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丞相萧何为何诱杀挚友韩信,残酷事实背后的政治抉择
创始人
2025-08-28 07:32:23
0

【导语】

公元前206年6月那会儿,汉王刘邦的手下萧何,他是个当大官的相国,可他却不顾自己的身份,大半夜的骑上马就追了出去。他追的是谁呢?就是那个正要走的小管粮的韩信。追上韩信后,萧何可劲儿地劝刘邦,说他发现韩信是个人才。他还用自己的名誉担保,硬是让刘邦把韩信提拔成了大将军。

楚汉相争那会儿,萧何就管起了大后方,负责粮草啥的。韩信呢,他在前面带着兵,打一场赢一场,简直无敌了。他俩一个管内,一个管外,配合得特别好,最后一块儿把项羽给打败了。到了公元前202年,他俩还帮着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

但可惜美好时光短暂,公元前196年,韩信被萧何设计骗进宫里,随后在长乐宫的钟室里被吕后给杀了,连带着他的家族三族都被灭了。

为啥萧何只用了六年,就从能挑好马的行家变成了“狠角色”?这背后藏着啥政治斗争呢?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萧何,善于识人的人事干部】

萧何的生日和具体年份我们不太清楚,他年轻的时候在沛县当过主吏掾,这个职位跟现在的县委组织部长差不多。萧何这人脑子转得快,又爱学习,对古代的法律法规挺有研究。

但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会看人,像那个屠夫樊哙,还有狱警曹参,赶车的夏侯婴,以及吹打的周勃,都能跟他处得挺好,关系很铁。

这些人在对抗秦朝以及后来的楚汉相争时,都拼尽全力,出了不少大力气,最后成为了西汉建立时的重要功臣。

那时候,他们就是一帮不起眼的小角色,而萧何呢,在县里可是个有地位的大官。他能跟这些人结拜兄弟,足以说明他眼光独到,要是这事儿放在现在,可真让人不敢相信。

但萧何心里最瞧得上的是那时的泗水亭长刘邦,那时候的刘邦,在周围几个村子可是出了名的爱瞎晃悠,不干正事。

在众人里头,就萧何觉得他气度不凡,骨骼清奇,日后必成大器,并且多次借着工作上的便利,偷偷帮他一把。

公元前209年夏天那会儿,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一合计,干脆就动手干了,挑起了头一回的农民造反。这一来,秦朝的地盘上到处都是反对秦朝的人,没多长时间,整个国家就乱套了。

这时候,萧何一边紧盯着局势的变动,一边偷偷跟正在芒砀山押送犯人的刘邦通气。到了那年九月,刘邦带着大伙回到了沛县,萧何他们一伙人就推举刘邦做了沛公,正式扯旗造反。

在接下来的打秦朝的战斗中,萧何当了个叫丞督的官,留在老家管给前线送粮草啥的。到了公元前207年十月那会儿,刘邦带着大军打进了咸阳,秦朝就这么完了。

没多久,项羽带着他的大军也闯进了关中。因为实力不如项羽,刘邦没办法,只好退回灞上,亲自去迎接项羽。之后,项羽就开始大肆分封各路诸侯,他给刘邦封了个汉王的头衔,让他去管那偏远落后的巴蜀之地。

刘邦之前在关中实行了不少好政策,深得民心,因此在他行军途中,不少其他诸侯的士兵主动要求加入他的队伍。就在这时,韩信从楚军那边溜了出来,直接跑到刘邦这边来了。

一开始,刘邦给韩信安排了个管运粮的小职位。但说来也巧,后来韩信被萧何给碰上了。

常说“好马到处都是,但识马的专家却难寻”,萧何一眼便瞅出韩信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好几次跟刘邦提起,可惜刘邦都没往心里去。

韩信心里憋屈,觉得在项羽那儿没被瞧上,原以为刘邦会不一样,结果到了蜀地俩月,还是没人搭理他。他一生气,索性就离开了汉军的队伍。

萧何一听说这事儿,立马把手头的工作撂下,自个儿骑上马就去追韩信。费了好大一番口舌,总算是把韩信给劝了回来。

萧何一回来就火急火燎地去找刘邦,说要让韩信当大将军,还豁出去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和性命来保证。刘邦一听,也就答应了,让韩信做了大将军,把汉军都交给他来带。

