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争夺天下,赵国必然要输!原因呢?
创始人
2025-08-19 21:06:08
0

#战国时期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还打不过秦国#

古代诸侯国征战,军事地形优先,什么都不说,先上地图。

秦国的军事地形优势

周王分封秦国的时候,秦国的经济相当落后。而当时天下的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中原区域,秦国那块地方在中原国家看来就是西陲之地,野蛮贫瘠,任何一位诸侯国君王都不愿意攻打秦国,去占那一块儿不毛之地,这样就为秦国前期的发展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中地区不断得到开发,变得适宜居住。这个时候秦国地处西部反而成为地理上的优势,在击败周边的异族之后,秦国西面、北面和南面都没有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东面,攻略天下。

秦国有四座著名的要塞,东面的函谷关、西面的大散关、南面的武关和北面的萧关。这四座要塞使得秦国军队进可攻退可守,使得关中成为秦国稳固的大后方根据地。

有了这四处要塞,秦国就立于不败之地。强盛的时候可以随时出兵攻伐六国,打了败仗也可以安然退回关中,而其余诸国却始终威胁不到秦国的本土。

秦国除了有险要的山势和关隘,还有富饶的粮食基地。整个关中是一整块大平原,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粮食。秦国后来又陆续拿下了汉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这几块平原的产粮能力,让秦国拥有了可以和中原地区相抗衡的经济实力。

充足的粮食哺育了秦国的人口,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秦国拿下巴蜀地区,从地理上占据了长江上游优势地位,长江天堑不再是问题。事实上,秦国最终灭掉楚国,正是牢牢抓住了这一地理优势,顺江而下,将国土辽阔的楚国一步步消灭掉。

赵国的地形优势

赵国是现在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东北部、河北西部和西南部等地区。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国都曾先后在晋阳(今太原)、中牟(今鹤壁)、邯郸(今邯郸),公元前372年又立信都(今邢台)为赵之别都。

赵国王族的始祖,乃是商朝大将飞廉之孙,因为曾经帮助周天子攻讨徐国有功,因此得到了赵城这一处封地,其位置为现在山西太原地方。从此之后,赵王族就在山西地界惨淡经营,最终将现在的山西、陕西北部以及河北部分地方收入囊中。

而这片地区有着相当优越的地理条件。一方面,赵地坐拥黄河中流的广大土地,将历来土地肥沃、适合农耕的河套地区拿在手中,这就为赵国提供了足够的生存资源。一方面,赵国偏居北方,退可坐山观虎斗,进可发兵齐魏燕,这给赵国提供了更高的战略灵活性,不用像居于中间的魏、韩受到四面势力的倾轧,同时又不用像燕齐两国居于东方平原无险可守。秦国之所以能强大,其实也是因为秦国所在的关中之地,也有着这样的地理优势的原因。

而在消灭六国的过程中,其中韩、魏、楚、燕、齐分别都只花了秦始皇最多3年的时间,唯独攻打赵国,是从公元前236年开始,直到公元前228年才拿下赵国首都邯郸城,整整花了8年的时间。

古代的骑兵相当于现代的坦克部队,存战场上冲锋起来,一般的步兵根本 无法阻挡,可以说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赵国的铁骑,即使是魏国著名的重装步兵——魏武卒也无法抵挡,至于秦国的轻甲步兵秦锐士,那就更加不在话下了。

但是,秦国的关卡牢牢地守住了秦国边境,使得赵军铁骑英雄无用武之地,秦国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赵国无奈之下,只有与其余诸侯国争夺地盘,经济发展自然不如秦国昌盛了。

商鞅变法在先,富国强兵,赵国变法在后,只是强军而已。

秦国之强大,在于秦国诞生了一个商鞅,以及诸如白起、王翦等等的大将,靠着如此之多的能人,才让秦国得以称霸一方。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终于斗败吕不韦与嫪毐集团,得以真正亲政。通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嬴政终于坐稳了自己的位置,同时让秦国的国力达到鼎盛。于是嬴政便开始派遣大将王翦、蒙武等人,揭开了秦灭六国历史事件的序幕。

