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拿出2大“铁证”,证明自己得位很正,迷惑了许多人
创始人
2025-08-25 04:32:32
0

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永乐大帝朱棣得位不正,是个有污点的皇帝。然而,朱棣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朱棣认为自己得位很正,并拿出了明确证据,引发激烈争论……

一、朱棣得位经过

目光投向公元1399年。

这年年初,建文帝朱允炆在兵部尚书齐泰、翰林学士黄子澄的力谏下削藩。诸藩中最强大者为燕王朱棣,本应先从朱棣开始,可是建文帝拣软柿子捏,从周王开始,连续削了五个藩王后才将矛头对准朱棣,给了朱棣准备的时间。

1399年7月,燕王朱棣打着“靖难”旗号从北平南下,进攻大明朝廷,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打响。最终的结果,建文帝在多次错误的操作之后大败,于战火中消失无踪,朱棣成为皇帝,明朝历史的走向因此而改变。

换言之,朱棣的皇位是从他侄子朱允炆手中抢过来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得位不正”。这一点,既有史书证明,也有人物证明。

首先,《明史》清晰地记载了“靖难夺位”的整个事件,并且在对朱棣进行评价时明确指出: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

其次,大清朝乾隆皇帝对朱棣的行为直接斥之为“篡位”,他在《高宗纯皇帝实录》中这样写道:

“如永乐之篡位,大行诛戮,应其亡也,而天弗亡之……”

意思是说朱棣篡位后杀人过多,本该灭亡的,但老天暂时饶过了他。

可是朱棣认为他不是篡位,他提出了2个有力的证据。

二、朱棣的2大证据

朱棣的证据,要从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头脑发达,建立明朝后制定了许多新制度、新规矩,朱元璋将这些新制度、新规矩编成一本书,最初取名叫《祖训录》,后来改名为《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是朱家子孙必须遵守的,任何人不得违逆,其中有一条谈到“靖难”。所谓“靖难”,是指“平息灾难”之意,这灾难,专指皇帝身边大臣专权,皇帝被架空。若有此类情况出现,则藩王们可以举兵平乱,为皇帝扫除障碍。原文如下: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1399年,朱棣就是借着《皇明祖训》中“靖难”之名,称朱允炆身边的齐泰、黄子澄是奸臣,离间朱家骨肉,起兵讨伐的。不料朱允蚊不经打,屡战屡败,丢了南京,人也失踪了。

本来,按《皇明祖训》的要求,藩王“靖难”成功,须在5日内离京就藩,不得在京城逗留。可是当时情况特殊,建文帝不见踪影,而国不可一日无主,朱棣于是取代失踪的建文帝坐上了皇帝宝座。为什么是朱棣继位,不是其他人呢?朱棣振振有词,他说他是嫡长子继位,符合程序。

那么,朱棣是嫡长子吗?

仔细一想,当时还真是。

朱元璋与马皇后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分别是朱标、朱樉、朱棢、朱棣、朱橚。前3子寿命皆不长,大儿子朱标死于1392年,二儿子朱樉死于1395年,三儿子朱棢死于1398年。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城时,他真的是嫡长子了,按照我国西周时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他真的有资格继承皇位。

所以说,朱棣提出的2个证据,一个是“靖难”,一个是“嫡长子继承制”,都是有说服力的。似乎是“铁证”。

而且,朱棣还在《太祖实录》中说朱元璋本来在朱标死后欲立他为太子,是朱允炆使用阴谋手段夺走了自己的皇位……把自己说得很无辜。

这些都是真的吗?

三、无法掩饰的漏洞

其实,这都是朱棣制造的烟雾弹?一眼就可以看出漏洞。

先说《皇明祖训》对“靖难”的解释。尽管朱元璋说过藩王可以帮皇帝扫除奸臣,但皇帝身边的臣子是不是奸臣?应由皇帝说了算。再者,皇帝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靖难”,也就是说,皇帝的召唤是藩王起兵的先决条件。可是,朱棣入南京并非是受到了皇帝的召唤,而是他自己打进去的,这个便不叫“靖难”,而是谋反了。

至于朱棣在三个哥哥死后是嫡长子这件事,是没有错。但继位仍然轮不到他。因为还有一个嫡长子朱文奎,朱文奎是现任皇帝朱允炆的嫡长子,朱棣是已故皇帝朱元璋的嫡长子。新的皇位当然由现任皇帝的嫡长子继承,而不应由已故皇帝的嫡长子继承。

如果说朱文奎太小,当时只有7岁,撑不起大明王朝,那也可以采用“兄终弟及”的模式,由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继位。总之轮不到朱棣。

最后说说《太祖实录》里记载的朱元璋多次欲立朱棣为太子的事,这无疑是一种编造。《太祖实录》本为建文帝朱允炆所编,却被朱棣“重写”了2次。第一次是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即皇帝位后,叫解缙修改的,修改的目的是抹黑建文帝,抬高朱棣,为朱棣皇位的合法性找理由。第二次是1410解缙犯事被捕,朱棣杀了解缙,又将解缙编写的《太祖实录》修改了一次。于是《太祖实录》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对朱棣充满溢美之辞。

后世许多史学家都斥责这种篡改史书的行为,明代史学家张岱用8个字评价:“事皆篡改,罪在重修”。可谓一语中的。

参考书目:《皇明祖训》、《太祖实录》、《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徐... 前言 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三位明朝的重要重臣,都是历史中鲜明的政治人物。在明朝的权力舞台上,他们经...
原创 明... 明朝的建立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并非出身豪门大族,而是一个农民起...
原创 郭... 1976年,随着四人帮的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已经73岁的郭汝瑰终...
原创 朱... 朱元璋,这位被称为土豪皇帝的历史人物,是大明王朝的一个独特象征。他的成长背景充满了贫困与艰难,经历了...
原创 一... 为什么日本注定无法成为世界大国?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大家是否注意到,全球性的强国崛起通常都经历了一...
原创 古... 古代的朝廷中有许多官职,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权力和职责。我们常听到大将军、兵部侍郎以及户部尚书等职务,...
读懂笔墨深处的苏东坡:庞鸥《无... 11月22日午后,初冬的暖阳温柔漫过苏州子畏书院的落地长窗,将一室映照得暖意融融。“笔墨真趣——走进...
原创 日... 这篇文章的内容涉及的是历史上的民族冲突,特别是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历史以及相关的侮辱性言语和行为。改写后...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投降诏书,全国人民纷纷庆祝这一历史时刻。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