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为天下共主,拥兵百万的绿林军政权,为什么不到三年就覆灭了?
创始人
2025-08-25 04:32:27
0

从公元23年建立到公元25年为赤眉军所灭,由绿林军拥立刘玄所建立的更始政权仅仅只持续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而关于更始政权灭亡的原因,学界有着诸多的观点,不过说来说去,分歧点无非也就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为何,但是总体上的客观原因,还是很一致的。

更始政权灭亡的外部因素

更始政权灭亡的直接原因是赤眉军的进攻,因此未能妥善的处理同赤眉军的关系,也算的上是更始政权灭亡的一大原因。王夫之曾有言:“赤眉帅樊崇将渠帅二十余人入见,安危存亡之大机也,于此失之,而更始之亡决矣!”

目前学界一致的观点,就是更始政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并未妥善的处置归降的赤眉军,虽然刘玄招降了赤眉军的将领,但是对其封赏却是口惠而实不至,这导致赤眉军同更始政权反目,进而进攻更始政权,在更始政权迁都长安之际,其更是直接进攻更始政权在南阳的大本营,进而夺取了关中,最终推翻了更始政权。

如若更始政权妥善的安置了赤眉军的将领,那么赤眉军不会反抗更始政权,更是有可能成为更始政权的一大助力,那么更始政权未必会三年内便灭亡。但是如果刘秀没有背叛更始政权,那么更始政权也未必无力同赤眉军作战。

公元25年11月,刘秀被派去河北,这也就使得刘秀摆脱了更始政权的直接控制,尤其是在刘秀消灭了王郎政权之后,刘秀并未接受更始政权萧王的册封,而是杀死了更始政权的继位将领,接收了更始政权在河北的部分势力,同时平定了河北的义军,自此之后刘秀便立足河北,成为了一方诸侯。

但是刘秀谋逆和赤眉军反目这两件事情,对于更始政权的灭亡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结果。赤眉军反目,导致更始政权无力处理刘秀在河北的谋逆,而刘秀在河北谋逆,也同样使得更始政权无力同赤眉军再战。

内部原因

以上的两个外部原因,可以说是更始政权灭亡的直接原因,然而导致更始政权灭亡的深层次原因,其实还是内部因素所导致的。

更始政权虽然立刘玄为帝,但是更始政权本身其实还是一个农民军政权,所有农民军政权中存在的问题,更始政权全部都出现了。作为更始政权核心基础的绿林军,在取得胜利之后,便陷入了纪律松散,奢靡腐化,横征暴敛,尤其是在其定都长安之后,其横征暴敛的行为更是严重。

正所谓“劫掠妇女,怀金玉者,至不生归”,更始政权本身就是非常腐败的,那么其灭亡其实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而在如此腐败的情况之下,更始政权内部却也并不团结,在长安即将城破之际,王匡等更始军将领在作战策略上和刘玄产生了分歧,于是他们便图谋挟持更始皇帝。

事情败露之后,参与叛乱的将领部分被杀,还有一部分干脆就倒戈投降了赤眉军。这种非常恶性的内部斗争,无疑也加速了更始政权的灭亡进程。事实上,更始政权的内部矛盾可谓是由来已久,早在政权建立之初,在拥立皇帝的问题上就已经初现端倪,只是当时因为还有着王莽这个共同的战略目标,所以矛盾并未直接爆发。

且更始政权内部的农民军派系和以刘玄为首的宗室派系之间本身就存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导致了三王之乱这样的情况。从这一点来看,更始政权其实更加类似于一个松散的联盟,绿林军等流民组成的队伍本身不存在什么长远目标,他们最初的目标就是为了生存。

而同绿林军联合的刘氏宗亲,他们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恢复刘氏的汉家江山,二者只是出于共同反王莽的目的而捏着鼻子走向联合的。更始皇帝刘玄本身也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所以更始政权更是内斗不断。

另外一个原因,便是更始政权最终选择定都长安,而不是定都洛阳。首先,作为更始政权主体的绿林军是起源自山东的,而绿林军的基本盘也是在山东,所以定都洛阳反而是更加安全的。而赤眉军的根据地则是在关东,定都洛阳也更加容易控制赤眉军。

更始政权定都长安,则是完全出于政治考量,毕竟当时“人心思汉”,长安则是西汉的都城,选择定都长安自然有着相当的政治意义。可是如果仅仅只是有政治意义而罔顾安全环境的话,那么更始政权便是下场了。

除此之外,更始政权从未建立起有效的集权制度,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力是非常薄弱的,虽然其有着明面上的行政体系,但是实际上却根本没有真的将其实行下去。更始帝刘玄本身没有太大的权力,所以他本人也无心推进中央集权,而是沉迷于酒色自我麻醉。

更始政权所控制的地区,大多是招降的本地势力,所以二者之间的联系其实非常的薄弱,且极其松散。甚至这些势力内部,还互有斗争,例如刘秀平河北期间,就遭到了更始政权镇守洛阳的守将攻击,而这种攻击并非是更始帝的命令,而仅仅只是守将的个人行为。但是正是这种个人行为,最终却促成了刘秀的反叛。

在笔者看来,中央对于地方极其薄弱的控制力,或许才是更始政权灭亡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两汉之际更始政权研究》郭晓娜
《论“更始政权”》 王光照
《更始政权评析》 张启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徐... 前言 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三位明朝的重要重臣,都是历史中鲜明的政治人物。在明朝的权力舞台上,他们经...
原创 明... 明朝的建立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并非出身豪门大族,而是一个农民起...
原创 郭... 1976年,随着四人帮的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已经73岁的郭汝瑰终...
原创 朱... 朱元璋,这位被称为土豪皇帝的历史人物,是大明王朝的一个独特象征。他的成长背景充满了贫困与艰难,经历了...
原创 一... 为什么日本注定无法成为世界大国?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大家是否注意到,全球性的强国崛起通常都经历了一...
原创 古... 古代的朝廷中有许多官职,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权力和职责。我们常听到大将军、兵部侍郎以及户部尚书等职务,...
读懂笔墨深处的苏东坡:庞鸥《无... 11月22日午后,初冬的暖阳温柔漫过苏州子畏书院的落地长窗,将一室映照得暖意融融。“笔墨真趣——走进...
原创 日... 这篇文章的内容涉及的是历史上的民族冲突,特别是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历史以及相关的侮辱性言语和行为。改写后...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投降诏书,全国人民纷纷庆祝这一历史时刻。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