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创始人
2025-08-28 05:03:55
0

放眼整个历史,关羽作为武将中忠义的代表人物一直都是银幕亦是小说中炙手可热的题材。

关羽一生跟随刘备征伐无数,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更为人称道的是刘、关、张三人有着同寝共褥的亲密关系,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描绘了桃园盟誓的场景歌颂他们的情义。

关羽一辈子都随军旅漂泊,使得他深知兵士之辛劳;

但可惜的是,骁勇善战的关羽却在麦城结束了军事上浓墨重彩的一生,丢失了荆州成为他无数辉煌战绩中的败笔。

并且坊间也是流传“关羽大意失荆州”,那么真实的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崛于行伍而威震华夏

关羽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早年的关羽因犯法背井离乡流亡于涿郡,恰逢此时遍地黄巾起义,汉王朝面临倒悬之急。

这时候同在涿地织席贩履的刘备高举汉室宗亲的大旗,自发地组建一支武装。

正是在这期间,刘、关、张三人一见如故,互诉衷肠,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后来的故事几乎都是在和大哥刘备创业的过程。

这时候是围绕徐州所进行的一系列征伐。大概从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至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这段时期的主要人物刘备、曹操和吕布。

刘备入主徐州后分别与吕布、曹操生隙。最后羽翼未丰的刘备不敌如日中天的曹操,只得投靠袁绍,而关羽却被曹操生擒。

到这里还以为刘、关、张的兄弟情谊破灭?答案是否定的,关羽非但没有降曹,反而让世人更加称赞他们的金兰之情。

在曹操麾下的关羽最意气风发的时期之一,就在建安五年,北方大军阀袁绍来犯。

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关羽一眼看到了万军丛中颜良的营盖,于是策马疾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了颜良,携其首级扬长而去。

此役过后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这无疑是他的“高光时刻”。

后来关羽打听到刘备在袁绍帐下,不顾曹操左右的阻拦,将曾经收到的赏赐封存好,留下书信一封便离去了。

民间为了称颂关羽舍名利而取情义的做法,杜撰了“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实际上关羽没有行千里之远,曹操也并未派人堵截,只是意味深长说了句“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从侧面将关羽的忠肝义胆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关羽跟随刘备辗转来到荆州,并在诸葛亮的组织下建立起了孙刘联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以弱胜强战胜了南犯荆州的曹操。

此时在鲁肃的强烈要求下,孙权将荆州的南郡借给了刘备,其用意在于扶植刘备,好让三足鼎立的势头更加稳固。

值得注意的是,谚语总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借的只是荆州的南郡,因为在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荆州被刘备和孙权两方势力占据。

但是刘备占着南郡不肯松手确是真的,孙权曾数次遣使索要南郡,刘备却用攻下凉州后再还荆州的空话进行搪塞。

这个时候关羽统领着荆州数郡,与曹操发生正面冲突。

一心只想建功立业的关羽在樊城书写了他军事生涯中光辉的一战:

水淹七军、斩杀庞德、生擒于禁,并且将曹仁包围得严严实实,像一颗钉子死死嵌在曹操的势力范围里。

陈寿评价当时的关羽是“威震华夏”。

诚然,曹操也对如日中天的关羽手足无措,甚至提出了迁都以避其锋芒。这时候的关羽,俨然为东汉末世独当一面的人物。

荆州易主,身陨麦城

北伐曹操履立奇功的关羽,享誉于时;但是在关羽离开荆州北上杀敌之际,却遭到吴国的背刺。

吕蒙便是这场阴谋的主导者,称病良久的他突然带着一众手下化装成百姓的样子,渡江来到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范围进行游说。

南郡的守将糜芳、士仁率先投降,并且安抚城中的士卒与家属,更绝的是他们携手阻断了关羽部队的归路,并在半道上截获了关羽等人。

面对着众叛亲离、荆州易主的窘境,关羽仍继续率部作战,退至麦城时不幸中计,关羽被吕蒙亲手杀害,结束了叱咤风云的一生。

关羽的败亡和荆州的失陷,对于刘备而言如折一臂,这也为后来蜀国倾其所有的夷陵之战埋下了伏笔。

荆州易主,关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绝非以坊间所言仅仅是大意才丢的荆州,其中有不少的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是主观上看,关羽向来鄙薄士大夫,比如说与他共事的糜芳和士仁,饱受其言语上的恫吓与凌辱,导致军心不稳才会临阵倒戈。

