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节渡战役:一个连只剩下七人
整理徐厚冰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随后即兵分两路会攻南京。其中日军第十军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牛岛贞雄),由太湖南侧,经嘉兴、湖州、长兴向南京进犯。11月30日,日军占领广德县城。广德第一次沦陷。1938年1月13日撤离广德,向芜湖等地侵犯。
在日寇第一次攻陷广德时,我军进行了殊死抵抗,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如饶国华将军自戕殉国的故事,大家耳能熟祥。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军在广德誓节渡(今广德市誓节镇)一带英勇抗击日寇的典型案例。
誓节渡战役中的一个连的战斗经过及教训
颜伯诫
二十六年(1937)十一月间,因大场不守,战线笃之转进,我们沿着泥涌铁道,经宜兴,太湖... ...到达了安徽所属的誓节渡停止。
在当时,各部员兵,均因辗转战斗和急行军,精神都是有些显得疲惫。而因受战斗上的影响,沿途情景,一般的更是难免呈现着“兵饶马乱”的恐怖状态,敌人也正毫不放松地在跟踪赶至,有企图进袭我誓节渡模样。
为着阻止和歼灭当面进犯之敌,掩护友军安全后撤,本军最有光荣历史的xx师。曾在誓节渡一带,作了他在东战场上最后一次壮烈的牺牲,(因为是役后本军即奉命调江汉一带整训),这役XX师的伟大悲壮和伟大的牺牲事迹,是不在全国知闻他的罗店争夺等战役之下,而最为有声有色的,是有好几个营长,负了伤不肯下来,坐在血泊中来指挥他的部下,把光荣的生命奉献在神圣任务之前,我现在回忆起来,犹觉得:他们是并没有死去一样!
这战役的经过,当然不是简短的文字所能详尽记述,现在我仅抽出来这次战役中的一个连的战斗经过情形,追记在下面。
这连是属于XX帅XX团的第五连,说起来就记得当时XX团的部署,大致是基于师的命令,右由誓节渡不含公路之绕起,沿杨岑山左至杨杆镇(今誓节镇杨杆村)闻止,以第二、三营写第一线,第三营进占杨岑山,第二营右接第三营沿山至富村之线;第一营为预备队,置于杨杆后河边之线。各营均限期完成了工事据点。
至是二营以四、五连为一线,六连为预备队,当时兵员均不足额,这个第五连,大约也只是七十余员名,编成六班。其担任战斗正面幅宽,右接四连,左至河边上,曲直不规的阵地,约六七百公尺之宽,其纵深亦约三百余公尺之长又属平坦地,所可依靠加者,只有坟墓小高地。处此,该连干部,能迅速区分阵地,部署兵力,不分昼夜的促督加强工事,力求伪装隐散。
至十一月三十日得知敌人动态,沿公路袭戕誓节渡,循花鼓塘大道扰我浪溪;
十二月一日上午十时许,该连开始与敌接触,敌人豹六七百名,(内骑兵百余名)约半小时,枪声停止。午后二时,乃猛扑我右翼四连突出之连部,而五连方面无动作,惟阵地前敌人似有增加。
黄昏后,叉有断续枪声。入夜九时许,开始数度偷摸我阵地,均为我灵巧机关枪扫射而退回。
翌晨,向我五连施行拂晓猛攻,其第一线一二两班之间阵地被其突破。该连干部能以断然处置,以炽盛之火力,兼两班步兵组,施行逆袭反击,旋即恢复阵地。此时,并在阵地前,见敌兵尸身十余具,获子弹、皮鞋、书信、陆空联格布等物甚多,即迅解层峰(编者按,迅速报告上级),始得悉当面之敌,系九留米帅团属部,但敌经我两日来的英勇抵抗,时予猛烈逆袭,已受顿挫,知不可犯。实则,我五连此时亦已伤亡大半矣。
至第三日,敌以空军及炽盛炮火,逐段摧毁我阵地,而因我阵地构筑系分布式,犹能时予打击,使其逐段掩护攻击之战术不能顺利进行。直至入夜,奉命退守预偏阵地,剩依少数之兵力犹能抵抗。至三小时以后,才奉令撤守至杨杆镇后面之河岸,与敌隔河还击。
综计是役,该第五连亦以七十余员名加入火线,最后仅剩连长一(带伤服务)、下士一、列兵五,共计七员名而巳。(完)
作者简介:颜伯诫,原国民党军队抗日爱国人士,曾任第二十集团军总部机要室主任秘书、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游击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
【编后语】
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为抵抗外侮,前赴后继,英勇抗击日寇,作出了巨大牺牲,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
回顾广德誓节渡战役,更加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切记——
勿忘国耻,强我中华!
史料来源:南岳干训班编《血的经验 》,第2辑,突击丛书,1939年5月1日出版,第13-15页。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立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