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魏蜀吴三分天下,英雄才俊辈出,更滋生了不少的名将。我们提到蜀汉名将的时候,首先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就是“五虎上将”,这些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猛将是刘备建立蜀汉的冲锋枪。然而除了“五虎上将”之外,蜀汉还有一位名将叫做魏延。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比较晚,他不像关羽张飞是年少的时候便跟着刘备打天下,赵云也是少年时期就跟随雄主活跃于天下的名将。而魏延出场的时间则是在建安十六年,这个时间上刘备已经起事20多年了,而史书上才第一次出现魏延的名字。
魏延原先是刘备手下一个小小的士兵,建安十六年,益州刘璋因为害怕镇守汉中的张鲁讨伐自己,于是向好兄弟刘备求救,请求支援自己。此令一出,刘璋的部下纷纷反对,可是刘璋的主意已定,还亲自率领大军将刘备的大军请了进来。此时的魏延便是随着部队跟着刘备进入了益州,也开启了他的崛起之路。
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刘璋也终于尝到了引狼入室的苦果,刘备开始争夺益州。刘备当时大军人数不及一万,孤军无粮,就是这个时候,魏延异军突起,多次立下了战功,率领大军平定了益州下辖的广汉郡,因此升迁成为了牙门将军。当初赵云从百万军中救了刘备的妻儿,才被封为牙门将军。由此可见,刘备有多重视魏延。
后来,魏延跟随刘备攻克重镇雒城,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了成都。几年后,刘备称王,定都成都,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当时大多数的意见都以为张飞会担任汉中太守这一职务,张飞也以为自己会担任汉中太守,但是刘备却意外地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汉中都督。
魏延也把汉中治理的非常好,一干干了很多年,官员百姓也毫无怨言,但是显然魏延志不在此。魏延的志向在战场上,在三军之中,魏延希望能成为像韩信一样的人物,为主公征战沙场,争夺天下。
后来,刘备逝世。诸葛亮每一次北伐,魏延都会请求让自己率领一万或者五千人马通过子午谷直取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但是诸葛亮向来行事谨慎,不敢行此危险之举。因此,魏延常常认为诸葛亮胆小怯懦,所以魏延渐渐地心生不满,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重用。魏延性情本就高傲,在这不满之下更显得激愤难当。
而且魏延与同僚的关系都相当的差,因为他性情高傲、脾气特别的坏,所以很多人都避其锋芒。唯独杨仪对魏延特别不屑,与他势同水火,甚至多次拿刀作势要杀魏延。
后来,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病死在了五丈原,临死前吩咐杨仪待他死后让大军撤退,让魏延殿后。如果魏延不从,就随他的便。果真如诸葛亮所料,魏延拒不听令,认为怎么能够因为一个人的死就放弃北伐大业?还率军赶到军前,和杨仪打了起来。两人甚至互相指责对方谋反,两人相互对峙,而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都散了。
杨仪命马岱追杀魏延,魏延死前大呼:“谁敢杀我?”最后魏延被就地处死,还被灭了三族。而魏延死前的这四个字被嘲笑千年竟然成了人们游戏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