隆战火中,戴笠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