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陵长明灯为何千年不灭?千年之谜被美国学者破解,中外信服
创始人
2025-08-26 10:32:25
0

如果从古埃及、古巴比伦算起,人类的文明历程已经延续了八千年。毫无疑问的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这五百年,是文明飞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创造的文明成果,远远超过了前一阶段。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现代人比古人更聪明吗?也不尽然。可能在整体的人口素质上,现代人会优于古人。但是,古人创造的一些“黑科技”成果,也会让今人苦思良久,才能知晓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秦始皇陵中的“千年长明灯”,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秦始皇陵中出现的“千年长明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同行文武大臣簇拥着始皇帝的尸首急速赶回咸阳。继位的二世皇帝胡亥举丧后,

将始皇帝葬于骊山皇陵,后世称为秦始皇陵

没几年,秦帝国二世而亡,刘邦取武关进驻关中平原,项羽不久后也进入咸阳。项羽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

将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尽数摧毁,还尝试掘坟毁尸,没能成功

此后的两千年中,秦始皇陵多次遭到盗墓,破坏。西汉末年的赤眉军,南北朝的石虎,唐朝末年的黄巢,在攻入咸阳所在的关中平原后,都曾经对秦始皇陵进行挖掘。

到了清末民初,社会再次走向混乱,盗墓手法也得到现代科技的加持,秦始皇陵又多次被损坏。期间,

甚至出现了民国正规部队“转行盗墓”的情形

新中国成立后,混乱的形势逐渐平息。国家休养生息后,开始对秦始皇陵进行科学考察。神奇的一幕,就在这一时期发生了。

在考察人员进入一个封闭的坑穴后,发现坑穴里不是漆黑一片的。一盏

两千年前放置的油灯,竟然还在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

“千年长明灯”为何存在至今

一盏油灯,本身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是,可能有人会问:秦始皇陵不是被多次盗采吗?为什么这盏油灯还会存续至今,没有被盗墓贼拿走?是因为油灯的价值不高吗?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不是始皇帝的陪葬品,一盏两千年前的油灯流传至今,它的

文物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这盏油灯没有被破坏,或者被盗墓贼带走,原因就在于秦始皇陵的建筑规模。

皇陵的面积,并不是现代人寄托哀思的陵园可比的。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认同。

同理,秦始皇陵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土堆,而

是一个结构复杂,占地广阔的地上、地下建筑群

。世人熟知的西安兵马俑,也只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始皇帝嬴政,公元前247年继位,继位时还被称为秦王。

嬴政继位的同年,他的陵墓就已经开始在骊山修建

。到始皇帝离世,秦始皇陵已经修建了近四十年。

从考古挖掘现场来看,秦始皇陵是仿照秦都咸阳的格局修建的。始皇帝的

墓穴位于正中,外围依次建有宫城,内城,外城和郊城

。仅陵区中心墓穴的占地面积,就超过了两万平方米。

在中心墓穴外围,分布着壮观的门阙和寝殿建筑群。其中,

仅陪葬墓和陪葬坑就有六百多处

历史上多次对秦始皇陵的盗采,极少有直接挖掘墓穴本身的。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光是周围的陪葬墓,就已经够盗墓贼们忙活的了。

秦始皇陵占地广大,又结构复杂,盗墓贼

不太可能将所有的坑穴都找出来挖开

。所以,应该会有部分陪葬墓,陪葬坑得以幸免,其中的陪葬品也就完好地保存至今。

这些陪葬品,经历两千年不见天日,在科学有序的考古挖掘中重现人间。

那盏“长明灯”,就属于这种情况

长明灯何以千年不灭?

问题又来了,这盏长明灯为什么能在两千年后,仍旧可以燃烧呢?

学过基础化学的人都知道,燃烧的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助燃物——大多数条件下指氧气;三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燃点。

在封闭的坑穴中,没有持续不断的氧气补充。即使最开始油灯被点燃,在氧气耗尽时,油灯就会熄灭。而这盏长明灯被发现时处于燃烧状态,个中原因就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极大兴趣。

考古人员翻阅史料,找到一则记载,说

这个油灯里的油是人鱼的油或者鲸鱼的油

。但是,现代科技可以分析这两种物质的组成成分,并没有特别之处可以解释油灯长明的现象。

长明灯的困惑,后来在一名美国学者的帮助下得到了解释。原来,这盏

长明灯的灯芯中,混有部分白磷。

分析白磷的化学性质,就可以获悉长明灯的秘密了。

是一种燃点很低的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常温下就可以达到燃点,燃烧起来。长明灯以白磷作为灯芯的混合物,

尽管不能保持长久燃烧,但是可以获得“复燃”的效果

也就是说,留有长明灯的坑穴,在封闭之后,穴中的氧气慢慢耗尽,长明灯没有了助燃物,也就停止了燃烧。

当后人开启坑穴后,坑穴中又充满了含有氧气的空气。

灯芯中的白磷重新开始燃烧,继而引亮了油灯

坑穴开启最初的一段时间,为了防止空气稀薄引发窒息,考古人员是不会进入的。等确认安全进入坑穴后,

长明灯已经复燃了,就此给可考古人员造成了“长明”两千年的假象

这一观点,经过多次严谨的实验,获得中外人士的认可。至此,“千年长明灯”的秘密,就算被正式揭开了。

结语

与秦始皇陵中“千年长明灯”类似的“黑科技”,在中外考古成果中屡有发现。有一些,可以依照现代科学的原理得到圆满的解释;有一些,引发了多种基于科学理论的猜想,接近获得真相。

但是,还有一些,至今依然无法得到让人信服的解释。由此可见,尽管没有先进的技术,精密的仪器,在某些“尖端”领域,古人展现出的智慧,并不亚于我们这些现代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精细陶瓷磨损测试机构,精细陶瓷...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委托除外)。 因篇幅原因,C...
【诗词鉴赏】胭脂梅色暖,冰雪诗... 诗词 鉴赏 在唐诗的锦笺上,梅的意象总在胭脂色与冰雪魂之间摇曳生姿。白居易笔下“梅樱共发”的喧闹,是...
第三届“青少年宫杯”济宁市青少... 11月23日,由共青团济宁市委、济宁市少工委主办,济宁市青少年宫、济宁市文化馆、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
《晏会厅》 | 华晨宝马新任C... 出品 |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2025年11月21日,在广州车展,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
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周年季启幕 ...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11月23日,光明区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一...
“火绘艺术”在青春校园里焕发新... 当烙铁遇上木板或者葫芦,高温下晕染出深浅不一的焦痕,山水、花鸟、人物在木纹间渐次浮现——这不是老艺人...
深圳美术学校入选艺术特色试点培...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2026年广东省普...
原创 日... 前言 高市早苗以为一个车牌号只是巧合,没想到这串数字直接捅破了中日关系的最后一层窗户纸。 "37-...
原创 爆... 标题:爆笑一刻:为什么古代中国能一夫多妻制,而现在不能实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见证了无数文化的...
陶瓷吸水率测定仪,陶瓷吸水率测... 陶瓷吸水率测定仪采用机电一体化结构,由真空容器、水循环式真空泵、进水电磁阀、放水阀、盛水器及数字式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