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动手干掉了自己的兄弟,自己坐上了皇位。看上去,李世民就像是精心布局、一举成功的大赢家。但奇怪的是,对两个没掺和这事儿的大将,李靖和李勣,李世民对他们的态度为啥差别那么大呢?
【李靖的背景】
李靖是唐朝初期的一位厉害将军,他出生在隋朝的一个当官的家庭里,打小就没怎么为“没钱”发过愁。家里头的地位和资源,让他有了很多机会。而且,他天生就擅长打仗,很快就在隋朝闯出了自己的名气。
李靖这个人性格直爽,火爆脾气,根本不懂得看人家脸色行事。在碰到有权有势的人和复杂的政治局面时,他这种性格可真没少给他惹麻烦。
要说李靖有啥大毛病,那就是他太直了。可在李世民看来,这种直性子更像是埋下的雷。当李世民打算搞玄武门之变那会儿,李靖愣是没明确表态站哪边。
局面混乱得很,他谁也不想站队,不管是对李世民还是对太子李建成,他都选择了中立。他这种“两边都不靠”的做法,让李世民心里头很是不踏实。
李靖打的那算盘,其实就是想躲开兄弟们那场乱斗,他这种拿不定主意,说不定是因为后面还有更多麻烦事儿等着他呢。
在权力较量里头,一点点小事儿都可能对以后的事情有大影响。要是李靖一直不明确站队,那他很可能就变成了个“暗地里的风险”。
【李勣的背景】
跟李靖比起来,李勣可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身,他就是那种地方上的武将,家里头没啥大来头,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挺平凡的,没啥特别出彩的地方。
李世民看重他的点就在于那份“平凡”,没有一堆家族纠葛和政治包袱缠身,李勣的忠心就显得特别实在。
李勣的脾气比李靖活络不少,李世民需要的并非一味死忠的武将,而是能在各种棘手局面里游刃有余的统帅。李勣不光会打仗,还很会在政坛上给自己找位置。
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头,李勣就站边中立了,他不去掺和兄弟俩的争斗。他这中立可不是随便站的,挺有门道,看得出他心里是有数的。李勣这么做,就是高明地躲开了跟两边的直接碰撞。
李勣没让那复杂的局面给带跑偏,他选择了“不站队”,这样一来,政治斗争的浑水就溅不到他身上。他这么精明的一手,让李世民对他更加放心了。
李勣打起仗来真是一把好手,从他打的那些仗里就能看出来。跟突厥干架的时候,他靠着自个儿的计谋和调度,给唐朝挣来了个特别重要的胜仗。
李世民在找一位能打硬仗的将领,得是那种既能守住地盘,又能跟外敌死磕到底的人。李勣这家伙,正好符合这要求。
碰到突厥这些厉害的对手时,李勣不光靠着手底下的兵马,他还挺会用外交招数,耍得敌人没了威风。这样一来,李世民在战场上可就占了大便宜。
唐朝初期,局势相当复杂,李勣心里头门儿清,知道权力斗争里头的那些弯弯绕绕。他能在李世民和其他几股力量中间玩得转,一边坚守自己的地盘,一边还能给李世民递上援手。
李世民觉得,李勣真是个了不起的“全能大将”。有了李勣的辅佐,李世民应对起内外的难题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给唐朝的安稳打下了牢牢的基础。
李世民特别信赖李勣,这可不只是因为他忠心耿耿,更重要的是,李勣这人既聪明又能干。他有着独到的战争眼光,做起事来稳稳当当,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就因为这些,李世民对他那是百分之百地放心。
李勣这人,关键时候真能靠得住,他玩权谋那是一把好手,不光军事上在行,政治上也是精明得很,嗅觉敏锐。李勣就像个靠谱的老将,不管局面多乱,他都能沉得住气,帮大家把摊子给稳住。
【李世民对李靖的防备】
玄武门之变还没爆发前,李世民就开始留意起李靖来了。李靖的态度不明朗,没明确站队到李世民这边,这让李世民心里有点犯嘀咕。
李靖一辈子都忠心耿耿,打仗也是一把好手,立下不少功劳。但他就是不喜欢掺和到那些权力的争斗里去,这让李世民心里头有点犯嘀咕。