楚汉战争后来真的就让大伙看到了萧何挑人的眼光有多毒。韩信那是真的厉害,在战场上大展身手。打了快五年的仗,最后在公元前202年,他把项羽给打败了,帮刘邦拿下了整个天下,建起了汉朝。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有句老话讲得很到位:“鸟儿飞光了,好弓就得收起来;兔子没了,猎狗也就得下锅了。”刘邦稳稳当当坐上皇位后,就开始一个一个收拾那些不是刘家的诸侯王了。

汉朝刚开始那会儿,有七个不是刘家的王爷,其中齐王韩信打仗最厉害,手里还握着兵权,士兵们都特别服他。这样一来,韩信就成了刘邦最想解决掉的人。

没过多久,刘邦趁着去云梦泽逛逛的机会,把韩信骗来见面,然后直接给抓了起来,带回京城。到了京城,就把他关了起来,不让他出门,还把他从之前的职位上撤下来,贬成了淮阴侯。

但刘邦考虑到韩信过去的功劳,饶了他一命,然而韩信心里却憋得慌,对刘邦的怨气越来越重。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豨起兵造反,自己封自己为王。韩信瞅准刘邦带兵出征的机会,偷偷跟陈豨联系,打算一起造反。那时候,京城里管事儿的是吕后和丞相萧何。

有天晚上,韩信的那些手下跑到吕后面前,告诉她韩信想要造反的事儿。吕后一听,这事儿可不小,赶紧把萧何找来商量。俩人合计了一番,最后决定得把韩信给解决了。

隔天,萧何跑到韩信家,假装说陈豨的军队全被打败了,刘邦马上就要带着胜利回京城。吕后让大臣们都得去长乐宫大殿给刘邦道喜。

韩信对老朋友萧何那是百分之百信任,二话不说就跟着他去了长乐殿。可没想到,宫里早就藏着一群拿刀拿斧子的武士。韩信刚一到那儿,吕后立马大声下令,让那些武士冲上去,把韩信按倒在地。

这时候,韩信发觉情况不对劲,赶紧大声向萧何喊救命。但萧何早就躲开了,他喊破了嗓子也没用,根本没人回应。

吕后坐在高高的皇位上,把韩信背叛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她根本不给韩信解释的机会,直接让人把他拖到旁边的钟室里给杀了。接着,韩信的爹、娘还有老婆那边的亲戚,一个不落,全都被吕后给灭了族。

韩信被萧何推上大将军之位,到两人联手设计将他除掉,也就短短十年光景。韩信到死那会儿,压根儿没想过,以前那么铁的哥们儿,最后竟然会对自己下狠手。

为啥性格豁达、重视人才的萧丞相会狠心对韩信下手呢?说到底,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政治原因。

【政治考量一:弃车保帅,消除刘邦猜忌】

刘邦这人吧,挺大方的,对人也和善,可就是对萧何、韩信这些有本事的手下心里头总有点嘀咕,萧何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得很。

公元前205年那会儿,刘邦带着大军去打项羽,没想到在彭城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刘邦只好带着几十个人马,狼狈不堪地跑回了荥阳。这样一来,楚汉两边就杠上了,正式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那时候,萧何留守关中,负责给前线调配人手,运送粮草,汉军的大小事务都由他一手打理。尽管萧何行事谨慎,啥事都向刘邦报备,但刘邦心里还是犯嘀咕。他不仅多次派使者去探望萧何,名义上是慰劳,实际上是想探探虚实,盯紧萧何的一举一动。

没办法,萧何只好把自家的子侄兄弟送到刘邦那边做人质,这样刘邦才对他放了心。而萧何呢,也更加明白,刘邦那宽厚的面孔背后,藏着的是多么深沉和狠辣的心思。

西汉一朝开始后,刘邦开始按照功劳给大伙儿发奖赏,他把萧何排在了功劳榜的第一位,给了他酂侯的封号,还让他做了百官里面的头儿。但萧何心里明白,他和刘邦之间的那份情义,早就从哥们儿变成了君王和大臣的关系。

他现在是大权在握、地位崇高的宰相,但说不定明天就变成了被人看管的囚犯,这一切都取决于刘邦的心情。因此,萧何只能小心翼翼,确保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能让皇上安心。

吕后跟萧何说了韩信打算造反的事儿,萧何身为宰相,肯定得有所行动。要是他站出来替韩信说话,那不就成了韩信的同伙嘛。考虑到吕后那心狠手辣的性格,萧何自己也很有可能跟着倒霉,被关起来。

关键是,自己以前还给韩信做过保人,这事儿是怎么也躲不掉的。吕后呢,虽说找萧何去商量,但明摆着是想让萧何给个明确态度。

萧何为了自己能安全过关,没办法,只好把韩信给出卖了,站到了吕后那边。回到家中,萧何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对这位老兄弟感到难过和舍不得,另一方面也体会到了那种“用完就被扔”的悲哀。

