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1972年,山东出土一竹简,揭开背后真相
创始人
2024-11-29 18:36:03
0

原标题: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1972年,山东出土一竹简,揭开背后真相

文|四季文史

考古发掘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它能真实还原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山东临沂旧城往南有两座东西对峙的小山岗,东边的叫金雀山,西边的叫作银雀山。1972年4月,考古人员在银雀山两座汉墓里,发掘了大量竹简、漆木器、陶器、铜器、钱币等随葬器物。

后经专家仔细清理,两座汉墓共发掘竹简7500余枚,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晏子春秋》、《守法守令》等13篇先秦古籍。

而失传两千多年的《孙膑兵法》的再次现世,一度引起了考古界的热议。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熟读《孙子兵法》,不过对于《孙膑兵法》却十分好奇。专家们经过紧张的编辑、校对,将整理后的《孙膑兵法》送往北京。

毛主席在看了这部兵书后,对其中的“围魏救赵”进行了批注:

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孙膑兵法》的作者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孙膑,据史料记载,孙膑为孙武后人,擅于兵法谋略。据传他师承鬼谷子。

后来,孙膑遭到魏国同僚庞涓的迫害,被其施以膑刑。无奈之下,孙膑只能远走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在齐国,孙膑大放异彩,先后两次辅佐大将田忌打败庞涓。

《战国策·齐策》上记载:

田忌为齐将军,系梁太子申,擒庞涓。孙子谓田忌曰∶'将军可以为大事乎?'……田忌不听,果不入齐。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论:“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韩非子》则是第一个记载“孙子膑脚于魏”。

庞涓为了给自己表功,把老同学孙膑喊到魏国。孙膑本以为这是同学想要帮助自己某个好前程,不曾想庞涓是个心思缜密、心狠手辣之人,特别爱算计,他主要是想利用孙膑的军事才能,让自己在魏国扬名立万。

结果孙膑果然被庞涓利用,最后被他处以膑刑和黥刑,孙膑从此成了一个残疾人。

庞涓忍辱负重,甚至装疯卖傻,就在齐国节度使来魏国出差的时候,孙膑瞅准时机,跟着他们一起偷偷去了齐国,此后孙膑跟庞涓之间开展了一系列你死我活的较量。

庞涓此前乐观地认为孙膑已经被自己消磨掉意志,认为孙膑身残志更残,没想到孙膑是个不服输的人。

山东出土的《孙膑兵法》中详细记录了桂陵之战,这一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此战中孙膑力克庞涓,孙膑最终一雪前耻。

前354年,魏国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统领八万大军攻打赵国邯郸,意解丢失中山国之恨。紧急关头,赵王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

齐威王应允,命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田忌一开始准备跟庞涓正面硬刚,不过孙膑却建议田忌率军南下攻打魏国的平陵。平陵城池虽小,但是一块战略要地,魏军是不会放弃那里的。孙膑又说,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齐军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

田忌依计而行,庞涓果然中计。在半道上,孙膑又突发奇兵拦截击杀,魏军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但齐军已经锁定胜局,赵国之围遂解。而不可一世的庞涓也被生擒。

这一战中,孙膑首创的“围魏救赵”之计,被后来历代军事将领所欣赏,成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至今仍有着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此战魏军受到重创,不过魏国主力部队尚存,此后不久,齐国释放了庞涓。庞涓回到魏国后没有被追究责任,又被魏王起用。

13年后,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马陵,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这一战齐国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而孙膑凭借这两场战役,名扬天下。

让人唏嘘的是,即便到死庞涓还是对老同学孙膑表示不服,而他的那一句“遂成竖子之名”的愤满之言,也一直回荡在历史的卷轴上。

庞涓私心重,心胸狭隘,他也许一直不敢正视自己,他和魏国的惨败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孙膑的计谋再好,也需要他中计才行,而孙膑正好抓住了庞涓的性格弱点,将他打得一败涂地。

毛主席说过:“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马陵之战的失败,完全是庞涓忌才害能之性格使然。

随着《孙膑兵法》的面世,很多人从其他史书中的事例来推测孙膑的军事思想得到更加完备的参考,孙膑并不主张军事侵占,他非常反对穷兵黩武,认为好战必定自取灭亡。若想“强兵”必先“富国”,包括取信于军、取信于民的军事思想在《孙膑兵法》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孙膑在《篡卒》、《八阵》、《兵情》等篇里多次还提到过主将的素质及其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这一思想时至今日仍然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毕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元代诗人孟之普在《马陵道中》中高度赞扬了孙膑的军事思想,他说:“奇哉孙子智,减灶擒庞涓”;明代学者俞允文也这样说过:“筹荣之行,亦以其时。徨徨刑徒,卒为国师。更驷显画,损灶曜奇。齐是以强,魏是以危。秘哉筹荣,雠灭名垂。”

无疑,孙膑确实有着过人的军事天才,不过也有人曾说孙膑对“知己知彼”显然做的不够,否则自己就不会被庞涓算计,也不至于被残害。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悲夫!”——司马迁《史记》

更有激进者认为,孙膑所用之计只有“诈”而无“仁”,这也是导致他被人残害的“因果报应”。

兵法每羞孙膑诈,将才惟爱武侯高。宋朝诗人徐积就认为孙膑不具备真正的将才所具备的品质,不值得后人倾慕和学习,认为他的德行不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那么光明正大。

在整个“围魏救赵”的过程中,争议比较集中的一件事就出现在齐国两位将领的结局上。

据《孙膑兵法》记载,“围魏救赵”时,田忌曾向孙膑问计,孙膑告诉田忌,可以派2位将领带兵从齐城、高唐攻击环涂地区魏军,主力部队却按兵不动。田忌认为环涂地区乃魏军主力所在地,两位将领孤身前去一定凶多吉少。孙膑却说:“环涂击柀其后,二大夫可杀也。”

孙膑心里早已清楚,这两人去一定是充当炮灰的,但如果能让庞涓中计,让魏军主力回师救都城大梁,那么死几个人也算不得什么。

我们经常说“慈不掌兵”,而且战争不可避免会有死伤,但明知送死还要让属下前去冒险,在古代这是不符合儒家伦理之学的仁义要求的,尤其在宋明之后,孙膑的军事思想一度遭人诟病。

不过传统的儒家思想碰到形势严峻的战场具体情形,很难分辨孰对孰错,至于道德仁义似乎也走进了死胡同。

“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无论世人如何评价孙膑,我觉得毛主席的评价是极为中肯的。战争本来说到底就是残酷的,作为一名军事谋略家,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克敌制胜,那么输的一定是自己。至于两位将军,如能把握形势,出现奇迹也不是不可能,说不定孙膑也有这样想过。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相关内容

山东面积最大的市,市委书记...
据“鲁祖轩”微信公众号4月19日消息,日前,山东省委决定:张宝亮同...
2025-04-19 16:07:39
山东省政协原常委、经济委员...
2025年4月18日,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山东省政协...
2025-04-18 22:10:02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7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
2025-04-18 12:04:04
原创 ...
特朗普政府4月12日公布的37页豁免清单中,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
2025-04-17 12:11:28
原创 ...
###茶杯用久有茶垢不卫生,别用纸擦,教你3招,轻松清洁茶杯 在...
2025-04-17 09:13:45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