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天台不上船,东风款段喜扬鞭。
山容阁雪晓犹冷,花色烘云春正妍。
垄上麦芒犹绿嫩,枝间梅子渐青圆。
有怀阁老应诗罢,尽捲珠帘按管弦。
释义:
杨子宽:即杨契,字子宽。
其父杨存中曾于柘皋之战时,以长斧士大败金军“拐子马”,绍兴二十年(1150年),封恭国公。金帝完颜亮南侵时,杨存中反对议和,并督军防守。
杨契于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擢国子监主簿。十九年,知大宗正丞;二十二年,直秘阁;二十五年,为驾部员外郎。二十七年,试秘书少监,迁宗正少卿;二十九年,权工部侍郎,奉祠提举祐神观;三十二年,知舒州。
绍兴三十年,时任工部侍郎的杨偰妻赵氏,以老君殿建三清殿,明初并入桐柏观。
有诗《题天台福圣观瀑布》 :“积雪悬崖照幽谷,轰雷破石响空山。直疑天上银河水,倒泻千岩万壑间。”
钱处和:南宋杭州临安人,徙台州临海,字处和,其父钱忱,以恩补官。
高宗绍兴间知临安府,权户部侍郎兼枢密都承旨,经画用楮为币,分为六务,出纳有法。
孝宗时符离之役战败,附汤思退倡和议。为淮东宣谕使,入奏诋张浚主战。
累进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谋相位甚急。后以婿邓王立为太子,引嫌提举洞霄宫。起知宁国、绍兴府,因籍人财产至六十万缗,复与祠,卒谥忠肃。
天台:县名“天台”,盖因天台山而得名。地处浙东,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平定会稽郡,九、十月间,孙策分章安置始平县(又称南始平),初名“始平”,就是指平定了天台山区内的越族大部落,这是天台建县之始,也是台州设立的第一个县,辖境包括今之天台、仙居两县。
天台也是东晋大文豪孙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国高道葛玄、西域高僧昙猷和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前往的圣地。
东风:春风,又称灵风。
典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西晋•傅玄《喜霁赋》:“东风穆而扇路,重阳升其舒灵。”
款段:马行迟缓的样子,后亦指马。
典出《后汉书•马援传》:“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斯可矣。”
李贤注:“款,犹缓也,言形段迟缓也。”
北宋•王安石《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山容:山的姿容。
唐•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阁雪:雪停,停止下雪,雪后。
阁,同“搁”,停止、放置、搁置。
南宋•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
烘:衬托,渲染。
妍:美丽。
语本南北朝•江淹《杂体诗》:“浪迹无妍蚩,然后君子道。”注:“犹美恶也。”
麦芒:麦穗之芒。
唐•柳宗元《闻黄鹂》:“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青波。”
有怀:即有感、所想,有所感悟,有感而发。
怀,通常表示怀念、怀想、追思等情感。常常用于表达诗人对过去、对某人或某事的怀念之情,或者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的追忆和思考。
唐•王勃《滕王阁序》:“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阁老:官职名,诗中即指钱处和。
“阁老”一词出自唐代,是对中书舍人中年资最深者的称呼,掌管中书省事务,行使宰相权力。
典出《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行……以久次者一人为阁老,判本省杂事。
到了五代和宋朝,也称宰相为阁老。
至明朝,阁老则是对内阁大学士的尊称,建立内阁,最初为皇帝的咨政机构,后逐渐发展权力超越六部,成为朝廷中枢的核心力量。
典出唐•李肇《唐国史补》:“两省(中书省、门下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
北宋•郑文宝《南唐近事》:“一日诸阁老待漏朝堂,语及林泉之事。”
曹勋(1098年-1174年)
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词人,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后隐居终老于天台。
《天台县志》记载:天台县鹤楼乡小岙村曹姓为河南曹氏,宋绍兴十五年,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的曹勋提举桐柏宫,裔居天台县西,建立鹤楼乡小岙村。县志有记录的天台其他地方的曹姓为东阳曹氏。
北宋宣和五年,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
