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何时回归?
两岸是否在和平的前提下,实现和平统一?
回归之后如何处理?
成为两岸中华儿女最关心的问题。
年龄高达八十四的前“财政部长”王建煊,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两岸统一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统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有一个问题是,台湾统一回归之后叫什么名字?
王建煊老人深谋远虑
众所周知,台湾在历史上有过其他的名字。
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卫温到台湾岛。
那时候的台湾岛唤作夷洲,这也是历史资料中,最早提到关于大陆与台湾的交流。
从那以后,两岸的交流逐渐频繁起来。
元朝时期,在这里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从这里便足以证明两岸的血亲关系。
王建煊老人,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他没有泥古于古代,而是立足于当前。
认为两岸统一后,台湾应该叫做台湾特别行政区。
这个名字有着深远的意义,既是表明了自己的真实态度。
即台湾若想保持当前的繁荣。
不能骤然改变制度,又不能不符合大陆的相关政策,名字本身就暗含着一国两制。
老先生可谓是深谋远虑。
有人可能会问,台湾的民众难道就不想回归吗?
大部分是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有少一部分人,自幼的教育,会让人某些思想在心底扎地生根。
一旦周围的人都告诉他们,这种思想无比正确时,一旦听到另外一种声音,其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抗拒。
去过台湾的朋友,或许在某些公众场合看到台湾的中国地图。
在他们的地图当中,北部的外蒙古属于中华民族。
外蒙独立,到底是谁之过错?
这个锅,绝对不能随便推给新中国。
这个事件本身发生在中华民国时期,
雅尔塔会议上,美苏两个国家密谋达成了协议。
蒋介石为了满足当前的利益,选择了暂时性的牺牲。
后来,虽然败逃到了台湾,但是他内心清楚地知道,台湾早晚有一天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代表的就是中华民族民众的心声: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灵魂
。”
退到台湾的知识分子,也借由文字发表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老先生于右任,他在无比哀痛的情况下,挥毫写下了《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因此,蒋介石将位置传给儿子之后。
其子曾当众表示过,蒋氏家族会退出权力的核心,以后台湾问题将与自己的家族无关。
这段发言,可谓是聪明之至。
时至今日,也没有人将这个过错推给蒋氏家族。
宝岛与大陆的后来
之后双方又达成了共识,即双方承认共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这是一个里程碑的胜利。
这个原则,为双方的下一步谈判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基础之上,双方可以谈判的空间很大。
同时,也避免了双方再次发生冲突事件。
除此之外,
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美国一旦插手台湾问题,就是干涉中国的内政。
若美国一意孤行,非要在台海的问题上横加阻拦,恶意撺掇,结果只会致使双方的矛盾升级。
老先生的回答,代表了大多数台湾民众的心声。
在两岸不交流的时代,他们或许会认定大陆一穷二白。
可是在两岸交流如此频繁的情况下,任何谎言都站不住脚跟。
疫情时代,一些西方媒体恶意抹黑我们。
而生活在大陆一带的台湾民众,通过自媒体主动站出来,澄清了最基本的事实,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有不少网友到台湾旅游,有些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知,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大陆方面连一颗小小的茶叶蛋都吃不起。
一些网友会选择解释,一些网友干脆就不解释。
直接找到一个卖茶叶蛋的摊位,将整个摊位的茶叶蛋包圆。
他们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台湾民众,大陆方面根据不缺钱。
却不知这一举动,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利用。
他们趁机开始发难,对民众又是一波宣传。
在文章中,他们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提到:
看,茶叶蛋在大洋彼岸成了一种奢侈品。
任由他们欺骗吧!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任何谎言都了某个时间节点,都会被无情的事实戳穿。
中山先生曾说过一句话: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每一次的历史实践,都在证明着两岸统一为大势所趋。
郑成功收复台湾,驱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清朝的施琅,再次将台湾纳入了大清王朝的版图。
甲午海战之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将台湾岛割占。
台湾的民众自发开始了保卫运动,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宝岛上的民众从未没有停止过斗争。
因此,
有朝一日,老先生为宝岛所取的名字,一定会用得上。
前提是宝岛上的当局者,一定不要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罔顾岛上的其他民众。
宝岛上的当局者,与美国合谋,就等于与虎狼谋事。
暂时性会获得某些好处。
但长期看来,受损的必然是自身。
有朝一日,被虎狼出卖了,或许还在为人家数钱。
到那时候想到了自己的祖国母亲,或许已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