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国军为何不将13根铁索炸断?究竟有何隐情?
创始人
2025-08-29 08:02:57
0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是两万里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3根铁索上创造出的奇迹,也被看作是红军长征中打过的最惨烈,也是最悲壮的一战。

曾经太平天国将领

石达开

率几十万部队逃至此处,无法过河,最后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如今红军3万多部队连夜赶路,来到这里时已经疲惫不堪,而正处于汛期的桥下长河远比几十年前更汹涌可怕。

石达开雕像

驻守此地的国军部队占尽天时地利,蒋介石甚至认定,红军部队即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却没料到红军战士是那般英雄无畏,硬是顶着枪火创造出了一大奇迹。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疑问,既然国军在此地占尽天时地利,为何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他们没有把那13根铁索炸断呢?

这其中是否还有什么内幕呢?

因为1934年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转移,艰苦卓绝的

两万五千里长征

由此开始了。四川泸定县的

泸定桥

是长征途中的一个战略要地,彼时中央红军部队刚刚强渡大渡河成功,由于渡河耗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加上日夜兼程的赶路,在临近泸定桥的路上,战士们早已经十分的疲惫。

强渡大渡河

当时驻守在泸定桥一带的敌方守军部队指挥是

刘文辉

。虽然听从国军政府的调遣,但刘文辉属于四川的军阀势力,有着军阀们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性格,在四川割据为王,对蒋介石只有表面上的服从,实际上并不信任国军政府。比起为国军卖命,刘文辉更关心自己的地盘,以及能从中捞到的利益。

刘文辉

刘文辉很快就收到了红军部队向泸定桥这边赶来的消息。蒋介石给他的命令是“围剿红军”,甚至要以与他们死磕的精神与他们交战,将红军留在四川省内。不过刘文辉很清楚,红军部队浩浩荡荡3万人,即使早已十分疲乏,想要留住他们,守军也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刘文辉也知道红军会来到他的地盘上,只是为了“借道北上”,没有要跟他争抢地盘的意思。如果他非要死命进行堵截,红军很有可能会选择暂时避让,留在四川省内建立起根据地,那么之后等待刘文辉的,就会是一场长期战争了。到时候蒋介石也就有了借口,往他的地盘上不断派兵了。

四川军阀

也不只是刘文辉,在四川当地的军阀势力看来,最需要提防的还不是红军,而是蒋介石跟国军政府,因此在得了蒋介石的命令后,四川军阀们大多积极响应,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但基本都是“磨洋工”,把真正需要拼命的机会都留给国军部队。

虽说在收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干脆点炸断泸定桥也是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但是作为这条铁索桥当时的拥有者,刘文辉根本不舍得将它炸断。这条桥最早是清朝康熙时候建起来的,当时大渡河在流经这一地段时也叫泸水,由于河涛汹涌,地势凶险,那时的人们根本没有办法在河上建桥。

大渡河

但这里又是通向与西藏沟通往来的重要地段,只靠渡船来回实在太耽误时间,很多货物都无法长期储存。一旦发生战争,也有极大的可能延误军机。当时的皇帝康熙就从全国18个省份募集到四万多白银,投入大量的人力,花费多年才在泸水两岸修起了这座铁索桥。

到民国时期,这座桥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川藏两地的商人想要互通往来就必须从这里经过。作为泸定桥的现任拥有者,刘文辉因此捞到了不少的过路费,当然不愿意将桥炸毁。一旦这条桥被毁了,后面再重新建造,蒋介石肯定不会给他赔偿,到时候刘文辉就得自己掏腰包,而且还不知道要修多少年才能重新建好,刘文辉怎么想都舍不得。

泸定桥

最后刘文辉考虑再三,觉得以红军那落魄疲惫的状态,就算他不炸桥,红军也没实力过桥。他还收到消息,有一支国军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他现在把桥毁了,援军也过来了。想好了这些,刘文辉决定先不炸桥了,起码要等援军过河。到时候就算没炸桥,蒋介石怪罪起来,他也有理由解释。