不过话说回来,萧何在政治上的那一票投得挺准。等刘邦搞定叛乱,回到长安,一听说韩信被干掉了,据史书上说,他是“既心疼又欣慰”。

刘邦这人,肯定喜欢有才能的人。对于韩信所立的功劳,他心里头是认可的,也挺感激。但话说回来,韩信也让他挺头疼。现在韩信没了,他的权力更加稳固了,心里头能不高兴嘛。

与此同时,刘邦对萧何那是越来越器重,赏地加官都是小事儿。但萧何呢,反而变得愈发小心。为了让刘邦心里踏实,他甚至不惜故意占了老百姓的地,来败坏自己的名声,好让自己能安稳点。

【政治考量二:站队吕后,为自己留后路】

萧何是大汉的宰相,也是沛县那些有功之臣的头儿,他心里明镜似的,清楚刘氏家族里谁该管啥。吕雉嘛,不光是刘邦的正牌老婆,还是大汉朝里拍板做决定的重要人物之一。

跟刘邦比起来,吕雉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她年纪轻。等西汉这个国家建起来的时候,刘邦都差不多六十岁了,可吕雉呢,比刘邦小了整整十五岁,手里还攥着太子刘如意这张牌。所以说,刘邦一旦没了,掌权的肯定是吕雉。

萧何做事从不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处,他懂得分散风险,就像聪明的兔子会挖好几个洞藏身一样,这是老练政治家必备的本领。说起来,萧何和吕后的交情,那也是很铁的,跟刘邦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

一开始,吕雉她爹吕太公在沛县那可是响当当的大款。吕太公过生日那天,萧何亲自上手,给他摆了场热闹的宴席。

酒桌上,吕太公碰见了刘邦,多亏了萧何从中牵线,吕太公决定把女儿吕雉许配给已经年过四十的刘邦。

得说一下,吕太公是除了萧何之外,第二个认定刘邦将来能成大事的人。在那之后的打仗日子里,吕雉担起了照顾刘邦家人的责任,而萧何也没少伸手帮忙。这样一来二去,萧何和吕雉两人的关系就变得特别铁。

西汉一朝开始后,吕雉慢慢崭露头角,开始在国家大事上发表意见,还拉拢了不少大臣帮她办事。

吕后的势力一天天壮大起来,上了年纪的萧何心里明白,光靠刘邦已经不行了,他得自己想办法找个退路。

吕后打算解决掉韩信,一来是因为他涉嫌谋反,二来是因为他不肯站在自己这边。在给韩信罗列罪名时,其中有一条就是说他打算对太子刘盈不利。

回顾之前的事情,萧何跟吕后一起除掉了韩信,这更像是萧何给吕后递上的一份忠心书,说明他已经彻底站到了吕后和太子那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肯尼迪遇刺案8万页文件公布,真... 肯尼迪遇刺案一直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谜团,约8万页相关文件即将公布,这一消息引发各界强烈关注。公众期待...
原创 原... 在我国的古代,有很多的名人说过很多的名言警句,但是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十句名言总结中国历史,帝王将相...
原创 为... 在我们中国历史各朝代的开国皇帝之中,朱元璋可以说算是非常具有“传奇性”经历的一个皇帝了,毕竟谁也想不...
原创 鸣... 鸣梁海战其实是壬辰倭乱中,朝鲜和日本的一场小规模海战。 朝鲜在战略上失败了,仅仅战术上占到了一点便...
原创 他... 近代军阀往往一身恶心,但冯玉祥却是一个例外,他既不敛财也不好色,反而对底层百姓非常关心。所以关于冯玉...
原创 朱... 纵观中国历史,帝王虽集权力于一身,普天之下没有敢忤逆之人,但高处不胜寒,身处高位便会担忧亲近之人的背...
原创 为... 一、蒙古帝国的崛起 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逐步崛起,并迅速扩张其疆域。成吉思汗以其出色的军事策略...
河南公布2024年度十大考古新... 中新网郑州3月17日电 (记者 韩章云)记者17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
山西奉国将军墓出土192件琉璃...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17日)对外公布了山西长治史家庄两座明代砖室墓(标记为M2 M3)考古资料。这...
讲好“石头”里的故事(快评) 协同开展稻城皮洛遗址纪录片拍摄、探索打造濛溪河遗址陈列室、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分享古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