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董卓麾下真正的四员亲信大将,吕布根本排不上号,更没有华雄!
创始人
2025-08-24 05:02:29
0

《——【·前言·】——》

说到三国时期的董卓,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大概都是他挟持汉献帝、祸乱朝纲的形象。提起他的大将,多数人立刻就能想到"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经典片段。

可有趣的是,在历史的真实记载中,无论是赫赫有名的吕布,还是被演义塑造得威风凛凛的华雄,都不是董卓最信任和倚重的将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董卓身边那些真正的"铁杆兄弟"都是谁?

与羌人做朋友

咱们先把时间拨回到董卓发迹之前。董卓生在动荡的汉末时期,家境贫寒,自幼便辍学务农。但他天资聪颖,虽是个农家子弟,却心胸开阔,性格豪爽。

边塞之地民族杂居,董卓却没有一般汉人的偏见,反而喜欢跟其他民族打交道。年少时他常去羌人部落,跟当地人称兄道弟,很快便融入了他们。

由于董卓为人仗义,待人真诚,深得羌人喜爱和信任。这些经历开阔了董卓的眼界,也培养了他包容并蓄的胸襟。

这些羌人首领都是实在人,董卓虽出身卑微,却凭借真诚和豪爽赢得了异族人的尊重。

他视羌人首领如同手足,从不以大汉天朝自居。他能设身处地为羌人着想,真诚对待每一个朋友。

这在当时可谓罕见,一个汉人能如此飞越身份和民族的藩篱,平等待人,实属难能可贵。

董卓因此成了羌人部落的座上宾,大家都争相与他结交。他的人缘好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时间在悄然流逝,董卓也到了而立之年。怀揣着改变命运的决心,他攒钱买了头耕牛,准备靠辛勤劳作开创一番事业。

正当他埋头庄稼的时候,几个羌族老友却突然上门。原来董卓为了农事,已经很久没去羌人部落走动了。

这些糙汉子朴实憨厚,把董卓当做真正的兄弟,见他许久未去,十分挂念,生怕他遇到什么困难,特意赶来看望。这份真情让董卓十分感动。

可眼下家中又穷又无存粮,实在难以款待。董卓狠狠心,咬咬牙,竟把刚买的耕牛宰杀,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

从农民到并州刺史

人世间最珍贵的就是真情,它甚至胜过千金珠宝。董卓的一片肺腑之言和一头壮牛,换来了羌族朋友的倾囊相助。

为了回报董卓的盛情款待,这些粗犷豪爽的汉子们回到部落后,立即凑了几百头牛羊,送到董卓家里,以表达他们的谢意和祝福。

如此慷慨的赠礼顿时在当地引起了轰动,都说董卓有通天的本事,能让向来骁勇善战的羌人如此折服,真是不同凡响。

由于羌族在当地影响很大,董卓受到如此礼遇,他在本地的声望也一夜之间达到顶峰。人们纷纷猜测这个他究竟是什么来头,怎么能让羌人这么给面子?

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个能跟羌人打交道的年轻人。很快,董卓就被提拔当了官。

当时有个叫张奂的大官看中了他的才能,把他推荐给了朝中重臣袁隗。袁隗一看这小子确实有两下子,直接让他当上了并州刺史。

董卓这把受命红颜知己之恩,又获异族豪杰之助,其才能也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此时的中央政权羸弱,急需懂得民族政策,能够团结边疆少数民族的将才。

董卓这个出身贫寒的乡野村夫,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胆略和才干,深得民心,被视为可堪大任的不二人选。

当朝大臣张奂慧眼识珠,极力向上司推荐董卓。而身为外戚重臣的袁隗对董卓也赞赏有加,认定他必成大器。

在二人的力荐下,董卓终于名正言顺地从一个农民转身为朝廷命官,一跃成为并州的最高长官刺史。

他用勤恳和才干完成了人生的惊天逆袭,开启了传奇的仕途生涯。

李傕和郭汜

董卓成为并州刺史,一跃而成边塞首富,自然引得四方豪杰纷纷到来,想要投奔他的麾下,分一杯羹。

许多打着"结拜兄弟"旗号的亡命之徒也蜂拥而至,妄图借董卓的势力中饱私囊。

最让董卓赏识的,还属李傕和郭汜这对活宝。两人都是小官出身,但天性豪迈,在董卓这儿却如鱼得水。

此时,董卓刚刚开始崭露头角,正需文武兼备的人才辅佐。谋士刘艾看出李傕骨骼清奇,机智过人,极力推荐给董卓。

一语惊醒梦中人,自此李傕得到器重,成为董卓身边的红人。没有这次机缘,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校尉恐怕难有出头之日。

