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在攻陷君士坦丁堡、贝尔格莱德、布达和维也纳之后,夺取了地中海东岸和红海要道,成就了帝国霸业。它的版图空前扩张,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囊括了阿拉伯和拜占庭两个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在世界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在中古后期和近代历史发展中意义重大。
奥斯曼这个国家兴起于中古后期,由游牧于里海东南部呼罗珊一带的一支突厥人建立。13世纪,蒙古人向西扩张,奥斯曼人被迫迁移。起初,他们臣服于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他们的封地位于萨卡利亚河畔,紧邻拜占庭。
1242年,蒙古人打败罗姆苏丹国。于是,呼罗珊一带的这支突厥人摆脱了罗姆苏丹国的控制,开始发展壮大。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死后,他的儿子奥斯曼(1282—1326年)继位。
1300年,奥斯曼自称苏丹,宣布他的部落为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即爱米尔国。
1301年,奥斯曼强占殷实的卑斯尼亚平原。当时,奥斯曼的最大威胁来自拜占庭帝国。而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的土地,令奥斯曼梦寐以求。
1326年,奥斯曼强取小亚重镇布鲁萨,掌控了马尔马拉海峡,并把布鲁萨作为新的首都,史称“奥斯曼帝国”。在奥斯曼帝国中,土耳其人居于统治地位,被称作奥斯曼土耳其人。而且,奥斯曼帝国与欧洲相邻,向欧洲扩张势在必行。
奥斯曼的儿子乌尔汗(1326—1359年)在位时期,奥斯曼帝国疯狂扩张。
乌尔汗建立了正规的常备军。常备军分为两种,一种军队由拥有采邑的封建主提供,另一种军队则是新建立的。后一种军队的规模初期并不大,但装备精良,训练严格,后来发展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生力军。参加这种军队的将士,需要终生服役,不得建立家庭。当然,他们的待遇非常优厚,享有特权。
奥斯曼帝国沿用中亚的战斗体制,男孩从小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国家鼓动人民以“参加掠夺战争”为荣,因此军队作战英勇无比。新军初建时仅有1万人,16世纪中期发展到4万人,17世纪初壮大到9万人。
当时,拜占庭帝国日落西山,罗姆苏丹国分崩离析,这为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奥斯曼帝国在占领了原罗姆苏丹国的大片地区之后,以此为据点,开始大规模向欧洲进军。
1331年,拜占庭帝国军队大败于奥斯曼军队,尼西亚城落人奥斯曼之手。
1337年,奥斯曼攻克克米底亚,君士坦丁堡近在咫尺。此时,奥斯曼实际上已占领了拜占庭在小亚的全部领土。
1354年,乌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峽,占领了加里波利半岛。加里波利半岛成为乌尔汗攻打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
乌尔汗的儿子穆拉德一世(1359—1389年)统治时期,色雷斯东部完全被奥斯曼帝国吞没。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