建炎元年携徽宗“半臂绢书”御诏及刑夫人金环藏缝于衣内,自燕山密奔南宋,主张北上抗金,上《进前十事札子》、《进后十事札子》,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被黜。
1145年,曹勋请求奉祠浙江天台,提举洪州玉隆观,到台州任职。绘《迎鉴图》、作《迎鉴赋》,序曰:“然回程后,奉迎还皇太后归,逾旬请祠,沥恳再三,方蒙上恩许居天台山。作此图,赋以传家。”
1148年,他被召回到秦桧掌权的朝廷。
1150年,曹勋“久为秦桧所逐故也,称疾引退。”回到天台隐居。
《两宋父子词人曹组曹勋研究》里说:“南宋时,曹勋逃归,绍兴十五年,定居浙江台州天台。”
曹勋在《显恩寺记》中言北宋亡国后居天台。曹勋在《迎銮赋》中言:“蒙上恩许居天台山。”曹勋很多诗中提到自己住天台,如《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诗云:“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武陵春》云:“我在天台山下住。”
秦桧死后,曹勋从天台复出朝廷,孝宗朝,曹勋以三朝元老加太尉、提举皇城司、开府仪同三司。
乾道元年68岁的曹勋致仕回到天台白鹤小岙村隐居。
淳熙元年卒,赠少保。
曹勋的传世著作有《松隐文集》四十卷、《松隐乐府》三卷并补遗一卷、《北狩见闻录》一卷,是宋代“补乐府”创作的重要实践者。
楼钥在为曹勋《松隐文集》作序时,曾高度赞扬曹勋诗文:“公之诗文,其来有原,其发不苟,慷慨论事,有古烈士之气,雍容适意,有隐君子之风”
天台山
天台山蜿蜓于东海之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享誉海内外。自古以来,天台山就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无名无姓数不清”的说法,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渗透,山、岩、洞、瀑各具神韵,形成了古、幽、清、奇的独特风格。
并以绚丽多姿的形貌和深邃厚实的内涵,孕育出华夏文明苑囿中一棵散发着独特芬芳的奇葩,这就是“天台山文化”。以神秀的山水为依托,以宗教文化为特色,自唐宋盛行迄今并对日本和韩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她由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学文化以及民间文化组成。1700年来,“两宗”文化互相渗透,涵盖台州六邑,造成了佛道共存、三教互融的文化格局。
石梁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唐诗之路”的目的地,面积6.5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李白、孟浩然等著名诗人都为此留下不朽的诗篇。作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梁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梁长7米,宽不盈尺,世所罕见。
华顶景区“天台临四明,华顶高百越”,观云海,看日出,赏奇花,品佳茗。72莲华峰之顶,独享“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华顶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天台山主峰,海拔1095.4米。享有“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的美誉,是十分理想的休闲、养生和避暑的胜地。这里是“江南茶祖韩日茶源”之誉的天台云雾茶的核心产地,相传三国吴时葛玄在此植茶,已有1800多年历史。
赤城景区“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在孟浩然等无数游客的心目中,这座位于县城北1.5公里赤城山是天台山的地标。赤城山在一片苍翠中,因其色赤,独树一帜,历来被看作是“台岳南门”和天台山的标志。“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的赤城山,高306.5米,山间洞穴密布、树木葱郁,遥望如城堡高矗,在四山青碧中显得格外挺拔清丽。山顶有梁妃塔,塔高27.5米,四面七级,与国清寺隋塔遥相呼应。
琼台景区“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唐诗人李白倍加推崇琼台仙谷“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相传这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从仙人九元子受金液神丹的地方。南端的天然石椅则是葛玄、吕洞宾、白玉蟾等高道炼丹之处,故名“仙人座”。台上有唐宋以来柳泌、天和子、康有为等人的“蓬莱仙境”“观止”等题刻。最高处,黄帝祭坛、祭天坛、祭地坛屹立峰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摄影: 蒋冰之、信铭雁、范旭初、李之缘、陈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