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年过76岁,儿子送他100个美女,真实用意揭露李唐之混乱
创始人
2025-08-25 06:32:20
0

唐玄宗李隆基,大唐盛世的关键帝王,评价参半。他开创开元盛世,但也因过分宠爱导致唐朝加速由盛转衰,这一观点广为流传。

李隆基年届古稀,其子赠其百名美女,此举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一、李氏唐朝的血泪史】

帝王之家永恒追求权利掌控。尽管封建礼教强调嫡庶尊卑,但在欲望驱使下,逐利者常舍弃亲情,即便是君臣父子关系,亦难幸免。

古代因生产生活水平低下,人们对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抵御力极弱,导致古人的平均寿命相对较短。

一些百姓在年岁已高时就备好棺材,而历代皇帝更是在登基之初便着手建造陵寝。在古人观念中,能活到七十岁已是十分稀有。

出于对时光流逝的恐惧,李亨赠父李隆基百名美女,名义上为让年过七旬的父皇消遣,实则意在迫使其放弃抵抗。

李亨进献美女只是表面手段,他实则借此限制李隆基行动,监视其势力,并革职、流放李隆基的近臣与忠党。

旨在削弱李隆基权势,稳固自身王位。李亨深知皇位非李隆基心甘情愿所禅,乃是时局所迫,李隆基无奈放弃之果。

世人或许只见盛唐之辉煌,却未留意王位更迭频繁。自李渊禅位起,李氏一族便充斥父子猜疑、妻女算计,权力斗争从未停歇。

高祖李渊本许李世民太子位,然平天下后另择嗣。李世民不顾非议,毅然发动玄武门之变。

太宗李世民行事果决,对结发妻与子皆不手软。武则天同样独裁,紧握大权不放,致使李治性格懦弱,缺乏决断力。

武则天开创先例后,太平公主与韦皇后等女性亦显露权力野心。朝堂受多方势力影响,结党之风盛行,买官卖官之事更是屡见不鲜。

乱象之中,李隆基受太平公主扶植,野心日益膨胀;反观韦皇后与安乐公主,仍沉迷于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美梦。

李隆基依太平公主之意,密谋清除异己,以求主动。随后发生“唐隆政变”,致使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则天女官上官婉儿均遭不幸。

即便有血缘相连,利益当前,亲情也显得苍白无力。太平公主因功自傲,频繁插手朝政事务,这令李隆基心生诸多不满。

太平公主意识到李隆基不愿受控,遂起废立之意。为防太平公主干政,李隆基暗中萌生杀意。

太平公主虽早有筹谋,却未料到李隆基已暗下决心,欲抢先行动。

随后发生了“先天政变”,期间太平公主的党羽被全面清除。本以为太上皇李旦能出面保全太平,但最终未能如愿。

然而,李隆基决心紧握皇权,不惜将昔日助他登基、培养势力的姑母赐死,以确保江山稳固在自己手中。

经历连串政变后,李隆基稳固了皇权。但不幸的是,一场安史之乱爆发,将他辛苦建立的一切悉数摧毁。

【二、一朝入梦,葬送王权】

“脏唐乱宋”之说,源于武则天三嫁李世民父子三人。类似荒唐事,李隆基与杨玉环身上再现,李隆基对杨玉环“三千宠爱于一身”,极尽宠溺。

李隆基即位初期,政治清明,他虚心接受谏言,并改革人才选拔制度,极大地提升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他曾誓言“不滥提拔”,但对杨玉环的亲眷却破例重用提拔,此举竟致民间兴起“愿生女不愿生男”的风气。

李隆基沉醉于杨玉环的柔情中,日日欢歌纵酒,赐浴珍宝、楼阁殿宇难表其爱意,竟至痴迷到“君王自此荒废朝政”,不再早朝。

作为杨玉环的依靠,李隆基倾尽所有,毫无保留;但作为君王,他却忽视朝政,极不负责。朝堂内乱不断,自然招致外患频生。

安禄山本是李隆基宠臣,貌不惊人却骁勇善战,且通晓多语。他生性狡黠,以行贿权臣为手段,赢得了李隆基的信任与重用。

安禄山精心策划,持续赢得李隆基的青睐,并认杨玉环为义母。每次朝贡,他先探望养母,再觐见李隆基,始终将拜见养母置于面君之前。

李隆基对安禄山的行为感到不解,安禄山解释称,身为胡人,他们遵循母为先、父为后的习俗。

安禄山的言辞让李隆基误以为他变相认父,反而更不喜他。然而,安禄山仗着李隆基的宠爱,敷衍礼仪,见天子时竟不朝拜。

然而,这对虽非父子却情深似父子的君臣,却在当时政坛掀起了一场动荡,局势因此变得险恶异常。

安禄山天生擅长伪装,他一面巴结李隆基以求晋升,一面秘密集结兵马,蓄谋发动叛乱。

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识破安禄山野心,屡劝李隆基。李隆基遂遣臣探其虚实,不料所派耳目竟也被安禄山收买。

