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吴在得到了荆州全境后,不从荆州北伐,而一直执着于攻取合肥?
创始人
2025-08-20 03:01:57
0

东吴从来没有得到荆州全境。

不过,孙权确实一度考虑过将重点转移到荆州方向。

只是立刻被残酷的现实打醒:搞合肥要有一点希望,在荆州搞一点机会都没有!

荆州北伐:残酷的现实

三国鼎立时期,孙权一度考虑将重点转移到荆州。

226年八月,趁曹丕去世,孙权发起了三道攻魏。

其中:孙权亲率主力围攻江汉重镇石阳(湖北应城东南),诸葛瑾、张霸等人进攻襄阳、寻阳(今黄陂蔡山镇一带)。

但是,开战仅仅20天,襄阳、寻阳方面军迅速被司马懿、曹真击败,张霸被斩!孙权自己也无法攻取石阳,只好退军。

来势汹汹的北伐,仅仅20天就崩盘,没有效果不说,还损兵折将,简直不要太丢人!

这是孙权唯一一次尝试在荆州方向发起主攻。

此后,孙权老老实实把重点调回了淮南。

毫无希望的荆州北伐

孙权之所以放弃以荆州为主攻方向,是因为看清了现实。

曹魏在荆州的力量是相当雄厚的。

襄樊、石阳等地皆驻重兵且有文聘这样的名将常驻,东吴不可能快速破城。

而且,这些城市多是一面临江,东吴以水军只能围其一面,如果以陆军围困就要顾虑援军。

而魏援军要支援荆州战场的效率是极高的。

魏中军自洛阳到南阳再入荆州,速度极快。前文提到的北伐,仅20日,魏军即击败吴两路军队,效率极快。

由于东吴陆战远不及对手,一旦魏援军靠近,东吴只有撤退的份。如果对手行动迅速,东吴搞不好还要损兵折将。

更重要的2点是:胜利成果不易保持,而失败风险极大!

曹丕接班之初,曾放弃襄阳,东吴曾短暂控制襄阳。

但是,当曹丕决心拿回襄阳时,东吴立马退出!

襄阳距离南阳、许昌极近,曹魏调集力量极其方便,东吴与之以力抗衡非常吃力!

同时,一旦失败,撤退的风险也不小!尤其是在枯水季节!

在荆州战场,东吴船只只能走江河,一旦到了枯水季节,连安全撤退都成问题。

在234年的北伐中,陆逊、诸葛瑾发起策应性进攻。在淮南主攻方向失败后,陆逊需要凭借其杰出将略,故作从容,假作进攻,敌人为陆逊名声所惮,东吴才安然撤退。

可以说,在荆州战场发起攻势,东吴机会小、风险大,且胜利成果不易保持,态势非常不利。

淮南:曹魏的薄弱环节

相比之下,淮南战场发起进攻,则稍有机会。

曹操曾迁徙淮南人口(这些人口大多都投孙权了),导致淮南地区人口稀少,难养大军。

曹军在淮南方向,只有在距离合肥200余里的寿春才能驻扎一定规模的军队。合肥驻军则长期不足。

东吴每次来犯,曹魏都需要从兖州、豫州等地调集大军,需要时间较长。

因此,自曹操时代开始,东吴屡屡能获得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窗口,可以对合肥驻军以多打少。

而且,淮南方向,东吴所借助的水路是巢湖。

所以,即便在枯水季节,东吴依然可以借助水路保持后路,进退自如。

因此,东吴在合肥屡屡进攻,即便不能得手,也不必担心路之虞。

230年十二月的北伐很有代表性。

东吴扬言进攻合肥。曹魏紧急动员兖州、豫州等地兵马支援。

可是,曹魏刚集结大军,孙权就退了。

满宠指出:孙权只不过是诈退,企图等我罢兵后再掩我不备!不能罢兵!

虽然孙权的企图因被满宠识破而未能得逞,但是,这也说明:淮南战场,东吴进退自如,掌握主动。即便不能取胜,也足以迫使魏国大举调动,达到一定的疲敌效果。

所以,在淮南战场作战,东吴可以拥有一段时间以多打少的机会,而且,进退自如、风险小。

合肥为淮南薄弱环节

合肥,在由江入淮的水道上,上下系芍陂和巢湖,是淮南要害。

而东吴进攻合肥,态势是比较有利的。

东吴进攻,借助长江、巢湖,进退自如。而他北距寿春200余里,曹魏救援效率受到极大影响。

而且,合肥北面也是水网纵横,东吴可以依托水路形成包围圈。

曹魏援军即便靠近,也必须击破东吴大军才能解围。而水网地带,东吴其实并不担忧与曹魏大军决战。

233年,曹魏为缓解不利态势,在旧城西30里险要重新筑城。

但是,东吴进攻合肥,依然可以进退自如,而且,可以借助水网纵横的地利围点打援。

234年孙权北伐,253年诸葛恪北伐,东吴都企图围点打援。

只不过···东吴攻坚能力确实弱了一点。曹魏吃定东吴难以破城,迟迟不援,等到东吴兵疲才出兵,使东吴围点打援难以实现。

不过,即便如此,除了诸葛恪因托大而损失较大外,其他数次北伐,基本上进退自如,损失不大。

吴蜀联合作战的考虑

此外,吴蜀联合作战的考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荆州距离魏蜀前线较近。

所以,魏国的荆州战场,有同时照顾东西两线的可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孟达企图重新投蜀,驻于宛,负责荆州战场的司马懿火速出兵平定。

