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新四军追忆」一起参军后,我和堂兄的三次相见
创始人
2025-08-25 03:02:02
0

●周积源(87岁)

70多年前,小小年纪的堂兄周积琏和我先后参加革命,成为新四军中的一员。战争年代通信难,见面更不易,但机缘巧合,在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有过几次见面机会,其中三次记忆尤深,令我终生不忘。

1949年解放上海时的周积琏

第一次相见是解放上海前夕的巧遇。那时我所在的连队驻扎在苏州市著名的佛教圣地西园寺。此寺内有500个相貌不同的罗汉像,虽然是战时,敌机还经常轰炸扫射,但是仍然有人前来观瞻游览。一天下午,我在寺庙前被一些群众围观:哇,这么小的一个解放军!那时我还不满16岁,穿着很不合身的军装,上衣垂到膝盖,腰扎黄皮带,腿上裹着绑带,肩背红十字包,但我自己觉得很帅气,这装束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我是卫生员。围观者见我人小,待人和气,他们也毫无畏惧和拘束地跟我闲聊,谈得投机,消除了对解放军的一些误解。此时来了三位解放军干部模样的人,他们出于好奇也挤到人群中看个究竟。其中一人,听我操一口他的家乡话,连忙仔细打量我。“啊,积源,怎么是你呀?”他一下子把我揽在怀里,原来他居然是我的堂兄周积琏,与堂兄一起的两位战友也十分吃惊。当兵两年多未见,这次胜利相遇大江之南的苏州市,我的心激动得都要跳出来,围观者得知详情后,都为我们感到高兴。第二天我找到堂哥所在的部队,19岁的堂哥已是该团警卫连指导员,这对我是很大的鼓励。上海解放后,我们兄弟二人跟随各自的部队共同进军福建。

1949年8月解放福州时的周积源

第二次相见是福建解放后的第七个年头。上世纪五十年代,蒋介石集团妄想反攻大陆,不断从海上、空中、沿海各地对我方进行偷袭、骚扰、轰炸。堂兄长期驻守海防一线岛屿,而我在兵团直属单位,改行做政治工作,大家戎马倥偬,一晃六年多没有见面。1956年7月的一天,堂兄出差福州,提前告知我,我们相约在福州东街口“八一”礼堂附近见面。堂兄和一位战友坐在一个水果店前等候。我按时赶到赴约地段,转了好几圈,却不见人影。我怀疑弄错时间、地点,正在焦急时,一位军人过来问:“同志,你是找人吗?”我说:“是,我找周积琏。”那同志朝坐在水果店门前小木凳上的堂兄喊:“就是他!”堂兄立即跑过来,拉住我的手,从头看到脚,连声说:“刚才我们见到你在这里转,没有认出来,长大了、长高了,认不出来了。”身旁的战友说:“你们六年多不见,积源这个年龄正是长身体、长个头的时候,一下子认不出来很正常嘛。”因为堂兄当天要赶回部队,我们就商量在东街口“味中味”饭店坐下点两个菜,叙叙分别后的酸甜苦辣。六年多啊,战火纷飞,从何谈起?谈老家亲人,谈对我战友的思念、感恩,谈工作、学习……堂兄告诉我解放厦门时他负伤的情况,我告诉他进军福建途中我生病发高烧,都是靠战友们背着扶着到福州的情形,告诉他组织决定我改行做政治工作。六年多的硝烟战火,岂是这短短两小时的会面能聊得完?笑容与泪水诠释着我们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思念长,见面短,相见时难别亦难,临别时,堂兄对我千叮咛万嘱咐,要爱惜身体,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这是革命胜利后的一次见面,也是我长大成人后,兄弟相见不相识的相会。

1968年国庆节兄弟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合影

第三次相见更是铭记一生。那是1968年9月至1969年1月,党中央在北京举办第四期全军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共有两万多人等待毛主席的亲切接见。那时堂兄周积琏任某团政委,我是福建省军区工作人员,同属福州班,驻一个大院,幸福地在一起学习一百多天,并参加了在天安门前举行的国庆19周年大典。国庆当天,清晨4点,福州班全体人员胸前挂满功勋章、纪念章、毛主席像章,分乘几十辆大卡车聚集到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门前,面向天安门,等待着观看大游行。10点整,毛主席和许多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大家不断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高唱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语录歌等,整齐威武。波澜壮阔、五彩缤纷的大游行持续1个多小时后结束,我们就地活动吃干粮,等待移至金水桥边,观看晚上放焰火。金水桥边每隔25米就有一个晚会标兵,我很荣幸担任这一任务。参加观看烟花的部队、机关单位、文艺团体等陆续有序到达规定地段,福州班全体人员紧靠金水桥边席地而坐。晚上8点,毛主席和国家级领导人一一登上天安门城楼,广场和长安街上几十万群众心花怒放,高呼“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祝祖国繁荣昌盛”。那时候最时髦的语录、歌声震天动地,一浪高过一浪。天空的烟花、地面的彩灯将天地融成一幅绚烂的画,整个天安门广场、长安街是人的海洋、歌的海洋、花的海洋、幸福的海洋。在这欢乐的时刻,我们兄弟俩紧坐一起,眼睛紧随着天安门城楼摄像灯光移动,想多看几眼毛主席伟大的身影,我们流着泪,拼命提高嗓门,高喊毛主席万岁,希望伟大领袖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回到驻地,我彻夜沉浸在幸福之中。第二天,我们兄弟俩又到天安门毛主席巨像前,手捧着红宝书拍了一张合影,把幸福难忘的时刻、把兄弟第三次相见的时刻在毛主席像前定格下来。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兄弟二人一生戎装未下鞍,一路艰辛一路歌。耄耋之年逢盛世,军休所里幸福多,饮水思源,不忘当初,是为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三国时期,江东孙氏集团既没有曹操官宦之后的背景,也没有刘备的皇叔之名,却能够立足于江东与前者逐鹿天下...
原创 三... 东汉末年,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期间,奸臣当道,宦官和外戚成为祸国殃民的两大毒瘤。天下百姓衣食难继,饥寒...
原创 因... 夏威夷,我们知道是美国的领土,也是最后一个加入美国的州。很多人对这个地方比较熟悉,因为这里风景比较好...
原创 夏... (作者:赵辉)3600年前的夏王朝,被中国各种文献典籍记载于历史文献中,是中国华夏文明的起始。夏王朝...
江西最早建成的钢铁企业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江西最早建成的钢铁企业 1957年7月1日,天气晴朗,萍乡钢铁厂高炉上空彩旗飘...
原创 秦... 你真以为你能一路开挂,平步青云啊,快醒醒,这个游戏没那么好玩! 好了,不说废话。我们来了解一下秦国的...
原创 此... 三国是一个修罗场,刀剑无情,有时候小兵也可以杀死大将,比如说张飞便是死于小人之手。今天小知君要讲的这...
原创 分... 三国末年的“曹马之争”,惊心动魄! 本来,这天下是曹操家族打下来的,可惜曹丕过后,曹家人才凋零,司马...
原创 大...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经12任皇帝,统治者为满洲 爱新觉罗氏 。 1912年2月12日...
鲲鹏径新书解读浪漫地理 《鲲鹏径——深圳浪漫地理的探索与发现》。 (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商报讯】(记者 文灿)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