杨国忠疑安禄山伪装,欲请李隆基召见以试其忠。他笃定安禄山不敢赴宴,殊不知消息已泄,安禄山竟毅然前往。

清华宫内,安禄山向李隆基泣陈,身为外族,他虽擅言辞却不识字,幸得义父垂青,不仅获破格提拔,更得无数财宝赏赐。

经他一番恳切言辞,李隆基戒心尽消。同时,安禄山描绘杨国忠为嫉贤妒能、图谋不轨、对皇上不忠之奸臣。

【三、马嵬坡下,香消玉殒】

安禄山长期觊觎权势,遭李隆基猜疑后,决定铤而走险,趁时局动荡起兵。他假借奉旨讨伐杨国忠之名,于范阳发动了叛乱。

当时,安禄山掌控北方重兵,众人因他的权贵地位而不敢反抗,致使他率部畅通无阻,直指首府。

然而,沉迷于美色、无视真相的李隆基,直到安禄山军队抵达河南,才终于相信安禄山已起兵叛乱的事实。

唐朝兵力集于边关,致朝中空虚,面对安禄山雄师,朝内守军犹如一盘散沙,难以抵御。

尽管李隆基派兵拦截,安禄山仍顺势攻占洛阳,自封为王。面对此景,李隆基慌乱无措,采纳众将之策,决定坚守潼关。

潼关历来乃兵家重地,地形陡峭、攻守分明,于此关隘增兵把守,便可候边关援军,共御安禄山叛军之侵扰。

李隆基彼时已失决断,听信谗言,命哥舒翰出关征战。不料此乃安禄山诱敌之计,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哥舒翰亦被擒,只能悲壮捐躯。

李隆基见关隘危急,佯言将亲率大军征讨叛军。然内外大臣皆明大势已去,朝堂之上,亲临之百官寥寥,不足十分之一。

李隆基表面宣称发兵征讨,暗地里却指令手下悄悄准备金银财宝与马匹,意在安排逃离事宜。

难以揣测李隆基此刻的心境,他的骄奢生活导致臣子叛乱,自己也不得不仓皇出逃,这一系列变故显得如此荒诞不经。

李隆基暗中策划,携杨玉环及宫中亲属、贵族、忠臣逃离皇宫,却不顾城中百姓与宫外皇子皇孙的安危,将他们生死置之度外。

安禄山趁天子出逃更加猖狂,叛军洗劫后,长安皇室成员无一幸免,城中尸体遍布,往日繁华已荡然无存。

李隆基一行逃至马嵬驿时,随行将士因城池失守早已心生不满,加之粮草匮乏,终于激起兵变。

陈玄礼趁势指责杨氏一族,称杨国忠猜忌安禄山引发变故,众人早对杨玉环迷惑李隆基、致其荒废朝政、百姓怨声载道感到不满。

因此,马嵬驿兵变中发生了杨玉环香消玉殒的悲剧,高力士得李隆基默许,用白绫终结了她的生命。

君王不顾皇子皇孙亲情,无视满城百姓性命,更在紧要关头对相伴已久的爱妃狠下毒手,此乃权力驱使下的无尽悲凉之景。

【四、心生芥蒂,父子离心】

李隆基本意传位李亨,但马嵬驿兵变时,李亨与陈玄礼共同向李隆基施压,要求处死贵妃,此举招致了李隆基的怨恨与不快。

李亨目睹父亲冷漠已久,明白父子情谊已无法挽回,遂于马嵬驿与李隆基决定各走各路,从此分道扬镳。

分别后,李亨境遇极为困苦,他肩负请兵重责,同时作为太子,亦需时刻留意叛军动态。

抵达灵武后,他成功请得兵马,在将领拥戴下称帝,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因未得李隆基亲授,李亨虽登基为帝,皇位却仍显不稳。

李亨深知皇位来路不正,对李隆基复位心存畏惧。父子间情感微妙,李隆基难以释怀,李亨亦时刻戒备,不敢有丝毫松懈。

李隆基兵变后对杨玉环心怀愧疚,难以释怀,遂不问政事。李亨则认为,唯有太上皇成为过去,自己的皇位方能无争议。

他抱着试探之心,为父挑选百名女子充作妃嫔。然而,七十六岁的李隆基已无余暇享乐,两年后,他便与世长辞。

究其根源,父子间无视亲情的人性丧失,实则源自对权力近乎疯狂的痴迷与追求。

【小结】

封建统治下权力高度集中,使统治者对皇位痴迷不已。此制度下,百姓温饱难解,生活困苦,更无从谈及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本,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脱贫攻坚战,并矢志不渝地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

当今社会,人们既择物质亦追精神。你可知哪些朝代秘史、哪些动人皇家趣谈?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了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美丽的人更是深受人们的喜欢。但是有些时候,倘若一个美女利用自己的美貌开始做坏事...
原创 三... 文/纪布 话说,自古以来只要中原王朝一乱,那么边夷战乱必定四起!在我国的北、西、南都有很多蛮族,但对...
原创 刘... 刘先银经典点说《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孔子的真诚,孔子一百零八圣迹图,刘先银编著,邓世华绘画...
原创 老... 1941年在日本拍摄的照片,两名穿着和服的女子正通过画像羞辱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她们手中的牌子上写...
“八臂哪吒城”的源头竟是这里? 近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港澳地区公映,首日便一举摘得港澳影史上内地电影开画票房桂冠。随着电影的...
原创 查...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为英国国王。英国的新国王是查尔斯三...
原创 唐... 说起中华文明历史五千年,不仅产出了四大名著等历史影响已久的巨著,更有着无数书法家、画家笔下对大好河山...
原创 名... 要搞清楚郑和的这几个数字和身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 郑和七下西洋 ,真的是一件...
原创 《... 18年2月《真·三国无双8》正式发售时,开创了整个系列的多个首次,不仅是首次采用与国行同步发售,也是...
原创 黑... 在现代社会,不知从何时开始,全世界各地都兴起了一种对于西方文明的崇拜。表现的最早也最扎眼的应该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