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墓前的一副对联,道尽了他的整个人生
创始人
2025-08-20 02:34:28
0

关于韩信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成王败寇,历史的评价从来都是一边倒的,而韩信却是极少数失败者中的成功者,纵观历史,很少有人能够得到“仙”,“神”这样的称呼,韩信不仅两样全占,还被萧何赠予“国士无双”的称号。

当然,提到韩信就不得不说另一个人“萧何”,二人的名字早已绑在了一起,若是没有萧何,韩信绝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所以说韩信就像一匹千里马,而萧何则是他的伯乐,只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最终还是死在萧何的计谋之下。

还记得最初“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项羽不会识人,让韩信从自己手下溜走,刘邦也不会识人,对韩信不予以重用,只有萧何以一己之力排除众议,并称“要想图谋天下,非韩信不可也!”,刘邦虽然不相信韩信,但极为信任萧何,最让他吃惊的是当韩信逃走时萧何竟然也跟着“逃走”,萧何最终还是将韩信追了回来,刘邦也因此重用韩信,甚至答应了对方种种“过分”的要求,事实证明萧何的眼光从没有错过,萧何不仅是韩信的“伯乐”,还是知己。

所以说韩信发家离不开萧何,最终谋反不成反被抓也离不开萧何,当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然而“掌握”韩信生死命运的绝不止萧何一人,韩信早年穷困潦倒,只能以钓鱼为生,期间有一名“漂母”见其可怜时常接济他,一连数十天请他吃饭,韩信成为楚王时还接见了她,赠给了她千金,若是没有“漂母”的一饭之恩,韩信极有可能早就夭折。

而韩信被擒并非萧何设计所擒并非萧何一人所为,萧何背后还有一个吕后,此时刘邦带兵前去平定叛乱,并不在宫中,由此看来韩信的败还得算在吕后头上,故而后人便说:“成败一知己,生死两妇人”,跟在“成也萧何败萧何”后面最为合适。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句话并非出自唐诗宋词,去过韩信墓的人一定都会知道,“成败一知己,生死两妇人”是被当做对联写在了韩信的祠堂上,对仗之工整,用词之贴切,当真是解释了韩信的一生。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 两个超级...
原创 宋...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时期,自公元42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589年隋朝灭掉南陈,一直持...
蛇年新春万象 | 这个春节,2... 这个春节假期,除了访亲友、逛集市,到博物馆观展已成为群众“过大年”的新选择。 2025年春节,延边博...
从苏州古城的保护实践谈起(博古... “苏湖熟,天下足”,历史上苏州是国家的经济中心所在,也是江南地区文化中心所在。苏州2500多年的发展...
原创 历... 纵观古代史,窦姓太后有很多,但其中最知名的非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莫属,她本出身平民,却因机遇成为了西汉...
原创 秦... 1974年,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秦兵马俑被发现,由于兵马俑是陪葬性质,兼之当地地理环境与史书记载...
原创 中... 经西方史家的研究,宋代时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而且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其它文明地区。 蒙元入侵初期...
原创 中... 引言:“从此知识入万家,寒门子弟竟开花。”这句警示并激励着我们追求知识的道路。然而,谈及知识的普及,...
原创 唐...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逝,他留给后继者是一个版图日臻丰满、国力日益强盛的大唐。唐高宗李治继位后,继...
原创 不... 中国人自古就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乳名,也叫小名,是家里长辈和玩伴叫的,古人认为小名越贱越好,这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