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用3条毒计导致了秦国灭亡,张良、范增在他面前只能算作绿叶
创始人
2025-08-29 08:03:05
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凭借十年战争的辉煌战绩,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秦帝国。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个看似不可一世的帝国,仅仅过了14年便宣告灭亡。后世在总结秦亡的教训时,往往归咎于秦的高压政策、严酷法律以及外重内轻的军事部署。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秦帝国刚刚建立之时,一个名为卢生的方士,就已经为秦国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他巧妙地制定了三条毒计,一步步将秦帝国推向了灭亡的深渊。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即便是张良、范增这样的智谋之士,也只能算是卢生策略下的绿叶。

一、计策一:用“亡秦者胡”的政治谣言,改变秦的军事部署

秦帝国建立之初,秦始皇意气风发,欲乘灭六国之威,继续发兵攻打匈奴。然而,在廷议过程中,李斯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引用历史典故,详细阐述了攻打匈奴的种种不利之处:匈奴没有固定的城郭和积蓄,时常迁徙,难以制服;轻军深入则粮草不足,携带军粮则转运困难;即便攻下匈奴的地盘,也得不到实际利益,因为匈奴民众无法被驱使守卫这片区域。李斯的谏言虽然深刻,但秦始皇却并未完全放弃攻打匈奴的念头。

就在此时,卢生出现了。他巧妙地利用了秦始皇的心理,献上了一则“亡秦者胡”的图谶。这则图谶看似神秘莫测,实则暗藏玄机。卢生解释道,“胡”指的是北方的匈奴,而非后来的秦二世胡亥。他声称,这则预言是上天对秦国的警示,若不加以防范,秦国必将亡于匈奴之手。

秦始皇深信不疑,立即改变了军事部署,将大量兵力调往北方边境,准备攻打匈奴。这一决策不仅消耗了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使得国内军事部署空虚,为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留下了可乘之机。

二、计策二:以求仙的名义削弱秦的统治能力

除了改变军事部署外,卢生还巧妙地利用了秦始皇求长生的心理,进一步削弱了秦国的统治能力。他声称自己精通仙术,能够帮助秦始皇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秦始皇对此深信不疑,多次派遣卢生前往海上寻找仙山和仙药。

卢生利用这一机会,诱导秦始皇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不问政事。他建议秦始皇改称“真人”,远离尘世喧嚣,专心修炼仙术。秦始皇听从了他的建议,逐渐疏远了朝政,使得秦国的行政运作受到了严重干扰。

与此同时,卢生还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朝中安插亲信,排除异己。他的行为使得秦国的政治环境更加恶化,君臣关系日益疏远。在这种背景下,秦国的统治能力逐渐削弱,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三、计策三:离间秦王朝与儒家的关系

在实施前两条计策的同时,卢生还精心策划了第三条毒计——离间秦王朝与儒家的关系。他深知儒家在秦国的重要地位,也清楚秦始皇对儒家的矛盾心理。于是,他决定利用这一点,彻底破坏秦王朝与儒家的关系。

卢生撕破了自己的方士面纱,公开了自己的反秦身份。他在众多儒生和方士中公开指责秦始皇刚戾自用、专任狱吏,挑唆儒生攻击秦王朝的集权统治。他的言辞激烈,引发了广泛的反秦情绪。随后,他趁机逃亡,使得秦始皇得知后大怒不已。

盛怒之下的秦始皇失去了理智,下令御史审问在咸阳的方士和儒生,查出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这一事件震惊了天下,使得天下的儒生都认为秦始皇排斥儒家,坑杀的460人皆为儒生。自此,儒家与秦王朝走向了彻底的对立。

四、卢生的真实身份与目的

从《史记》中对卢生的四处大篇幅记载来看,卢生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盗名图利的方士。他献上“亡秦者胡”的预言,看似是为了让秦始皇有所准备,避免秦真的亡于“胡”。但随后他又公开宣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挑起方士儒生与秦的对抗引发坑儒惨案利用秦始皇迷信神仙寻求长生的心理大行反秦活动。

这种种行为都表明卢生其实是六国派来“间秦”的另一个郑国。他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步步将秦帝国推向了灭亡的深渊。他的三条毒计环环相扣,每一条都精准地击中了秦国的要害。

五、张良、范增与卢生的对比

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即便是张良、范增这样的智谋之士,也只能算是卢生策略下的绿叶。张良虽然策划了刺杀秦始皇的行动,但在卢生的三条毒计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范增虽然辅助项羽建立了西楚霸王的事业,但在卢生的阴谋下,也只能算是秦亡的间接推动者。

卢生的智慧在于他能够洞察人心,利用人性的弱点。他深知秦始皇的骄傲和迷信,因此能够巧妙地制定出符合秦始皇心理的计策。他的三条毒计不仅改变了秦国的军事部署,还削弱了秦国的统治能力,离间了秦王朝与儒家的关系。这些计策的实施,为秦国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六、结论

回顾历史,我们不禁为秦国的短暂辉煌和迅速灭亡而感慨。秦始皇虽然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但却未能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政权。卢生的三条毒计,虽然只是秦国灭亡的众多原因之一,但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卢生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策略在历史变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虽然只是一个方士,但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计谋,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即便是张良、范增这样的智谋之士,也只能算是卢生策略下的绿叶。

秦国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卢生的三条毒计都为秦国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世警示和反思的典型案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李卫这个人大家肯定都知道,不少人都看过《李卫当官》、《雍正王朝》、《李卫辞官》这三部电视剧,所以对于...
原创 西...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无数势力庞大的政治家族,最有名的当属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秦末汉初的动荡...
原创 江... 说起古代的才子,大家脑子里一定飘过他的身影,作为中国古代最知名的才子,影视剧里的唐伯虎是才高八斗、风...
原创 赵...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赵士祯给皇帝献上“迅雷铳”,经过改进后可以连发四十弹,算是现代机关枪的原...
原创 赵... 赵构这个人很有意思,好不容易坐稳了皇位,却突然说要让位给赵昚,别人哭着求着让他别闹,他却说累了,不想...
原创 他... 提起清代的两江总督,耳熟能详的有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他们无一不是近代中国的杰出代表人...
毛主席说:陈毅在华东有两位得力... 都知道,陈毅元帅是一位综合型的帅才,军事能力与政治能力五五开。算不上是顶级的军事家,但指挥能力也不差...
走进革命圣地,传承红色精神 中铁二局电务公司沈阳地铁3号线项目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及职工近日前往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何琦:为陶瓷... 何琦,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 何琦深耕职业教育15年,立...
原创 他... 1320年十二月,元英宗硕德八剌以学习佛经为由,将一位十分特殊的人物流放到了西藏。这个人名叫王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