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拜访了父亲的老朋友陈翠芬。
陈翠芬与孙中山先生有着一段特殊的过去。她是孙中山的崇拜者,两人因革命事业结下不解之缘。陈翠芬对孙中山的印象始于他的温和谦逊,这与他想象中的大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革命时期,孙中山老师负责事务,陈翠芬则负责打理起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逐渐升温。
然而两人之间却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那就是孙中山已经结婚生子了。
孙中山的第一任妻子卢慕贞是封建社会的贵妇。她嫁给他是因为父母的命令。卢慕贞与孙中山没有任何关系,但她接受了婚姻,并于1891年生下了孙中山的儿子孙科。
陈翠芬在革命时期默默地陪伴了孙中山二十年,尽管两人并没有正式的夫妻关系。当孙中山的父母为了保护他而提出相亲时,他虽然不愿意,但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选择了同意。
但孙中山并没有受到约束,仍然全身心投入革命,很少回国。卢慕贞在家苦苦劳作,甚至于1891年生下了孙科。
孙中山与陈翠芬的关系让卢慕贞嫉妒,但她却以包容的态度对待这段关系。陈翠芬一直陪伴在孙中山身边,甚至被外界误认为是他的妻子。陈翠芬尽力照顾孙中山的家人。虽然她明白孙中山对原配妻子没有爱,但她还是选择了默默忍受。
1911年,陈翠芬选择悄悄离开孙中山。她没有放弃对孙中山的思念,甚至在抗日战争时期对孙氏后裔给予了全力支持。
尽管孙中山于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卢慕贞与陈翠芬的联系减少,但陈翠芬仍然没有忘记孙中山。当孙科问孙中山生前为何睡在地板上时,陈翠芬泪流满面,道出逃亡的艰辛。
她解释说,睡在地板上有助于保持警惕,因为孙中山在逃亡时需要提前得到警告。孙科对陈翠芬的回答深受感动,这也透露出孙中山对陈翠芬的深厚感情。
孙中山先生生前的一句话证明了他对陈翠芬的思念。陈翠芬的离开让孙中山感到失望,但他选择了沉默。
陈翠芬的离开并不是结束。抗日战争时期,她仍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总体而言,这个故事展现了孙中山与陈翠芬之间特殊而深厚的关系。陈翠芬虽然只是孙中山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她的奉献和贡献却不容忽视。
这个感人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者的一生是充满曲折的,背后往往有不为人知的坚持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