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北伐有多么困难?
创始人
2025-08-25 07:03:57
0

诸葛亮的北伐有多么困难?

接下来,我将通过4点,简述说明一下诸葛亮北伐大业究竟有多难!

1、蜀汉的综合国力

诸葛亮影视形象 图侵删

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蜀记》载:

“(刘禅降时)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蜀汉的人口是94万,将士十万冒头。

据《晋书·地理志》记载:

“魏氏据中原……景元四年,蜀平时,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

这里包含着蜀国的94万人口,去掉蜀国的人口,魏国实际的人口大约是443万,是蜀国的4倍多。

再看吴国,据《晋书·地理志》记载:

“孙权……赤乌五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

吴国的人口有230万,是蜀国的2倍多,虽然吴国赤乌五年跟蜀国灭亡时间存在着差异,但是大体比例可以作为参考。

冷兵器时代,人口基数直接决定了粮食、兵源、赋税三大战争核心要素,而且人口越多选拔人才的备选基数也越大,蜀汉的“人少地偏”注定其劣势难以逆转。

综合国力上蜀国根本不是魏国的对手,只要魏国自己不乱,蜀国很难有机会。

2、蜀汉的地理位置

诸葛亮影视形象 图侵删

蜀汉所在的益州易守难攻,对于前期需要稳定发展的蜀汉来说这是一种地理优势,但是当蜀汉北伐的时候这种地形又会成为限制他们的障碍,狭窄崎岖的道路,不仅会导致行军速度缓慢,而且很容易遭到伏击或截断。

而军队的核心—粮草,则需从成都平原经汉中转运至前线,运输距离长达千里,损耗极大。

北伐主要依赖祁山道(西线)和子午谷(东线),有人会问,为什么非要从这里作为北伐的起始点,因为粮草!而这一限制就可以令曹魏提前在关键节点布防,不管是以逸待劳,还是,坚壁清野打持久战,时间拖得越久蜀军越会陷入被动,因为漫长的补给线令他们难以为继!

其实,越是了解三国的历史,越能发现诸葛亮的不易,也愈能发现司马懿对于蜀汉的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不贪功不冒进,不进入敌方的节奏,完全按照自己的战略预想利用蜀汉的弱点,“以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而诸葛亮也不是省油的灯,每次粮草不济,不得不撤退的时候他都不会让司马懿有机可乘!

另外,益州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蜀汉士兵以步兵为主,诸葛亮即便能够攻出祁山,也将面对曹魏的精锐骑兵,诸葛弩能否抵挡住精兵的冲击,也将是一个未知数。

这可能也是诸葛亮没有同意魏延子午谷奇谋的原因之一,虽然这种突袭可以短时间内出其不意,打曹魏措手不及,但是由于兵力过少,机动性差,以及粮草供应不足,很容易被围而歼之。

3、蜀汉的外交联盟关系

诸葛亮影视形象 图侵删

孙吴虽与蜀汉同盟,但多以牵制性进攻为主,未能实质性的分散曹魏西线兵力。再说东吴是在动态制衡中获取自己的利益,他并不会真正坐视蜀汉变强大。所以这种牵制很难起到作用,也就无法真正让曹魏感受到多线压力,曹魏可以集中资源应对蜀汉单一路线进攻。

再加上之前杀害关羽以及夷陵之战,虽然经过双方的努力重新改善了关系,但是依旧会让双方存有芥蒂。

4、蜀汉内部的关系

诸葛亮影视形象 图侵删

刘备称帝时,其恢复汉室的正统性已然成为过去式,汉代皇位继承严格遵循“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刘备与东汉末帝刘协(汉献帝)无直接血缘传承,其称帝违背宗法传统。

蜀汉政权依赖荆州集团压制益州本土势力,本土士族对“兴复汉室”缺乏共鸣。谯周《仇国论》直言:“王者处中国,何必定居中原?”这也反映出蜀汉内部在思想和政治立场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和问题。

所以,诸葛亮的北伐实在是件很难完成的任务。

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后一个汉人政权,为了使这一个政权的长治久安、百世流传,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煞费苦心...
重大考古发现:15 万年前人类...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引发考古学界震动。来自多个国家科研机构的团队发现,早在 15 万年...
原创 《... 当甄嬛得知果郡王已经不在人世的消息后,她第一个想法就是回宫。 她还说本来是想随果郡王而去,无奈腹中已...
原创 明... 蓝玉究竟有多厉害? 明朝开国时期猛将如云,蓝玉就是众多淮西将领中的顶梁柱。甚至许多人认为,如果蓝玉不...
原创 唐... 听说关注我的都发财了!想体验躺赢人生吗?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点个赞,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唐朝中...
原创 军...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国的近现代史,可以说是一个“人才...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晚清时期的贵族旗人生活旧照,本组珍贵的晚清旧照非常详细直观的记录了晚清时期王公贵族的生活状态...
原创 教... 宫廷之中,很难有真正天荒地老的爱情,更多的是权力驱使下的虚与委蛇,尔虞我诈。但是史上也有很多让人感动...
原创 三... 引言 《孟子·尽心下》中写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其中的《...
原创 从... 说起中国历史上平民出身的帝王,就像老话说的那样,非得打着灯笼才能找出两位。一位是汉高祖,另一位则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