于是刘文辉就叫人把泸定桥上铺着的木板全部卸下来,

只留下13道光秃秃的铁索

,在桥这岸搭建好堡垒,再架上机关桥。他自信地认为,这样红军肯定过不来。

泸定桥

让刘文辉没想到的是,红军战士们大多出身不高,吃苦耐劳是他们的本性,早就练出了一副“铁脚板”。在前方山路下着大雨,道路崎岖又泥泞的情况下,主力团

红4团

的战士们硬是花一昼夜的时间

徒步走出240里

,竟然赶在蒋介石派来的援兵之前赶到泸定桥前。

刘文辉吃了一惊,但也没太过担心,反正防御工事都已经准备好,红军想从几条铁索上过河没那么容易。他吩咐下去,叫桥岸边的士兵提高警惕,一旦看到红军冒头,立刻用重机枪和迫击炮进行攻击。

泸定桥

当时红4团的

团长是王开湘

政委是杨成武

,两人收到的军委命令是要在明天之前拿下泸定桥。他们见敌人早就做好准备,当即召集红4团的干部开会讨论作战方案,最后决定组建一支夺桥突击队,从

2连

中挑出

22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又让

3连

的战士们去附近的老乡家里借来木板,没有合适的就用门板或者床板。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1935年5月29日下午4点

,夺桥突击队员们在连长

廖大珠

的带领下,人手一把冲锋枪,腰上缠了一圈手榴弹,还在各自的后背背上马刀,攀上湿滑的铁锁链,正式向对岸发起进攻。敌人很快发现了他们的攻势,枪火弹药顿时向战士们倾泻过来。

大渡河水势十分湍急,索桥距离水面只有几丈高,一个不慎掉下去就没救了。但每一位突击队员都没有露出丝毫的惧意,一手拿枪,一手死死抓着锁链,用血肉之躯顶着枪林弹雨,一寸一寸地攀爬前行。

飞夺泸定桥

3连的战士们就在连长

王有才

的带领下,拿着借来的木板,跟在突击队员们身后,一块木板一块木板地往索桥上铺。如果敌人火力过于猛烈,3连战士们就暂停铺桥,帮助突击队员进行还击。

在战士们即将抵达泸定桥的东桥头时,气急败坏的敌人们开始泼油放火烧桥。火焰腾腾烧起,排头的突击队员依旧毫不畏惧,松开锁链,猛地越过火舌,扑上桥头,当即与敌人展开了搏斗。固守在四川占地为王的军阀们哪里见过这样英勇无畏的气势,根本不是身经百战的红军战士们的对手,很快就落了下风。

这时候刘文辉意识到不好,想要下令炸桥,但已经来不及了。夺桥突击队损失了两名战士,但成功夺下了桥头,3连的战士们也顺利铺好了桥,为后面的主力部队准备好了过桥的路。

泸定桥

就是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计划,是红军历史上最重要的胜利之一,也为红军北上陕北,成功会师奠定了基础。

毛主席曾在飞夺泸定桥成功后感慨,敌人的部队是不能与我们党所领导的队伍相比的。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那场战役已经是遥远的历史,但那些红军战士们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和奉献精神,仍然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许... 在三国历史的烽火岁月中,有许多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英雄人物与经典战斗,而许褚与马超的对决便是其中之一。许...
原创 秦... 围绕秦始皇陵发掘问题的讨论,一直备受关注,也充满了争议。就目前来看,形势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包括秦始...
原创 完... 书名:《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王梓钧 状态:已完结 字数:411万字左右 小说标签:架空历史、轻松、...
原创 这...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自从“黄袍加身”后,由于担心武将势力过大...
原创 宋... 提起宋朝赤胆忠心,能在身上刻字以表明报国之志的,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就是名族英雄“精忠岳飞”了,毕竟...
苏有朋音乐会普通票不能合影,本... 近日,苏有朋将举办音乐会,其中vip票有1V10的合影环节,但因票较少抢票困难,部分粉丝希望普通票也...
原创 他... 在三国时期,他胜过吕布,投靠谁就杀谁,是三国的大恶人,为何却受后人香火供奉? 在三国时期,充满了英雄...
皇家玉雕、礼赞百年,《紫禁百年... 2025年3月,《紫禁百年徽宝》发布会在北京张铁成、王建艺术馆隆重举行。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张...
原创 没... 司马南和刘绍棠,你能想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吗?嗯,似乎是某种意外的巧合吧,但真相有点让人吃惊。 你可能...
原创 刘...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建安二十四年,即公无219年,是关羽最辉煌的一年,也是他最凄惨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