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岛国,总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古巴的国名来源于
泰诺语,意思是肥沃的土地。
古巴地处热带,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古巴是
大安的列斯群岛
中最大的岛屿,位于墨西哥湾的湾口位置,北部距离美国佛罗里达约217公里,南部距离牙买加约140公里,是一块战略要地,被称为墨西哥湾的钥匙。
在古巴的东南部有一个海湾,名叫关塔那摩湾,美国在这里建有一个大型海军基地。美国控制关塔那摩湾始于1903年。古巴历史上长期受到西班牙的殖民统治,1776年美国独立后,不断对外扩张领土,从一个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扩张到了太平洋、北冰洋。
对于眼皮底下的古巴,美国也一直试图掌控这里。1898年,美国挑起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后,被迫将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的控制权交给了美国。1901年,美国扶植的古巴政府通过了
《普拉特修正案》,法案规定,美国拥有干预古巴事务的权利,拥有在古巴驻军的权利,拥有在古巴开采资源的权利。
这份法案等于把古巴变成了美国殖民地,此后美国全面控制了古巴。1903年,美国又和美国控制的古巴签订了关塔那摩租借条约,条约规定,古巴将关塔那摩湾租借给美国,租期为长期,只有美国主动放弃时,古巴才能收回关塔那摩,租金为每年4000美元。
根据这份条约,美国控制了关塔那摩,开始建设大型海军基地,但到了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美国扶植的古巴政府被推翻。卡斯特罗成为古巴领导人之后,试图收回关塔那摩,宣布美国占据关塔那摩为非法行为。但美国表示,不会交出关塔那摩,并用关塔那摩租借条约搪塞古巴。
古巴无奈之下,切断了美国关塔那摩基地的水电,从1903年到1959年,美国关塔那摩基地所需的水电一直靠古巴供应,但古巴给关塔那摩断水断电之后,美国仍然赖着不走。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关塔那摩湾属于战略要地。关塔那摩湾位于古巴东南部,长约19公里,宽约9公里,是世界上屏障条件最佳的海湾之一。关塔那摩湾呈长条形,湾口狭窄,内部空间大,可容纳大型船舶,海湾能够有效地遮挡风浪,加勒比海波涛汹涌,关塔那摩湾也能风平浪静。因此关塔那摩湾非常适合建设大型港口。
此外关塔那摩湾靠近古巴岛和海地岛之间的向风海峡,向风海峡是大西洋进入加勒比海的航运要道,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交往,一般都要通过向风海峡,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因此关塔那摩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第二,美国解决了水电供应。古巴给关塔那摩断水断电之后,美国建立了大型风力发电设施,解决了关塔那摩基地的电力供应。又通过古巴南部的牙买加购买淡水,解决了基地的用水问题。后来美国又建设了海水淡化设施,进一步解决了关塔那摩基地的后顾之忧。综合这两个原因,美国仍然赖着不走,可谓是赶不走的“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