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砍头有多残忍?洋人回忆:刽子手砍掉33个脑袋,还不到3分钟
创始人
2025-08-27 23:03:32
0

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漫长而辉煌的历史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但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留存下来并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有中华美食、八大菜系、名家巨作、山水园林,还有一些已经失传的猎奇事件,古代刑罚就是其中一种。

古代中国经过漫长的奴隶社会和长达千年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制度,刑罚作为维护封建统治长治久安的必要手段,也在朝代的不断更迭中,不断创新。

抛开声名远扬的十大刑罚不谈,砍头作为最直接的、最简单粗暴的手段,一直在刑罚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离现代社会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它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一直都是我们研究

的重点,最为封建王朝最后的余辉,砍头这个刑罚也在清末的统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吉伯特威尔士所写的书籍《龙旗下的臣民》一书中,非常详细地展现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

书中不仅描绘了详细的清末社会背景,也记录了很多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书中就有一段关于砍头的描写。

话说行刑前的几日,官府在衙门口张贴了一张告示,写明将于某某日某某时于菜市口给一批反叛分子行刑,

聚集观看的人群热闹的好似赶集。

行刑当日,菜市口人头攒动,只见三十几个人一字排开跪倒在地,每个人的脖子上都被拴着一条绳子被直直地牵在狱卒的手里面。

这条绳子的存在不是怕犯人逃跑或者反抗,而是为了方便刽子手砍头。

被压长的脖子好像一天天拉扯到极致的皮筋,等待着命运挥下最后的屠刀

负责行刑的刽子手并不是一个身材魁梧面目狰狞的壮汉,而是一名面色冷酷目光麻木的普通人,虽然受到众多影视剧的影响观众普遍认为刽子手用的是大砍刀,但事实上他们使用的是更细一些的柳叶刀,这种刀更薄更锋利也更方便使用。

行刑也是有自己的步骤和讲究

,这一点影视剧倒是没有欺骗观众,刽子手这个职业在近千年的传承中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规则。

但这些行为都是封建迷信下,老百姓天然对鬼神的敬畏,毕竟刽子手也不是自己喜欢砍头的。

人,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很难对陌生人下死手,因而由于工作特殊性,

一个成熟的刽子手一定是心态稳定,对生命没有什么敬畏的人。

随着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娴熟的犹如砍瓜切菜,在短短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内,砍掉了33人的头。

台上面目麻木的刽子手,与台下看热闹的群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也有一过段描写,寥寥几笔鲁迅先生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副,愚昧百姓争先恐后观看砍头的情景,尤其是仿佛许多鸭这句真是又形象又讽刺。

在长达200年的统治中,清政府熟练地掌握威慑百姓,稳固统治的方法,不论是清朝前期的断发行动,还是中期的各种大案,统治阶级都在用各种方法给百姓施压,通过不断地压迫让普罗大众变得麻木不仁

不可否认,奴隶时代、封建时代的法律制度是有着一定稳定社会治安,减少犯罪的作用,但是狭隘的封建思想促使很多政策都偏离最初的目的。

诚然一些为祸四方害人性命的犯人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

但是公开处刑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在刚开始公开处刑的时候,群众会因为血腥而颤栗、恐惧从而服从,不敢反抗,但是随着经历的次数的增多。

人们会逐渐产生麻木的情绪,会从一开始的紧张、害怕逐渐变得稀松平常。

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带走了人民群众对生命的敬畏,只徒留下遵从的奴性。

而作为血腥刑罚的执行人——刽子手也只是封建糟粕下的受害者,如前文所说一个心理健康的普通人是很难对陌生人下杀手的。

大部分人都不是天生的性情暴虐漠视人性的人,因而想要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通常来说,狱卒,刽子手,衙役等职业是不入流的,往往也是世袭的职业,相较于其他工作,刽子手对人性的伤害是极大的。

首先,要练就一副冷血心肠,要克服自己的同理心,同情心,面对犯人的苦恼求饶、面对家属的苦苦哀求不为所动。

其次,要放弃对生命的敬畏,把自己变成一尊泥塑木偶,以此来减少良心的不安。

而一些麻木的刽子手不仅不会有良心上的谴责,反而会利用愚昧的百姓为自己谋取利益。

鲁迅先生在《呐喊》《彷徨》中的多篇文章都有对此类的批判,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人血馒头”愚昧麻木的华老栓夫妻坚信沾着人血的馒头可以治好儿子的肺结核病,用开店辛苦积攒的一袋大洋买下了沾有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满心期待儿子的病能够治好。

他们代表了当时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一辈子辛苦愚昧无知,他们不关心死去的人是谁,也不想知道他是为了什么而死,他们只是相信着“人血馒头”可以治病。

随着新思想的传播,破除封建迷信,新思想新文化的火苗燃遍九州大地,人们也终于突破思想的禁锢,开眼看世界。

而这种消磨良知、

磨灭人性的刑罚也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曾经众人围聚菜市口,以一种茶余饭后看热闹的心态观看砍头,漠视生命、愚昧无知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疗肺结核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但是这种封建思想荼毒民众的情况,还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的,无数的文学作品、纪实文献也为我们研究清代的社会情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更值得我们感到欣慰的还是现如今健全的法治社会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感受着改革带来的新气息。

健全的法律法规,不仅仅保障了我们的人身安全,也教会了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而砍头这种残忍又磨灭人性的刑罚,也将会永远消失在历史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奇迹”!128米油画长卷... 让“深圳奇迹”在128米油画长卷上拔节生长! 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当天,由中国美术...
为艺术献身的女星!卡里斯范侯登... 在城市的喧嚣里,总有一些名字像灯柱上的影子,摇曳不定却难以忽略。人们走在霓虹的边缘,常把目光投向那些...
亚洲第一美女!无可争议!木村佳... 夜色沉沉,总要借几盏灯光来揭开人心的底色。有人在光影下追逐那看似真实的虚幻,仿佛要在雾气中抓住一根稻...
原创 靖... 文:琴剑霜月 朱元璋为了稳固皇室,同时加强边防,分封诸子到各地为藩王。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深恐这些叔...
原创 洪... 天才就是天才 洪承畴成为将军的路子,糊里糊涂。 他本人是二甲进士出身,别说放在一个省,就算放在全国范...
欧洲真的衰落了吗?工资不动,物... 欧洲衰落了吗?这个问题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15到20年前,欧洲人日子过得确实滋润,尤其是西欧国家,像...
长城:华夏脊梁,不朽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间,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横卧其中,它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城。长城,这一人类建筑史上的奇...
原创 高... 在南宋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家族,祖孙三代先后出任宰相,他们就是史浩、史弥远、史嵩之。尤其是史弥远...
人间极品!日系顶级尤物!筱田麻... 在这浮光掠影的时代,人们总爱把美当作一种永恒的答案,于是屏幕前的面孔便成了大众的省察镜。筱田麻里子,...
周原考古:三千年前的三重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陕西周原遗址,为判断周原遗址为古公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