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亲手缔造伟大盛世,赏赐功臣却极其吝啬,原因让人肃然起敬
创始人
2025-08-29 06:32:49
0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的轶事趣闻,引发了读者的强烈热议。今天咱们就再来聊聊唐太宗的一件趣事——作为“天可汗”,李世民堪称富有四海,但赏赐群臣时却极为小气吝啬,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切都得从李世民登基之时说起。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随从心腹,唐高宗李渊不久后宣布禅位给李世民。登基并改元贞观之后,李世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赏有功之臣。为李世民成功登基出力最大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等人晋封国公,获赏1300户食邑,秦琼与程咬金等人获700户食邑,李靖等人获400户食邑,其余武将最少的都有300户食邑。

虽然这些赏赐看上去有很多,羡煞旁人,但在当时却是李世民小气的一个体现——因为长孙无忌、程咬金、李靖等人头上还有着一个“国公”头衔。要知道汉朝时,单是侯爵的食邑就有成千上万户,而且万户侯还不在少数。唐朝分封功臣时,功绩最大的也不过千户,所以就有人说李世民作为一国之君,实在太过小气。其实李世民是有苦难言,因为经过隋末战乱,大唐户口比隋朝鼎盛时减少了足足七成,史籍《通典》记载“隋大业五年八百九十万户,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封建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口,而人口锐减则给新生的唐王朝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要命的就是由此导致的朝廷税源枯竭。贞观初年,大臣曾建议增加税收以缓解朝廷财政困难,深知百姓疾苦的李世民对此却断然拒绝。据《贞观政要》载,太宗驳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既然开源之路不行,李世民只能通过节流来克服严峻的财政危机,为此他不惜得罪宗室,将李氏宗亲中一些没有任何功劳的郡王降级,并遣散三千宫女,让她们随意嫁人,恢复人口。对于如此做法,李世民自称“朕理天下,本为百姓,非欲劳百姓养己之亲也!”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初,大唐国力有所恢复,李世民下诏修建洛阳乾元殿,以便为自己巡幸洛阳做准备。得知此事后,给事中张玄素上表谏曰:“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御残创之民,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胜隋炀帝远矣。”一番劝谏后,爱惜民力的李世民最终叫停了东巡计划,并向张玄素道歉。事实上,经过四年的休养生息,大唐已然恢复元气,各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史载“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赉粮焉。”不过这并没有让李世民骄傲与放纵,他仍然保持着以前的节俭作风,赏赐起来还是很“小气”。

次年春节,李世民巡查内府左藏库时,见左藏库财帛堆积如山,一时兴起便决定赏赐大臣,史载其“赐三品已上帛,任其轻重”。意思就是说,朝廷三品以上官员可以自行入库挑选皇帝的贺岁大礼,无论数量种类,随便拿多少都可以。此举看似大方,其实却是李世民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下达的,因为唐代官制限定了三品以上官员的人数,这些人中又多是七老八十的老头子,他们又能拿得走多少布帛呢?李世民要是真的大方,就直接下诏在京全部官员入库随意拿取了。不过也正是因为李世民不忘贫穷,时刻保持节俭,才能开创著名的“贞观之治”。更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赏赐完大臣后灵光乍现,为大唐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仓储救灾制度,福泽数代,备受世人称赞。

参考资料:

《旧唐书》《贞观政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民国时期,不少四川军阀都有绰号,比如邓锡侯的绰号就叫“水晶猴”,寓意为精明机巧,不做亏本的事。 四川...
原创 光... 在广西百色市的一个平凡家庭中,蒙先生拥有一件不凡的家族藏品——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这枚金币...
原创 辽... 文|米君,专栏原创作者、自由撰稿人 未经授权的复制粘贴和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从小看两宋的历史,就觉得...
原创 李... 我国历史上有几个强盛的王朝,秦朝是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朝代,汉朝更是出了名的威武霸气,接下来享誉全世界...
原创 潮... 潮州人向来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这是因为潮州这个地区地狭人稠,人口和资源之间出现了严重矛盾,不得已产...
原创 被... 2014年,著名企业家、收藏家刘益谦先生花费2.4亿港元收购了成化斗彩鸡缸杯成为了当年的热议话题,直...
原创 简... 三国时期人物,有不少人设都被文学艺术作品甚至当今的游戏改变了。简雍,就是一例。历史上的简雍,是一位能...
原创 戴...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男,汉族。 国军陆军中将、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
原创 据...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不知其生卒年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隐士高人;现在人知道鬼谷子,也都...
原创 这... “富贵不还故乡,如衣锦夜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刘邦、项羽的名言,可谓是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