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福建:循朱子足迹 探千年闽韵
创始人
2025-08-29 12:04:22
0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2日电 (记者 张丽君)21日晨光熹微,薄雾还未完全散去,记者踏入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五夫镇,在当地学者王老师带领下,沿历史脉络,循朱子足迹,探千年闽韵。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闽北度过,主要活动地点包括武夷山、建阳等地。

“14岁的朱熹,初到五夫,便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王老师的讲解将记者带入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紫阳楼。张丽君 摄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紫阳楼,它安静地坐落在屏山脚下,背山面溪,四周翠竹环抱。“这座紫阳楼,是朱子生活、讲学与住宿的重要场所,一待就近50年,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在这里度过。”王老师说道。

楼前,有一亩方塘,塘水清澈,天光云影倒映其中。

走进紫阳楼,木质梁柱散发着古朴气息。王老师介绍,前进是朱子的书斋及寝室,他为纪念父亲,将寝室命名“韦斋”,书房命名“晦堂”。大门两侧是朱子题写的楹联“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意在告诫后人为人处世的道理。后堂“晦堂”前,柱联“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是集朱子墨宝的刘子翚赠联,堂匾“不远复”也是集朱子手书,蕴含着儒家的修养智慧。

兴贤书院。张丽君 摄

离开紫阳楼,我们来到兴贤书院。书院门楣高高挑起,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庄重古朴。门楣正上方,“兴贤书院”四个大字刚劲有力。王老师说:“朱子曾在这里求学,汲取知识养分。”

步入书院,脚下的青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书院为木质结构,飞檐斗拱层层叠叠,斗拱上瑞兽花鸟雕刻栩栩如生。讲堂横梁上绘有“孟母三迁”“子贡求学”等儒家经典故事的彩绘。“朱子当年常与师长同窗在这讲堂中探讨经史子集,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王老师介绍着,记者似乎看到了朱子当年勤奋求学的身影。

随后,我们前往朱子社仓。“南宋乾道七年,朱子主导创建了这个社仓。”王老师介绍,为应对粮食短缺、灾荒频发,朱子联合乡贤共同管理,制定严格制度,丰年储粮,灾年赈济,充分体现了民本思想。

武夷精舍。张丽君 摄

最后一站,是1183年建成的武夷精舍。这里峰峦叠嶂,溪流潺潺,仿若人间仙境。精舍大门门楣刻有简洁而富有韵味的纹路,两侧对联“道迷前圣统,文弊后生欺”,彰显朱子扭转文风的决心。

走进精舍,仁智堂宽敞开阔,匾额上“仁智堂”三字笔力刚劲。“朱子在此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等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王老师说道。藏书的隐求室静谧安宁,起居的寒栖馆布置简洁。

紫阳楼、兴贤书院、朱子社仓、武夷精舍,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静静伫立,等待着更多人来聆听朱子的故事,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西斯米克陶瓷取得陶瓷防滑程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斯米克陶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瓷防滑程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新... 搜狐娱乐讯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新杂志写真曝光,英伦范儿十足。
曾为小学语文课本手写字模!这位... 近日,由上海笔墨博物馆与邓散木艺术馆合作主办的《铁笔遗珍、文房寄情,邓散木文房文献精品展》在福州路上...
原创 传... 有眼不识金镶玉这句话很多人耳熟能详,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它最初指的并不是后来的金镶玉饰品,而是秦始皇...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添艺术康养休闲... 新京报讯 据“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通州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C地块最后一处地上物清理完毕...
原创 俄... 按照俄罗斯的官方报道,2026年,俄罗斯第二种五代机,苏75战机即将首飞。请注意,如果苏75战机能够...
原创 俗... 导读: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是忠诚与智慧的象征。人们常说读《出师表》不落泪者非忠,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
原创 明...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涌现,其中李自成最为著名。但事实上,在这场长达二十年的起义中,还有许多其他英雄人物...
从竹编到竹编装置:传统技艺的艺... “竹编”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技术,而“竹编装置”是运用这门技术创作的、具有特定观念和场域性的大型当...
中国对全球发出预警,日本有大量... 在全球范围内,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尤其是在亚太地区。近期,中国代表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会议上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