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6位大臣,谥号均为“肃侯”,除了贾诩还有谁?
创始人
2025-08-28 07:32:21
0

谥号呢,就是给那些地位挺高的人死后,根据他们一辈子干的事儿,后人给写上几句好评或者差评。根据《逸周书·谥法解》这本书的说法,要是这人刚强又能守住正道,那就叫“肃”;要是他做事果断、有决心,也叫“肃”。所以,“肃侯”这个谥号,那就是夸这人品德好、能力强。到了三国时候,曹魏那边有6个大臣死了以后,朝廷为了纪念他们,就给他们追加了“肃侯”这个谥号。

一、说说贾诩这人贾诩,这家伙可不简单。他在历史上的名头挺响,是个挺有谋略的家伙。别看他平时不怎么张扬,但肚子里可全是主意。在乱世里头,他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那可是混得风生水起。他这人吧,挺会看风向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收敛。所以,虽然他身处乱世,但却能保全自身,还混得挺不错的。他的那些计策,往往都是出人意料,却又十分管用。总的来说,贾诩这人,就是个乱世中的智者。他虽然不怎么出现在前台,但背后的谋划和算计,那可是少不了的。要是没有他,历史的走向说不定还得变一变呢。

贾诩是通过被推荐为孝廉开始他的仕途,后来加入了董卓的军队。董卓去世后,贾诩先后跟着李傕、郭汜、段煨和张绣混,他还两次给曹操使绊子,让曹操吃了败仗。到了199年,也就是建安四年,贾诩跟着张绣一起投降了曹操。官渡之战那会儿,贾诩主张跟敌人死磕到底。赤壁之战前,他又建议曹操先稳住荆州,然后再去打江东,可惜曹操没听他的。后来曹操跟关中联军在渭南对峙时,贾诩出了个主意,用离间计让马超和韩遂窝里斗,结果关中地区就被曹操一锅端了。

说到曹操选继承人这事儿,贾诩就拿袁绍、刘表来举例子,告诉曹操不能放着老大不立,却去立小的,他支持曹丕当接班人。到了220年,曹丕当上皇帝后,就让贾诩做了太尉,还封他为寿乡侯。后来曹丕要打吴国,贾诩不同意,但曹丕没听他的,结果啥也没捞着。过了三年,贾诩去世了,活了七十七岁,被追封为肃侯,还在魏文帝庙里供着。我个人觉得,虽然贾诩换过好几个老板,但他不会像吕布那样,别人倒霉他就踩一脚,所以他才能得到肃侯这个谥号。

二、说说贾逵这个人贾逵啊,也是个挺有故事的人。他的一辈子,挺值得咱们聊聊的。不扯那些复杂的,就简单说说他的事迹和成就。贾逵这人吧,特别有学问,是个大学问家。他读了很多书,肚子里的墨水可不少。而且啊,他还特别爱钻研,对啥事儿都喜欢刨根问底。这种精神,真的挺让人佩服的。他在学术上可是有不小的贡献。搞了很多研究,提出了不少新观点,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贝。他的那些学问啊,至今都有人在学习和研究呢。除了学术上,贾逵在别的方面也挺出色的。他做事特别认真,一丝不苟。对待朋友也特别真诚,是那种能两肋插刀的好哥们儿。所以啊,说到贾逵这个人,咱们真的得给他点个赞。他的那种求知精神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真的挺值得咱们学习的。

贾逵是西晋大功臣贾充的老爹。在东汉快结束的时候,贾逵一开始在并州当了个小官,后来升到了渑池县的县令,又做了弘农太守。在当豫州刺史那会儿,他修了水利,挖了两百多里的运河,大家都叫它“贾侯渠”,这对老百姓生活可方便了。他还跟着曹丕去打吴国,被封为了阳里亭侯,还加了个建威将军的头衔。石亭那一仗,他带着兵把曹休给救了出来。贾逵给曹操、曹丕、曹叡这三位主子都干过活,他死后,朝廷给了他“肃侯”的谥号。

