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被称作“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其威名无人可及。
他不但实现了中国的统一,更创建了世界上首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这般伟大的举动实在称得上是空前绝后。
“皇帝”这一称号由他创造,郡县制也是他所推行,而后世的官制亦是在他奠定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 。
不得不说,秦始皇成就了诸多具有开创意义之事,其辉煌功绩令人惊叹。
然而,你是否思考过,实际上这些成就都是以六国覆灭为前提才得以实现的 。
秦始皇凭借六国的基础,方才缔造出秦朝。
然而,大多数人常常将目光聚焦于胜利者,却对那些失败者予以忽视。
首先来看三晋之地的情况
战国年间,韩、魏、赵三家瓜分晋国后各自立国。尽管晋国已在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但三晋凭借独立的态势,依旧保有较强实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功抵御住了秦国的攻势 。
故而,三晋成为秦国实现统一的首个目标。
彼时,魏国已然遭受重创,实力大减,已不足以构成威胁。
然而,韩国与赵国依旧具备颇为可观的实力,特别是赵国,对秦国构成的威胁最为巨大。
即便历经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众多精锐力量,然而秦国却没有乘胜追击将赵国一举消灭。赵国历经数次休养生息,还多次给予秦军沉重打击 。
为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秦始皇先是设法挑动韩国与赵国互相争斗,等两国力量消耗殆尽之际,再出兵展开进攻。
结果,韩王安成了第一个阶下囚
秦始皇仅仅是把他囚禁于咸阳城中,并未过多为难,这使得其他国君心中抱有幻想 。
然而,在韩国旧地爆发叛乱四年之后,秦始皇察觉到了这些旧国君主所潜藏的威胁,无奈之下只好下令赐死韩王安 。
至于赵王迁,则被流放到房陵
房陵隐匿于崇山峻岭、茂密山林之中,近乎与外界断绝联系,若没有外部力量施以援手,决然难以脱身逃离。赵王迁就在这般孤寂的环境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魏王假却没那么幸运
由于坚壁清野这一战术致使秦军的进攻被延缓,主帅王贲盛怒之下,直接将相关人员斩杀。
接着是楚国。
楚国一直是南方的一大强国,尽管衰落依旧不可小觑
年轻的将领李信往昔满怀自信,认定仅需20万兵力便能攻克楚国,然而最终却不慎落入楚军的计谋之中,遭受重创,一败涂地 。
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秦始皇将老将王翦请出来,让其带领六十万大军,一举将楚国全部歼灭,最终成功俘获楚王负刍。想来其结局不会乐观,虽然史书并未详细记述,但极有可能不是被下令赐死,便是被流放到房陵。
至于燕国,在“荆轲刺秦王”事件后
秦始皇派遣军队前去征伐,面对秦国的盛怒,燕王喜显然不会有好下场,极有可能是被赐死,这在当时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
最后要说的是齐国,当其余五国相继覆灭之时,它却依旧沉浸在自身的安逸之中,毫无危机意识。直至直面秦国的强大压力,齐国毫无抵抗之力,最终只能无奈选择投降。
齐王建被软禁,但代价十分惨烈,他被活活饿死
透过秦始皇针对六国国君采取的处置举措,我们能够领略到他的高瞻远瞩。
起初对韩王安予以“优待”,目的在于削弱其余国君的抵抗意志。
然而,随着叛乱的爆发,针对国君的惩处力度逐渐加大。先是将赵王流放,随后又对楚、燕等国展开诛灭行动,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其政策既灵活又强硬的特点 。
不管秦始皇所采用的这些举措是否冷酷无情,都助力他达成了天下统一的目标。
这便是秦始皇针对六国国君的处理办法,这般繁杂却蕴含深意的背后布局,不但彰显了他卓越的雄才大略,还为后世之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想。
天下实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算没有秦始皇,也极有可能出现“楚之始皇”或者“赵之始皇” 。
历史的循环往复,绝不可能因个体而产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