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东晋第一名门崛起之谜,不只是财富
创始人
2025-08-20 04:03:29
0

琅琊位于今天的山东临沂,秦朝时建郡,两汉时为琅琊国。尽管在隋朝以后,琅琊之名已成为历史,但琅琊王氏的说法一直延续至今。

前面一篇文章说过,王离的长子王元为躲避战乱,迁往琅琊郡,是为琅琊王氏的始祖。

王氏能够在琅琊迅速站稳脚跟,应该和他们的强大财力有着直接关系。刚开始,琅琊王氏还比较低调,直到王元的曾孙王吉才走上仕途,官至博士谏大夫。

王吉之后,琅琊王氏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他的儿子王骏官至御史大夫,孙子王崇更进一步,官至大司空,封扶平侯。王莽乱政时,王崇不愿依附,被毒死。

刘秀建立东汉后,感念王崇的忠义,将他的儿子王遵封为向义侯。东汉之世,琅琊王氏始终是官宦世家。即使东汉灭亡,琅琊王氏的地位也未曾改变。

魏晋时期,琅琊王氏有两个著名的道德模范,一个是卧冰求鲤的王祥,二十四孝之一;一个是王览,留下了王览争鸩的典故,二十四悌之一。

中国古代,德行是最高评价标准,孝子王祥闻名天下,被当权者礼聘,先后在曹魏和西晋担任大司农、司空、太尉和太保,封睢陵公,王览也官至光禄大夫。

王祥和王览兄弟在魏晋时期的经营,奠定了此后琅琊王氏数百年的荣光。

永嘉之乱时,琅琊王氏和司马氏一起迁居长江以南,史称衣冠南渡。东晋时期,琅琊王氏迎来了鼎盛期,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东晋初期,王氏的代表人物是王导和王敦,他们都是王览的孙子。王导在朝中为相,执掌东晋内政;王敦镇守武昌,掌控着东晋的长江中上游。

王氏势力最大时,朝中有四分之三的官员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有关,可谓一手遮天。这也可以理解,即使王敦发动叛乱失败,其他王氏族人不仅毫发无损,反而更受重用。

《古今姓氏书辩证》曰:“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一门之盛,于此为甚。

不仅有高官大吏,琅琊王氏的名士也是冠绝天下,比如著名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就是出自琅琊王氏,王羲之即是王导的堂侄,王览的曾孙。

东晋灭亡后,琅琊王氏的实力大为受损,声望依然如故,诞生了很多文学艺术界的名人,比如齐梁时期的王俭,号称一代儒学宗师,还有王融、王籍、王褒等著名诗人。

隋唐以后,真正意义上的琅琊王氏已不复存在,正如刘禹锡《乌衣巷》诗中所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琅琊王氏为何能在东晋成为顶级名门呢?离不开两次大的飞跃。

一是王翦、王贲父子的原始积累,王贲之孙王元避乱琅琊时,将祖辈用生命换来的财富为子孙创造最优越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家族的复兴。

二是王祥、王览兄弟的家风塑造,兄弟二人都以德行获取高官,对子孙的价值观、品性形成了良好示范,正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早期大多离不开军功,进而获取财富,再用财富培育文化血脉,而有了文化血脉,更重要的是品性,唯有良好的品性才能传承久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紫阳县:“民歌普法”上茶山 茶山叠翠,歌声悠扬,紫阳县半亩茶园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安银手指轻点乐谱,一字一句教唱新编的《紫阳普...
突发:曼联重磅截胡!欲签唐纳鲁... 在夏季转会窗口即将关闭之际,曼联俱乐部再次成为转会市场的焦点。据报道,红魔有意通过将安德烈·奥纳纳(...
原创 黄... 东汉王朝的“南边”经略 黄巾之乱后,东汉王朝的统治受到了巨大打击,王朝威严扫地——离心力增强的汉羌民...
原创 朱... 作为明朝颇有作为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可谓是文武双全,他和明仁宗朱高炽对大明的贡献只多不少。在“靖难之...
原创 曹... 三国时期,曹操是一位睿智而雄心勃勃的统治者。他统领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其中有三位备受曹操欣赏的大将,分...
原创 两... 两千年前的古城,一座沉淀着历史沧桑的城池,如今成为了韩国的申遗对象。然而,这一举动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
原创 为... 有人说,为何岳飞能被称为名将? 怎么说呢?这就好比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凭借一帮清朝遗留下来...
“新式”茶饮,先看舌象再喝茶 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16日文章,原题:茶潮来袭,新式茶香引领新风尚 新式茶饮正在为新加坡饮品市场带...
原创 此... 隋朝末年群雄之中,有一个人名叫薛举,他是河东汾阴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万荣人。 薛举出生在富豪家庭,...
原创 光...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这天是光绪皇帝大婚,而光绪已经18岁了。清朝皇帝的大婚多在14岁到18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