说起郭汜这人来历可不一般。早年他曾当过偷马贼,专门盯上边关好马下手,是鼎鼎大名的"盗马虏"。

后来郭汜混上了军队,认识了李傕,两人一见如故,臭味相投。李傕常拿偷马的黑历史打趣郭汜,但两人的革命友谊却日益深厚。

郭汜对李傕佩服得五体投地,俨然把他当做了此生唯一的知己。

而李傕戏称郭汜是"江湖兄弟",却也视他如手足。不论打仗、抢劫,还是后来的谋反,都少不了郭汜的身影。

这对"双簧"搭档配合默契,战无不胜,简直到了无话不说、同生共死的地步。他们把刀口舔血的江湖情谊发挥到了极致。

张济和樊稠

董卓雄霸并州,手下自然也藏龙卧虎。张济和樊稠就是这群悍将里的佼佼者。

张济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当年跟李傕一起御敌,曾在与朱儁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因为出身相近,阅历相似,张济与李傕很快就打成一片,结为生死之交。

樊稠就更有意思了。他是董卓的心腹死士,为人冷酷强悍,且机智善变。

董卓遇害后,樊稠带着残部躲入山林,为复仇伺机而动。得知李傕要进兵长安,他立刻率兵赶来,誓要为主公报仇雪恨。

在董卓的旗号下,这两位铁血悍将可谓是赤胆忠心,浴血奋战。他们的到来,让董卓旧部重新振作起来。

为主子报仇

董卓死后的故事更精彩。王允本以为除掉董卓就高枕无忧了,却不想董卓的心腹旧部根本不买他的账。

王允对李傕和郭汜爱答不理,两人一合计,觉得与其受气,不如起兵造反。

在董卓被害之后,张济一直蛰伏观望,伺机报仇。现在时机已到,他立刻与樊稠联手,投奔李傕。这四大悍将一拍即合,誓要推翻王允,为董卓报仇。

很快,长安城就被十几万叛军团团包围,朝野震动。这四人不仅武艺惊人,而且同仇敌忾,配合无间。

在他们的率领下,叛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董卓虽然不在人世,但他的旧部仍在为他而战,其势不可小觑。

叛军攻陷长安后,做的头等大事就是为董卓报仇。王允这个"害忠臣"的罪魁祸首,自然首当其冲。

叛军逼迫王允公开认罪,承认自己是一个卑鄙小人。随后,他们不辞劳苦,将董卓的遗体从长安护送回郿县。

叛军将士都对董卓感怀于心,希望能让他入土为安。不曾想,老天似乎不愿遂他们的愿,竟在安葬时下起了滂沱大雨。

董卓的棺木被冲出坟墓,叛军只得再次将其掩埋。谁知道天公就是不作美,棺木又被冲了出来。

面对这种种怪异,叛军将士也只能束手无策,长吁短叹。他们发誓要缉拿凶手,为董卓报仇,却不想连天意都在跟他们作对,实在让人扼腕。

《——【·结语·】——》

历史书上写的都是董卓如何如何暴虐,可他手下这四个将领对他的忠心是真实存在的。

说到底,在那个乱世里,董卓对待亲信还是很够意思的。

这些"狠角色"们能在他死后还惦记着给他报仇、安葬,足见当时的江湖义气有多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三国志》、《后汉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朝鲜中央电视台8月22日播放的新闻纪录片显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月初迎接援俄朝鲜烈士遗骸回国。视频...
确认了!离婚!她分走1.72亿... 8月21日晚,上海丽人丽妆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实控人黄韬与前妻翁淑华的离婚纠纷所涉股权已完...
“坐滩”军舰补给中断,菲军方威... 看到中国在仁爱礁周边部署的海警船越来越多后,菲律宾又发出了新的威胁,称只要中方敢造成一个菲律宾人死亡...
原创 吴... 世人皆知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曾为明朝效力,又引清兵入关,最终被封为平西王。可谁又能想到,这位...
原创 大...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有着268年悠久的历史。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就会发现每一个朝...
原创 明...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时,曾有一次把司马懿父子及数万大军引入到上方谷中。由于谷中早已埋好地雷,...
原创 蒙... 在我国的历史上,统治面积最大的朝代就是元朝,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因为其彪悍的天性,国家军事实力强横...
原创 刘... 我们都知道刘备一生共有四儿两女,四个儿子中,除了刘封是养子,刘备给另外三个亲儿子起名刘禅、刘永、刘理...
百年来首次!埃及发现法老陵墓 埃及旅游和文化部18日说,考古人员在埃及南部城市卢克索以西的山区发现了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二世的陵墓。...
原创 他... 他是云南省原省长,一心为民,深受百姓们爱戴,终年73岁 在云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流传着一个令人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