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军全军覆没,为何还能击败强秦,打赢邯郸之战呢?
创始人
2024-12-07 10:03:27
0

原标题:长平之战赵军全军覆没,为何还能击败强秦,打赢邯郸之战呢?

战国,是继春秋之后的又一诸侯争霸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各个国家经过了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比如秦国、楚国、齐国等大国,就在该时期陆续吞并了周边的弱小诸侯国。至于之前春秋时期强盛的晋国,早就被魏赵韩三家瓜分了。三家分晋,由此奠定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而在战国时期,七国之间相互征伐,争夺地盘。有的时候一场战争就能奠定一个国家的兴衰,而长平之战无疑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击败了赵括,并且坑杀了赵国40多万的士兵,赵国在这一场战役之中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此战之后,赵国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本,再也无力图谋天下,从此,赵国开始由盛转衰。

而在长平之战中,秦国自然希望一鼓作气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以此消灭赵国。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邯郸之战中,秦国却遭受到了惨重的失败。这场失败的战役,不仅让秦国付出了30万秦军伤亡的代价,更丢失了此前辛苦打下来的三晋疆土。那么,为何赵国如此惨败之后,还能击败秦国,打赢邯郸之战呢?

首先,长平之战中,赵国固然全军覆没,但是秦国在这场战役中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根据《战国策》,秦军在这场战役中付出了30万人的兵力,其中牺牲的就有20万人,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秦赵两国都伤亡惨重。

另一方面,在赵括兵败被杀后,大将廉颇继续受到赵国君主的重用。在邯郸之战中,赵国大将廉颇率赵军十万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鼓励士兵和百姓一起抵抗强大的秦军。在赵国将士众志成城的背景下,王陵率领的秦军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取胜。

所以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无疑被推迟了,对于秦昭襄王来说,显然也犯了连年兴师动众的错误,这导致邯郸之战的战场上,秦军已经非常疲惫了,从而最终败给了赵国、魏国、楚国组成的联军。另一方面,魏国和楚国的支援,显然也是赵国能打赢邯郸之战的重要原因。在邯郸之战中,秦国的进攻一开始就遭到了挫败,这是因为赵国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而秦国这一方面,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帅,白起称病推辞。所以秦国这一方面没有了能与廉颇抗衡的将领在一线作战。

再者,其他国家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面对秦军的进攻,魏、楚两国两国大军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在邯郸之战中,赵孝成王不再孤独,因为他获得了楚国和魏国的支援。其中,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都主张救援赵国,以此遏制秦国。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笔者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还是从一篇讲“俄罗斯的GDP和中国一个省相当”的文章开始的。之前一直知道俄罗斯...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自从昭烈帝刘备魂断白帝城之后,蜀国朝政就由诸葛亮一个人一力承担,刘禅和其他大臣都处于彻底摸...
原创 安... 虽然说,黄巢起义才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却是“安史之乱”。基本上,...
原创 项... 犹记得当年秦始王游于会稽,驾大船渡浙江,阵容威武庞大,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同一时空下,刘...
原创 明... 在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里,明军一直没能征服蒙古,反而这些蒙古骑兵和后金联合,打败了强大的明军,葬送了...
原创 黄...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张颌同败军退守阳平关东。凯旋而归的黄忠兴奋地来到刘备面前,自信...
原创 战... 一座偶尔被发现的流沙墓埋葬了30多具盗墓贼的尸体,墓室内的陪葬品保存完好。墓主人以超人的聪慧得以珍贵...
原创 二... 战争是最残酷的一件事,因为它能使得一个国家面目全非,甚至是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且无论是战胜的国...
原创 日... 综述 战争是让人不堪回首的历史,也给人的身心带来了永久性的伤害,即便是如侵略国的日本,也曾因战争给国...
原创 为...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赤壁之战是吴国和蜀国一起联手,为了对抗曹操才发动的。最终曹操打败,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