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以为你能一路开挂,平步青云啊,快醒醒,这个游戏没那么好玩!
好了,不说废话。我们来了解一下秦国的这个“军功爵制”。
首先,所谓的“军功爵制”,其实就是以军功而赐给的田屋、食邑的爵禄制度。军功爵制度,其实只是顺应了战国时代变革爵制,以此来限制贵族爵制的历史需要,是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夺取政权的主要产物。
其实,军功爵制,和现代军队执行的军衔制度,几乎是差不多的。
同时,军功爵制作为独立化的诸侯,可以根据兵士的军功大学进行不同爵位赏赐,低的爵位能有田宅,减免租税,没有徭役,高爵位还能够封侯,有食邑特权。
这种制度,很容易调动军士战斗的积极性,在当时也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很容易形成全民皆兵的举国体制,也让秦国走上军事专业化的道路。
那么,至于授予爵位的原则便是: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意思应该显而易见吧。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授予爵位的标准,商鞅明确规定是军功,并有如下爵位:一为公士、二为上造......十九为关内侯、二十为彻侯。
同时,对于士兵和军官授予爵位,都是有着不同的标准。比如在士兵当中,能够甲首一者,就赏赐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那么,如果是军官,同样甲首一者,赏赐相同。
但是如果屯长和百将不能亲自斩首,那么所部士兵需要斩杀敌人三十三首以上,才能赐爵一级,这可考验团队能力了。当然,对于战场上的逃兵,军功爵制也有着严格的处罚规则。
所以,这就很容易出现冒领军功,和滥杀无辜充当斩首获取爵位的问题。所以,军功爵制既可以授予,也可以夺取,说不定你今天刚得一级,明天连降两级都有可能。
在军功爵制处理机制中,有二级以上爵位的人,犯了罪就要降级处分,一级爵位的人,犯了罪,就会剥夺爵位,这不就给你留爵位了。然后你再这样犯错,又给其他人留爵位。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武安君白起在攻打赵国首都邯郸的问题上,和当时的秦王不和,拒绝秦王调遣,最终被剥夺全部爵位,沦为一个普通小兵地位差不多了,赏赐自然收回重新分配。
同时,商鞅为了避免斩杀数据作假,便会积极重视士兵的斩杀业绩考核,还有相关主管机构的办事效率也要监察。
在《商君书.境内》说:对于战争当中,被杀死的敌人,需要将首级摆放出陈列三天,并逐一核对,没有问题才会授予爵位,否则官员的士兵都会受到处罚。
那么,就算是这个士兵运气特别好,每次斩杀敌人特别多,也连升几级。但是,你会不会遭到别人嫉妒,然后暗里给你栽赃。
如果说升的爵位比之前的提携长官高,又会不会被长官进行一番说辞,然后爵位不翼而飞。或者说,你还会遭到朝中大臣猜忌,然后给你来个罪名,古人的历史不是都有例子吗?莫须有是不是?
你想想,就算是白起这样的大人物,最终也没落得个爵位,你还认为位置不够用吗?够用非常够用,会有一批人在战场上倒下,一批人又起来,是一个循环,秦国统治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牢牢控制住有生力量。
所以说,能一辈子安心保个小爵位,都算是你厉害了,不过也悬,万一你就战死在战场上了......
你还天真爵位是给你的?只是统治者提高统治手段的一个策略罢了,最终解释权归秦国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