三、说说程昱这个人程昱,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历史上的名头可不小,是个智勇双全的家伙。程昱这个人,特别有谋略,脑袋瓜子转得快,总能在关键时刻想出好办法。他不仅在战场上能出奇制胜,在政治斗争中也游刃有余,真是个全能型人才。而且啊,程昱还特别忠诚。他对自己的主公那可是死心塌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始终不渝。这种忠诚精神,在当今社会可真是难能可贵。所以啊,提到程昱这个人,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和勇气,还有他那份难能可贵的忠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东汉快结束的时候,程昱跟黄巾军打过仗。192年那会儿,曹操把他找去,让他当了寿张县的县令,从那以后,程昱就一直帮曹操想办法、打天下。曹操去打徐州时,程昱和荀彧守着老家,挡住了吕布和陈宫的大军,保住了三座城,因为这个功劳,他被封为东平相,驻扎在范县。后来曹操把汉献帝接到了许都,又让程昱当了尚书,不久又升他做东中郎将,管济阴郡,还负责兖州的事务。

黄初元年,也就是公元220年,曹丕取代了汉朝,自己当上了皇帝。他任命程昱为卫尉,还封他为安乡侯。但就在那一年,程昱去世了,活了整整八十岁。曹丕得知后,伤心得都哭了,他追封程昱为车骑将军,还给了他一个“肃侯”的谥号。

四、说说张既这个人张既,这哥们儿,咱们得聊聊。他在历史上也是有点分量的。虽然不像那些大英雄大豪杰那样名声在外,但他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张既这个人,挺有能力的。他做起事来,条理清晰,不慌不忙,总是能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而且,他很有眼光,看得远,想得深,不是那种只看眼前利益的人。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也干了不少实事。不管是治理地方,还是出谋划策,他都能拿出真本事来。所以说,张既这个人,虽然低调,但绝对是个实力派。总的来说,张既就是这样一个有能力、有眼光、干实事的人。虽然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可能不是特别多,但他的事迹和贡献,还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

张既是通过考秀才起家的,后来当上了新丰县的县令,他的治理成绩在三辅地区是最好的。后来,他升官做了京兆尹,就和夏侯渊一起打下了宋建,稳定了临洮,攻占了狄道,安抚了当地的百姓,还迁移了氐族人。张鲁投降之后,张既给曹操出了个主意,让他把汉中的百姓迁到三辅地区,好增强那里的实力。他还帮着曹洪打败了吴兰。等到魏国建立起来,张既就被任命为尚书了。

221年,也就是黄初二年,那时候情况紧急,他被任命为雍州刺史,负责平定周围胡人的叛乱。后来,他又调到凉州当刺史,还被封了西乡侯。在他管理凉州那会儿,他成功收服了苏衡,让百姓们都很拥戴他,他还修了防御工事,安抚民心,并且平定了西平郡麹光的叛乱。到了223年,黄初四年,张既就去世了。后来魏明帝曹叡上台,给了他肃侯的谥号,而他儿子张缉则被封为了关内侯。

五、说说辛毗这个人辛毗,这个人挺有来头。咱们来聊聊他的一些事儿。辛毗在历史上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他的智慧和才能,在当时那可是出了名的。不管遇到啥难题,他总能想出办法来应对,确实让人佩服。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挺有建树。在处理国家大事上,他头脑清晰,判断准确,总能给出合理的建议。而在战场上,他也是毫不含糊,勇敢果断,立下了不少战功。总的来说,辛毗这个人,既有智慧又有勇气,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事迹和贡献,也被后人所铭记和传颂。

东汉快结束的时候,辛毗跟着他哥哥辛评在袁绍手底下做事。曹操当司空的时候,想让辛毗来帮他,但辛毗没答应。官渡之战打完后,辛毗转去帮袁绍的儿子袁谭了,后来他又投了曹操。到了204年,曹操打下了邺城,上书朝廷让辛毗做了议郎,后来他又成了丞相的长史。到了220年,曹丕当了皇帝,让辛毗做了侍中,还给了他关内侯的爵位,后来又给了他广平亭侯的爵位。

