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清朝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中,有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九门提督这样一个权势比较大的官职,而这个职务往往由皇帝亲自挑选亲信大臣担任。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社会安定,对部队的把控非常严格,尤其是对皇帝所在的京畿重地,而九门提督作为直接驻扎首都且手握重兵的武将,在当时可以说是炙手可热的官职,因为这样的官员肯定是皇帝面前的红人。换到现今社会,跟北京地区的公安局局长职位差不多。
紫禁城的最外围,有九道联通内外的大门,既是京城进出的要道,更是军事防御的重点。按照规定,所有武将都不能将兵马带入京城,只能安置在指定的营地,而且他们进城必须经过九门提督的查核,如果没有得到允许,无论如何显赫的官职地位,任何人都不可能任意通过。除了对皇城进出的控制之外,他还具有平定叛乱的职能。因为九道大门设置非常均衡,皇宫内任何位置发生突发事件,都可以就近调集兵马赶到现场。而九门提督将大门都封禁起来,就又是一道严密的防卫力量。
九门提督的位置虽然非常关键,但是限于管辖的范围,其手下的兵马只有两万左右,但这些士兵无一不是精挑细选的精锐,由此才能产生足够的震慑力量。面对来犯之敌,九门的守卫可以组织最初的抵抗,只要给敌人造成阻隔,城外驻扎的八旗军队就可以迅速开进城内。
而九门提督如果想要反叛,显然也有着非常便利的条件,皇帝不可能放任这样的危险因素存在。首先能担任这个官职的大臣,都是受到皇帝极其信赖的亲信,这样的人不缺少地位和前途,选择造反无疑是最愚蠢的做法。
而且,皇宫之内也有守卫力量存在,即使发生九门提督叛变的事,也可以对其进行有效阻击,为八旗大军前来救援赢得时间,即使叛变成功,显然也无法从大军的重重包围中逃脱出去。作为皇宫大门的把守,是皇帝的亲信守卫,因此这个官职就有了一些政治因素,在王朝更替和新皇帝登基的过程中往往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显然只有先获得他们的效忠才能顺利坐稳皇位。
在雍正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获得了九门提督的支持,对其他对手形成了威慑。虽然名义上只是守门人,从事着缉盗、治安的工作,但是能够直接受到皇帝的管辖,这样的官职也是非常重要的,某种意义来说,他掌握着皇宫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