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游士与游侠,秦汉时期最神秘的群体
创始人
2024-11-01 13:37:07
0

原标题:读书 | 游士与游侠,秦汉时期最神秘的群体

《忽如远行客:秦汉的游士与游侠》 曲柄睿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叙述了秦汉时代游士与游侠兴起又渐趋消亡的过程,描绘了这一时期广阔的历史图景和多彩的社会风尚。在关注历史运动的大背景和大关节的同时,将学术研究和非虚构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范雎、张良、韩信、刘敬、贾谊、汲黯、郭解等前人虽有了解但又缺少细致解读的人物,由心理历程到生命历程,做了深入挖掘和解析,构建起了一个又一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对于诸如战国变法运动的开展、秦国的主客矛盾、汉初的王国、汉文帝的历史形象等学界虽有讨论但尚无定论的问题,本书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内文选读:

我一向偏好读汉诗。和唐诗比较起来,汉诗没那么注重格律,表达感情也浅白直接,好像经历风雨长满苔藓的墙面,生出一种粗粝的美。汉朝人也是这样。简单、直接,有什么说什么,说了也不怕翻脸,他们活出了今人想要而不得的洒脱模样。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小书,题为“忽如远行客”,语出《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陵上柏》。诗歌很长,不全部引用了,此句前后则是“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人生都是向着一个目的地不停行走,心中难免会生出一种巨大的虚无感。抵抗这种虚无感,人就会不停地为自己找事做,游戏也好、事业也罢,终究不能不明不白地就彻底远行了。诗句中的汉朝人和历史中的汉朝人一样,不认输也不蹉跎。

最直观体现这种人生观的人,莫过于游士和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评价他们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放到今天便是潇洒自然,不怕死也不偷生,做好事不留名的意思了。游侠和后代的武侠不太一样,但是又有相通之处,连接点便在于这份潇洒自然。游士算是游侠的孪生兄弟。如果说游侠代表了战国时社会结构剧烈变化、权势转移中尚武的那一批人的话,游士便是其中崇文的代表。

无论文武,“游”,也就是脱离原有身份,选择漂泊而又冒险的生活,蝉蜕于传统之外,超然于社会强加给自己的种种负累之上,不在乎他人的评论,只追逐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选择如此生活,就是选择与过去决裂。我们现在看到他们的逍遥,却未必领略他们的决心。

向前追溯,春秋以前,人的身份是固定的。基于宗法社会的传统,人被限定在特定的阶层和行业内,动弹不得。向后观望,汉武帝以后,汉朝建立了不同于战国汉初的用人取士标准,人才的出现不再是“脱颖而出”,更多是平流进取。唯有战国至汉武帝前期的这段历史,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变化态势。如同太上老君的丹炉,不停转动、搅拌,带来了群体的翻覆、升腾。

人如水势,流动才有生机。游士和游侠在数百年间出入诸侯王廷,周旋贵戚百姓,经行千里万里,谈笑霸业宏图。他们经历挫折,遭受磨难,朝为座客,暮成楚囚,很多人一生经历不到的浮沉,他们或许在一日之间就已万死万生了。这么看,游士与游侠的决绝,正是在向死而生中生出的大气概。惟其如此,他们的生命也如流星划过,不求永恒,但一定要璀璨。

于是可以看到,战国时的游士和游侠聚集在以四公子为代表的王侯身边,他们游说干禄,扭转乾坤,诸如商君、张仪、范雎、李斯,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至于荆轲、郑国等人,更是以刺客和间谍之姿,卷入历史洪流之中,书写了自己的传奇。等到了秦统一以后,游士和游侠之风未绝,很快他们又参与到反秦的活动中来,如张良、韩信之辈,纵横捭阖之间,不脱游侠底色;而陆贾、娄敬之徒,又为统一王朝的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的看来,秦楚或楚汉之际的游士与游侠,多多少少呈现出强烈的黄老本色,他们功成而退,全身远祸,更为逍遥飘逸。

汉朝建立以后,面临着匈奴、军功集团和东方诸侯等若干问题,呈现出“后战国时代”的特点。游士和游侠固然能找到自己生存的土壤,不过他们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越来越小了。等到汉武帝以后,王国问题彻底解决,游士和游侠必须进入到统一王朝选士用人的体系中来。这时,战国至汉初兼资文武的游士底色,蜕化为儒生或纯粹的武士。那些保有强烈战国色彩的游士,要么在皇帝的宫廷中沦为倡优,要么在乡里间变为豪强。《史记》和《汉书》虽然都设立了《游侠列传》,但是其中记录的汉初和汉武帝以后的游侠,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其中差异何在,恐怕还是要到历史变迁与社会矛盾变化中去寻找原因。

当“游”不再成为可能,当“士”亦改头换面的时候,“侠”的精神就被人们单独抽离出来,成为对往日光阴最为瑰丽的追忆和想象了。从秦汉以后,侠客代代不绝,只不过他们被渲染得更隐秘,更传奇,更处江湖之远却不忘庙堂之高,更具备浪漫主义情怀也兼具了英雄主义的牺牲。他们被抽象成一种符号,一种执行朴素民间道德的工具,一种给人希望与寄托的精灵。无论是否真实,我总认可这份期许。

当我将秦汉游士与游侠的历史追忆完毕时,头脑中闪现出了这样一幅情景:村口大槐树下的老爷爷,身着短褂,安坐马扎,就着一壶小酒,咂摸着几颗花生米,摇动大蒲扇,生出一点风,遥遥望着西斜的落日。余晖之下,身影长狭,便是一个时代,便是一生。

作者:

文:曲柄睿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

相关内容

丽江古城木府风云深度游:纳...
走进自然雕琢的外星世界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仿佛是从科幻电...
2025-04-18 07:07:00
探访自贡历史建筑之五宝照石...
去年秋,开远老师推荐了一座五宝照石河上的单孔石拱桥,其桥形优美在自...
2025-04-06 09:33:08
强震重创缅甸因瓦古城,珍贵...
缅甸曼德勒地区的因瓦古城处于此次强震的重灾区,古城内大量历史古迹在...
2025-04-05 14:02:39
南京熙南里首届茶文化游园会...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4月4日是清明小长假首日,南京熙南里街区举...
2025-04-04 19:04:12
《琴键上的和平宣言》:波兰...
3月31日,《琴键上的和平宣言》——肖邦诞辰与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
2025-04-02 06:02:41
海口源博物馆正式开放 带您...
南海网4月1日消息(记者 陈望 实习生 刘馨阳)近日,位于海口骑楼...
2025-04-01 22:02:18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