魏明帝坐上皇位后,给了辛毗颍乡侯的封号,还赏了他三百户人家的封地,后来又让他当了卫尉。到了青龙二年,就是公元234年那会儿,诸葛亮带兵驻扎在渭南,司马懿就任命辛毗做大将军的军师,还给了他使持节的称号。等诸葛亮去世后,辛毗就回来了,还是干他的卫尉。没过多久,辛毗也走了,朝廷给了他肃侯的谥号。

六、说说王观这个人王观,咱们今天得聊聊他。他不是那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而是挺有名望的一个人。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的名字可是响当当的。王观的才华,那可是公认的。他肚子里有墨水,写出来的文章、诗词都让人叫好。他的作品里,既有深沉的思考,也有生动的描绘,读起来特别有感觉。而且啊,王观这个人还挺有个性的。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会随大流。这种独立的精神,在当时也是挺难得的。总的来说,王观就是一个有才华、有个性的人。他的作品和事迹,都值得咱们好好去了解和品味。

王观从小就没了爹娘,家里头穷,但他有志气。后来,曹操看中了他,让他做了丞相的文学助手。他又去过高唐、酂县、任县当县令,每到一地都干得不错。到了黄初元年,曹丕当了皇帝,王观就被提拔为尚书郎、廷尉监。再后来,太尉司马懿邀请王观做他的从事中郎,之后他又转任尚书、河南尹和少府这些官职。

魏明帝驾崩后,大将军曹爽开始搅乱国家大事,王观因为为人正直,不肯同流合污,就被曹爽调去做了太仆。到了正始十年的时候,也就是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这个节骨眼上,王观被紧急任命为代理中领军,他直接进驻了原本属于中领军曹羲的军营。后来,曹爽投降了但还是被杀了,王观因为在这场变动中立了功,被封为了关内侯,并且再次当上了尚书,还被加封了驸马都尉的官职。

正元头一年,也就是254年,曹芳皇帝被赶下台,曹髦接了他的位子当上了皇帝。这时候,王观被封为中乡亭侯,后来又升为了光禄大夫,没过多久又转去做了尚书右仆射。时间一晃,到了景元元年,260年的时候,魏元帝曹奂坐上了皇位,王观也跟着升官,被封为阳乡侯,还当上了司空。不过呢,王观只干了几天司空就辞职回家了,结果在家里头去世了。他死后,人们给他起了个谥号,叫肃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肯尼迪遇刺案8万页文件公布,真... 肯尼迪遇刺案一直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谜团,约8万页相关文件即将公布,这一消息引发各界强烈关注。公众期待...
原创 原... 在我国的古代,有很多的名人说过很多的名言警句,但是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十句名言总结中国历史,帝王将相...
原创 为... 在我们中国历史各朝代的开国皇帝之中,朱元璋可以说算是非常具有“传奇性”经历的一个皇帝了,毕竟谁也想不...
原创 鸣... 鸣梁海战其实是壬辰倭乱中,朝鲜和日本的一场小规模海战。 朝鲜在战略上失败了,仅仅战术上占到了一点便...
原创 他... 近代军阀往往一身恶心,但冯玉祥却是一个例外,他既不敛财也不好色,反而对底层百姓非常关心。所以关于冯玉...
原创 朱... 纵观中国历史,帝王虽集权力于一身,普天之下没有敢忤逆之人,但高处不胜寒,身处高位便会担忧亲近之人的背...
原创 为... 一、蒙古帝国的崛起 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逐步崛起,并迅速扩张其疆域。成吉思汗以其出色的军事策略...
河南公布2024年度十大考古新... 中新网郑州3月17日电 (记者 韩章云)记者17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
山西奉国将军墓出土192件琉璃...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17日)对外公布了山西长治史家庄两座明代砖室墓(标记为M2 M3)考古资料。这...
讲好“石头”里的故事(快评) 协同开展稻城皮洛遗址纪录片拍摄、探索打造濛溪河遗址陈列室、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分享古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