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在蓟州这片土地留下了无数滚烫的红色印记。这里的每一寸山河,都诉说着往昔的英勇与热血。掌上蓟州特别推出《蓟·忆》栏目,通过打卡红色点位,讲述红色故事,开启探秘蓟州红色历史的新征程 。
1940年4月,蓟平密联合县成立。8月,冀东军分区八路军第十三团正式组建。抗日政权的建立和整建制队伍的组建,引起了敌人不安。为摧毁这个新生的抗日政权,敌人开始疯狂扫荡、围剿,破坏根据地各项事业。为粉碎阴谋、扭转局面,党组织在敌占区和敌我拉锯地区建立交通线和情报站。
天平庄坐落在邦均西约8华里的京唐公路南侧,为及时掌握邦均镇这一敌我争夺的重要关卡之动况,成立天平庄地下情报站(孟宪之为情报员),其为及时了解敌人动况、领导蓟宝三西部地区抗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情报站占地面积20平方米、建筑面积3平方米、展陈面积10平方米、展线长度5米,实物1件、碑记1篇、蓟县抗日斗争史简介1篇。
天 平庄地下情报站旧址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白涧镇天平庄村。1940年4月蓟平密联合县成立,8月,根据上级决定在盘山塔院村正式组建了冀东军分区八路军第十三团。抗日政权的建立和整建制队伍的组建,引起了敌人不安。敌人为了摧毁这个新生的抗日政权,对盘山抗日根据地疯狂进行“扫荡”“围剿”,经常利用汉奸特务搜寻抗日情况,搜捕县、区、村干部和伤病员,抢粮食和武器,破坏根据地各项事业。从1940年底到1942年上半年,仅仅一年多时间里,盘山前蓟宝三联合县的一、三两区,不少区、村干部被捕牺牲,根据地建设遭受重大损失。
为粉碎敌人阴谋,扭转被动局面,确保盘山抗日根据地健康发展,党组织决定在敌占区和敌我拉锯地区建立地下交通线和情报站,及时掌握敌人活动情况,避免抗日人员伤亡和粮食、武器弹药的损失。
天平庄东8华里的邦均镇是敌我争夺的重要关卡。日军驻蓟县顾问柿岛又常坐镇邦均据点,搜集盘山抗日根据地情况,派兵四处袭击。为及时掌握邦均之敌的活动情况,蓟宝三联合县县委宣传部 部长李尚武和三区区委商定在此建一个情报站。经过三区区委多方了解,按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确定孟宪之为情报员。他很精干,曾在伪警备队、商会、税务局当过账房先生,是被雇佣的伪保长,对抗日有一定热情。后经过宣传动员,他深明大义,更加坚定了抗日意志,于1941年由他建起了天平庄情报站。
为了保密,这个情报站只有孟宪之和他儿子两人,情报用名孔小林。孟宪之利他的公开身份,经常出入邦均敌人据点,还得到了柿岛的信任。那时候,据点日军经常出来“扫荡”,到处搜捕八路军伤员和地方县、区干部。孟宪之总是在敌人“扫荡”之前,把刺探的情报写好,放在预定地点,有时放在空钢笔筒或插着维持会小旗的旗杆中,由他儿子取回,然后复写几份,分发给抗日人员。一般情况下,每天一份,紧急情报用鸡毛信沿途转送,交给指定人员。
孟宪之频繁活动,引起敌人注意,1942年8月因汉奸告密被捕,敌人施以重刑,他始终守口如瓶,宁死不屈。儿子来邦均据点看望他时,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偷偷用暗语叮嘱儿子快回家把区委书记王田的两支手枪交给区委,把在他家的县妇救会林江等两位同志送走。当天夜里,敌人大队人马来到天平庄,柿岛把全村老百姓圈在一起,当场杀害了孟宪之。孟宪之牺牲时年仅38岁。
2004年10月,蓟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该村为太平庄地下情报站立碑纪念。
2023年1月,入选天津市红色资源名录(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