李靖不只是个打仗的将军,他在隋朝那会儿,跟李家有过不少纠葛。他甚至动过念头,要把李家的秘密计划给抖搂出去。说起来,李靖跟李建成那帮人走得挺近,保不齐就会站到李世民的对立面去。
李靖病了的时候,李世民还是硬要他跟着军队去打仗,生怕李靖会趁这个机会搞出什么花样来。不管李靖身子骨咋样,李世民都不敢大意,时刻提防着。
李靖在早期时候,助力李渊稳定了混乱的局势,功劳非常大。不过呢,李世民心里头,一直对他保留着几分戒心,没能做到百分百的信任。
这种防范不仅限于打仗的时候,就连平时管理国家也能看出来。李靖虽然是朝廷里的老资格,但李世民在拿主意的时候,总是跟李靖保持着一定距离,分配重要任务时,也经常把他放在靠后的位置。
李靖确实很有本事,经验也丰富,但话说回来,他终究是个让人“心里不踏实”的角色。李世民对他,心里头那股子疑虑啊,一直都没散去,总觉得李靖的忠心还是差点意思。
跟李靖比起来,李世民对待其他将军就显得宽松多了。有的将军做错了事,李世民也能大度地不计较。但一碰到李靖,李世民就好像变得有点谨慎,总是保持着点距离。
【李世民对李勣的重用】
跟李靖那种处处提防的做派大不一样,李世民心里头,李勣那可是个靠得住的好帮手。李勣这人出身平平,家里头没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脾气也好,为人处世挺圆滑。
玄武门之变那会儿,他没急着站队,而是挺冷静地保持中立。李世民对李勣一直很放心,觉得他是个既忠心又能干的将领。
李勣不光是打仗厉害,玩政治也是一把好手。李世民刚当上皇帝那会儿,李勣就站出来帮他解决各种难题,硬是把皇权给稳稳当当地撑住了。
他并不像李靖那样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时刻着整个大局,并且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在忙朝中大事时,经常跟李勣聊得很深,很看重他的看法。
李勣的想法可不止是在打仗上,他还懂政治、经济这些大事儿。李世民看他这么有能耐,就越来越信任他,好多重要的决定都放手让李勣去办了。
李勣这人,打突厥、管中原,都给李世民帮了大忙。他不光是战场上的一员猛将,还是个聪明人,能帮李世民把国家大事理得井井有条。不管是出征打仗,还是国内治理,他都给李世民建立了稳固的后盾。他不仅是武将,更是智囊,能全方位地协助李世民治理国家。
李勣心里头始终装着国家大事,个人的面子啥的,他根本就不在意。他这种看得远、忠心耿耿的性子,彻底让李世民放了心,对他十分信任。
唐朝刚开始那会儿,李勣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了。李世民特别看重他,夸他夸得不得了,也特别信任他。李勣这人既忠心又能干,所以李世民碰到好多难办的事儿,都靠着他来帮忙解决。
李世民慢慢发现,李勣那靠谱的表现真是太对胃口了。他心想,自己要找的就是像李勣这样,脚踏实地、不浮夸,还能跟自己一起商量大事的将军。
跟李靖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比起来,李勣简直就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他不像李靖有那么多陈年旧账,性格里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一门心思全扑在了国家的长远大计上。
李靖那复杂的身世跟李世民对他的堤防真是天差地别,而李勣呢,就凭着自己的忠心耿耿和聪明才智,把李世民的信任给赚到手了。这事儿啊,不光是兄弟几个斗来斗去那么简单,说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到底是信还是不信,那一场场无声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