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军名将岳钟琪千里奔袭拉萨,将准噶尔汗国的势力驱逐出了拉萨,并先后击败亲附准噶尔汗国的藏地贵族,120万平方公里雪域高原纳入大清帝国的版图,为了更好的管理西藏地区,康熙废除了西藏的和硕特汗国,并将西藏的最高行政权力一分为三,设置三位噶伦(在藏语中的意思为国事、宰相)共同管理西藏政务(雍正年间用增加到五位噶伦)。并在拉萨驻扎了4000名绿营兵,同时修建了康定到拉萨的驿道,加强与内地的联系,大清帝国得以对西藏进行实际控制。
1723年,雍正继位,他调整了对西藏的政策。因为当时准噶尔汗国实力日益增强,清军在西北的军事压力陡增,再加上驻防在拉萨的清军,物资供应困难,为了将精力集中起来对付准噶尔汗国,雍正不得不暂时将驻扎拉萨的军队撤回四川,只留下昌都的清军,由此间接削弱了清军对西藏的控制。
1729年清军在河通泊惨败,2万精锐八旗兵阵亡,连彪悍的索伦兵和宁古塔披甲人也全军覆没,此役严重打击了清军的士气,也使得准噶尔汗国的气势如日中天,一些对大清心怀不轨之徒开始蠢蠢欲动。首先占据青海的罗卜藏丹津率先拉开反旗,西藏的三噶伦也随之响应,秘密为罗卜藏丹津提供粮草军械的支持。此后,清军名将年羹尧率军剿灭罗卜藏丹津叛乱,平定青海。清军占领青海后对西藏的叛军形成了一东(青海)一南(四川、云南)两面合围,雍正也决定彻底解决西藏叛乱。
不久后,雍正以左都御史查郎阿为主将,统率1万5千名清军进入拉萨,全歼叛军主力,生擒叛军首脑阿尔布巴,因叛军阿尔布巴曾杀害了大清任命的官员,遂被查郎阿处死。阿尔布巴之乱平定后,雍正皇帝接受之前的教训,决定永久性地驻军西藏。因为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驻军所有的物资供应都要依赖内地,驻军规模只能维持3000人。雍正将其分别驻扎在西藏的三个战略要地,即拉萨、日喀则、昌都,是为西藏三营。
拉萨营。也称前营,驻防清军1000名,防区为拉萨、山南等前藏地区,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驻藏大臣的治所,全营官兵都来着四川绿营兵,其物资供应也由四川供应。
日喀则营,也称后营,军队来源和前营一样,都是四川绿营兵组成,防区为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整个后藏地区地形复杂,由北至南可分为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雅鲁藏布江河谷、拉轨冈日山脉、朋曲流域、喜玛拉雅山脉五部分。此地扼守藏北阿里高原与前藏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防遏廓尔喀以及英属印度入侵西藏的前沿,驻军擅长山地攻防战,在之后乾隆年间的廓尔喀战役中,该部驻军配合索伦营和绿营兵力挫廓尔喀雇佣兵。
昌都营,防区为藏东与川西交接的康区,亦称东营,雍正在此留驻了一支1000人规模的驻军,因为康区控遏藏东、川西、滇北,也是内地进入西藏的战略要道,雍正必须将其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这一地区毗邻大小金川,在此留驻一支清军,也相当于在大小金川的侧翼钉下了一颗钉子,在之后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中,昌都营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昌都营士兵则从云南绿营兵中挑选,物资供应也由云南提供。
西藏三营的驻军成立后,就参与了藏区所有的战事,他们挫败了廓尔喀人的侵略,平定了分离势力的叛乱,他们是大清帝国当之无愧的“雪域长城”。除了设置西藏三营驻军,雍正还设置了驻藏大臣办事衙门,管理西藏政务。另外,还将藏东的巴塘、理塘等地划入四川,将藏南的中甸、维西等地划入云南,以形成犬牙交错的态势,事实证明雍正的布置却是起到了治标又治本的效果,此后西藏彻底纳入中华版图,即便在危机重重的晚清和民国时代,120万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依旧没有游离中华民族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