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化还是胡化,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孝文帝和宇文泰的尝试
创始人
2025-08-27 23:03:37
0

南北朝是一个空前动乱,

民族大融合的

时代,第一次出现草原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情况,而且还是

匈奴

鲜卑族

羌族

氐族等不同的民族,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矛盾冲突不断,各少数民族政权的民族政策也是各不相同,有的推行汉化,有的推行胡化,其中

最著名的就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北魏是五胡之一鲜卑族人建立的一个非常稳固的政权,在北方立国前后共

171

年之久,这在王朝更新非常迅速的南北朝时期非常不易,是当时根基最稳定最坚挺的政权。孝文帝正是北魏的第六代皇帝,原名拓跋宏。

拓跋宏是一位非常能干的皇帝,他上位之后选择让鲜卑族汉化,并下了很大决心来处理这个问题。他下令让鲜卑贵族穿汉服,说汉话,写汉字,并让鲜卑族人改姓。

像鲜卑的很多姓,如拓跋、慕容、宇文、独孤、赫连等,这些姓放到现在都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常客,保留这些姓氏的人往往会成为议论的焦点。不过拓跋宏是老大,他非要改,下面的人也没办法,他身先士卒的把拓跋宏改为元宏。

这条政策总的来说没什么问题,但元宏错在进程太快了。

元宏在汉化过程中,没有照顾到所有鲜卑人的情绪,结果中央的鲜卑统治阶级,享受到了汉化带来的好处,而地方上的鲜卑人则被统治阶级抛弃,造成鲜卑族的阶层割裂。

这些鲜卑族的穷亲戚们,并不甘心被抛弃,所以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

的影响非常大,前期打出了乱世枭雄葛荣和尔朱荣,后期又折腾出来高欢和宇文泰两大猛人,书写了一段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历史史诗。经过这些猛人的一番折腾,北魏这个百年帝国最后也宣告破产,北朝就进入了东西魏时代。

吸取了元宏的教训,宇文泰在掌权之后又开始了推行鲜卑化的政策。他先是把鲜卑人的汉姓又改回了鲜卑姓,同时又想把这些鲜卑姓氏向汉族人兜售。

姓名是一种深远的传承文化,强迫人改姓就跟骂“你是我儿子”一样。贸然让汉人改鲜卑姓,肯定适得其反,可英明神武的宇文泰,政治手段非常的高明,让人陷入一种思维陷阱里。

因为宇文泰时代的鲜卑名,并不是随便就可以改的。汉族人想要有个鲜卑姓,得拿功劳说话,功劳不够还不配改。

比如两个汉人同朝为官,原本是平级,然后一个人立了大功虽然没有升官但却被赐鲜卑姓,而另一个没有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还是汉姓。此时两人虽然仍然是平级,但改了鲜卑姓的那位,一定是很瞧不起另一位,另一位当然很羞愧啊,也想赶紧立功改姓,不要被比下去。

宇文泰将鲜卑姓包装一下,变成一种跟贵族爵位差不多的东西,就不会有抗拒感了,甚至成为一种追求。像当年杨忠,也是拼了老命才混上了普六茹忠的名号,在同僚之中倍儿有面子。

宇文泰没有把改姓变成民族压迫,而是把鲜卑姓当作一种热门的稀缺资源。这招非常厉害,因为鲜卑族本来就是鲜卑姓,而他们人数又比汉族少,汉族都很羡慕他们能天生带鲜卑姓。通过这个手段,既让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相互融合,又不至于被汉文化完全压制,同时还拔高了鲜卑族的地位,可谓是一举多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奇迹”!128米油画长卷... 让“深圳奇迹”在128米油画长卷上拔节生长! 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当天,由中国美术...
为艺术献身的女星!卡里斯范侯登... 在城市的喧嚣里,总有一些名字像灯柱上的影子,摇曳不定却难以忽略。人们走在霓虹的边缘,常把目光投向那些...
亚洲第一美女!无可争议!木村佳... 夜色沉沉,总要借几盏灯光来揭开人心的底色。有人在光影下追逐那看似真实的虚幻,仿佛要在雾气中抓住一根稻...
原创 靖... 文:琴剑霜月 朱元璋为了稳固皇室,同时加强边防,分封诸子到各地为藩王。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深恐这些叔...
原创 洪... 天才就是天才 洪承畴成为将军的路子,糊里糊涂。 他本人是二甲进士出身,别说放在一个省,就算放在全国范...
欧洲真的衰落了吗?工资不动,物... 欧洲衰落了吗?这个问题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15到20年前,欧洲人日子过得确实滋润,尤其是西欧国家,像...
长城:华夏脊梁,不朽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间,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横卧其中,它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城。长城,这一人类建筑史上的奇...
原创 高... 在南宋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家族,祖孙三代先后出任宰相,他们就是史浩、史弥远、史嵩之。尤其是史弥远...
人间极品!日系顶级尤物!筱田麻... 在这浮光掠影的时代,人们总爱把美当作一种永恒的答案,于是屏幕前的面孔便成了大众的省察镜。筱田麻里子,...
周原考古:三千年前的三重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陕西周原遗址,为判断周原遗址为古公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