除此之外,关羽甚至对整个东吴都嗤之以鼻:拒绝孙权联姻、刁难东吴使节都体现了关羽人格上的弱点:自以为是,不以大局为重。

不容置辩的是,关羽失去荆州也与自己大意脱不了干系:在北伐之际没有防范东吴的背刺,直接导致了自己的悲惨结局。

当然吴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因素:在关羽和曹军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吴国一直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想的是坐收渔翁之利,并且它的加入也确确实实改变了战局。

这里可以分析说东吴集团有着巩固三足鼎立之势的“大局观”,当然吕蒙睚眦必报的性格以及东吴上层犹豫不决的心理都被展露出来。

同时对于刘备而言,折损了关羽、关平等得力干将;并且糜芳、士仁的叛变也使得蜀汉内部的人心出现动摇。

最重要的一点是,坐拥益州和荆州的刘备尚且能在三国割据的境况勉强招架,

但是失去荆州后的刘备注定只能偏安益州一隅,问鼎中原、复兴汉室的愿景只可能是空中楼阁。

除此之外,下一向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对于关羽的败亡自然是痛不欲生的。

于是在刘备称帝后就有了打着为关羽复仇旗号的军事行动——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的夷陵之战。

与其说刘备是为兄弟复仇,不如说这次战争是为了把自丢失荆州开始涣散的军心集中起来,将内部矛盾转变成外部矛盾,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转移矛盾和兼并比较弱小的东吴。

另外耐人寻味的是,关羽北伐很可能出自建功急切的心理:因为当时蜀汉的核心是放在向北争夺汉中的目标上的,并且赵云、黄忠等都在汉中之战建立起了功勋。

一向刚烈且自矜的关羽也不示弱,于是有了向北进攻襄樊的行动,因此关羽丢失荆州,与自己的急功冒进是分不开的。

最后从客观上看,这里主要从荆州的战略地位来说,荆州可以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肥地”。

不仅土壤肥沃、人口众多,并且位于三个割据势力的中间地带,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因此这必是各家常争之地;加之荆州牧刘表死后,荆州的主权便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各家从唇枪舌战到兵戎相见都没决定荆州的归属,直至关羽的败亡,东吴才将荆州收入囊中。

总结

关羽遭到背刺身死敌手令人扼腕叹息,尽管这样的形式并不光彩,但东吴毕竟取得了战略上的显著胜利——既夺回了荆州,也铲除了关羽这个硬茬。

关羽的阵亡固然悲壮,但对读史者而言,分析历史事件的诱因不能仅从单方面出发,要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再下论断。

诚然关羽的性格弱点葬送了荆州和自己的生命,但绝不能忽视社会条件所带来的推动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自古以来,爱情一直都是文人墨客永恒的歌颂主题。无论是李商隐的“...
前景研判!2025年中国陶瓷墨... 内容概要:早年间,我国陶瓷墨水市场高度依赖进口产品,但随着本土企业迅速成长,这一依赖状况发生了根本转...
原创 《... 一部《说岳》,塑造了无数英雄豪杰,为了国家民族,他们舍身忘死,如杨再兴、高宠等最终用生命谱写出英雄的...
原创 清... 如果说起晚清声势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内大事,莫过于“庚子事变”其实就是义和团运动了,这种最初由山东、直...
原创 《... 汉景帝时期,辕固生和黄生在御前举行辩论,讨论商汤、周武取代夏桀、商纣是否正义,黄生打了个比方,帽子再...
在想什么?曼联第62分钟仍0-... 直播吧08月28日讯 联赛杯曼联vs格林斯比,第62分钟镜头给到场边,阿莫林在场边拿着战术板。
原创 原... 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皇太极带领族人攻打明朝并将其取代而建立的王朝,都是满族人,骁勇善战...
原创 明... 在明代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离奇的案子,这便是著名的“天启大爆炸”,诡异的是当时所以人都不清楚爆炸的具体...
仁爱礁即将大结局?多艘菲律宾舰... 菲律宾最近的举动无疑让南海再度紧张起来。多艘菲舰在深夜分路而行,扇形逼近仁爱礁,显然是准备撬动这一敏...
原创 立... 在魏国施行李悝变法,楚国推行吴起变法后。韩国和秦国几乎在同一时间也实施了变法措施。秦国的商鞅变法让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