而在诸葛亮前两次北伐时,张郃都是从荆州赶去增援的,而且速度极快。

如果东吴将攻击重点放在荆州战场,则魏国荆州驻军可以“以一地制两国”,来回策应。

相反,如果东吴将攻击重点放在淮南,则可以最大限度拉宽曹魏战场,使曹魏中军陷于疲惫。

魏国的高堂隆曾表示:吴蜀东西连续进攻,曹魏中军十万大军东西奔波,边境无安宁之日,非常疲惫。

因此,吴主攻淮南,确实给魏国带来的困难也最大。

总的来说,东吴在荆州战场发起进攻存在收益小、风险大、阻力大的问题,根本没有机会。

而在合肥战场,东吴进退自如,风险小,且战场环境有利。可以采取的打法多。

因此,东吴常年以合肥为主要打击目标,是比较明智的。

只是,魏吴实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加之孙权、诸葛恪等人在战役指挥上又都出现过失误,导致他们始终未能如愿。

这个问题参看关羽襄樊之战就能得到答案。从荆州出兵北伐难度太大,而合肥战略地位重要,需要夺下来。

(荆州七郡)

首先要明确一点,杀关羽夺荆州后,东吴也并没有获得荆州全境,最北边的南阳郡还在曹魏手中。荆州共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和桂阳郡。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和南郡,刘备夺得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江夏郡孙刘两家都有部分。后周瑜夺取南郡,刘备以荆南四郡太偏远不适宜发展为由借荆州,其实就是借南郡。刘备取益州后,孙权讨要南郡,刘备要与曹操争夺汉中,不敢跟孙权爆发冲突,只能谈判用长沙、桂阳二郡代替南郡还给孙权,并且完全从江夏郡撤出,于是,刘备得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郡,孙权得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三郡,曹操南阳郡一郡。史称“湘水划界”。

(湘水划界后三家形势)

所以,为什么关羽打的是“襄樊之战”就是打南阳郡的襄阳和樊城,这是绕不开的。要从荆州北伐,就必须先拿下荆州背面的南阳郡。所以,如果孙权夺下荆州后想从荆州北上,必须走和关羽一样的路打襄樊。能成功吗?答案是肯定不能。

襄樊一直是曹魏防御的重点。为什么?因为位置太重要了。从襄樊再北上就是京畿重地司隶地区,而司隶地区最南边的就是许昌了,那可是曹操控制的汉献帝所在的“东汉国都”。因此,曹魏势必保证南阳郡万无一失,那是南大门屏障。故而襄樊的守卫固若金汤。关羽打襄樊开始很顺利,靠的是老天帮忙,天降大雨,关羽水淹七军,但即使这样,即使樊城城墙都被大水泡了这么久,曹仁仍然可以靠着几千人守城坚持到各路援军齐集,足见易守难攻,如果没有大雨帮忙,纯打襄樊,绝对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就是,防备蜀汉偷袭。这还是关羽的前车之鉴。关羽为了打襄樊,抽调走了荆州守军,以致后防空虚被吕蒙白衣渡江成功夺取南郡。如果东吴要从荆州北上,也会从一定程度上造成荆州防卫空虚,谁又能保证蜀汉不仿效东吴当年那样偷袭荆州?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孙权出于战略考虑,坚持打合肥)

再看合肥的情况,首先是只存在与曹魏和东吴之间,不存在被蜀汉偷袭的可能。其次,合肥城所在的位置是江淮两条大河的水陆交通枢纽,曹魏长期盘踞合肥,势必对东吴水上优势造成威胁,可以水陆并进攻打东吴,甚至直接威胁到东吴的国都建业。所以,东吴一直打合肥不光是从那里北伐,也是要获得这个关键的战略要塞。这就是东吴坚持打合肥的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广... 广西果德县,一个民国时期的建制县。设置于1915年,撤并于1952年,果德县的县制历史,前后不过37...
原创 1... 1950年,我军在甘肃捕获一名女匪首,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这位女匪首是14年...
历史上的今天 | 美国考古探险... 1926年2月8日,一支由美国考古学家西尔万斯·莫利率领的探险队,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了一座巨大的...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他创造... “人生在世应如杰出人物,逝去后同样要留名!” 大宋才女李清照在渡过乌江时,突发灵感联想到项羽,因对这...
原创 老... 1980年,北京颐和园,骑在石马上的小朋友。这样的一幕,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 1980年,北京颐和...
原创 从... 曾经给大家讲过晚清湖广总督官文小妾做寿的旧闻轶事,请柬雪片也似,却无一人捧场,乃至听说本省巡抚胡林翼...
原创 为... 大家都知道,对于明太祖朱元璋来说,李善长和刘伯温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这两人决定了他是否能建立王...
原创 争... 标题:勒拿河:流淌的历史与争夺导语:勒拿河,世界第11长的河流,曾引发清朝与沙俄的激烈争夺。它的平均...
原创 无... 曹操墓在河南安阳的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一些韩国大学教授对此却持有不同看法。其中一位姓郑的教授声...
原创 虎...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将带你一同遨游知识的海洋。 我们回到武德四年(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