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商鞅第一次变法在秦孝公六年,把秦献公时实行的什伍制变成相互监督纠发的连坐制。商鞅的法律规定是伍间要"相牧司连坐",把老百姓给组织了起来。十家一什,五家一伍,一家犯罪,五家十家都受到牵连,即一家有罪而九家相揭发。若不揭发,则十家连坐,这就叫做连坐。商鞅制定的法律规定:不揭发检举的"腰斩",检举揭发的同斩敌人首级一样受到赏赐,窝藏有罪的人与投降敌人同罪。降敌罪的惩罚是本人斩首,全家罚为刑徒作苦役。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中国古代人分四等,士农工商,商居四民之末。当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关键原因还是生产力水平太低了。

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

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商鞅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改变了之前大家心照不宣,国家变相默认土地私有的状态。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行按军功受赏的二十等爵制。高官授爵在此之前是世袭世禄制,生下来就有俸禄,从商鞅变法开始改变了这种情况,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秦国把爵位从一级到二十级,愈高享受的待遇、特权愈优厚。如升到第十级"五大夫"时,赏赐给300户人家的税地。爵位在五大夫以上,除享有600户人家的租税供他食用外,还有权收养宾客。

最关键的是有爵位的人,犯了法,还可以减免,"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贬是指降低爵位,"已"是取消爵位。

秦国的这种激励制度使得秦军在战场上非常的骁勇善战,狂砍人头,因此被其余诸侯国民众称其为虎狼之师。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秦国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

赵武灵王实施的“胡服骑射"则只是强军,和秦国的商鞅变法相比之下,落了下乘。

商鞅变法后不久,赵武灵王即位。15岁的赵武灵王精明神武地解决了“五国图赵”的危机,随后又接连平定了多地叛乱。

而赵国所在之处之地是北方边境,因此匈奴时常派出骑兵前来掠夺钱财和食物,赵国的战车和步兵却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匈奴骑兵带着抢来的财务满载而归。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武灵王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提出“以胡制胡”的战略方针,揭开了“胡服骑射”的军队改制。他要求赵国民众都身着胡服,练习骑马射箭,结果是赵国最终领先其他六国,率先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秦国所处的地理优势就和二战时期的美国一样,本国境内没有经过太大的军事入侵,因此,对于饱受战乱侵扰的赵国来说,经济上此消彼长,被秦国所灭只是早晚的问题。

秦国的地理优势使得相邻的赵国只能处于守势,并不是赵国著名将领廉颇、李牧等期望所看到的局面。

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赵国将领廉颇就在无奈之下选择了防御策略,因为赵国连年用兵,在经济上已经远远地落后于秦国了,而且国库空虚,还要防守北方的匈奴,能够守住就是胜利了。

秦国军队在久攻不破的情况下,使用了反间计,而赵国也在困境之下,临阵换将,谋求一战决胜负,为此赌上了国运,最终因犯下了兵家大忌,落下了全军覆没的下场,使得赵国从此成为了历史。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个变法并未彻底的赵国,自身长期处于和邻国的互相征伐之中,又如何与国力蒸蒸日上的秦国相抗衡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报复不隔夜!仅24小时,俄军炸... 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中,乌克兰战争仍在不断演变,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8...
白玉京:21天5次发射,中国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玉京】 21天,5次发射,中国5组互联网卫星接连升空,这样急迫的节奏是空...
9月3日阅兵,受阅武器装备都是... 8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会上,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
北京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今天傍晚... 8月20日8时10分,北京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20日傍晚至21日夜间,我市有雷阵雨天气,部分地区小...
原创 细... 三国时期人才鼎盛,各种奇才异士层出不穷,前中期各方麾下都是人才济济。非常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落幕,这...
黎千驹:《尚书》《史记》异文的... [摘要]《史记·五帝本纪》在引用《尚书》资料时,几乎是在用今译的方法把《尚书》中的一些诘屈聱牙的语言...
王子今 | “蒲陶酒”的丝路行... 谷物是酿酒的重要原料。《汉书·文帝纪》载汉文帝后元年(前 163)诏,说到“为酒醪以靡谷者多”。《三...
从城市历史脉络中了解,上海如何... 从《云间潮涌》到《海上繁华》,再到《东方璀璨》,三卷《上海简史》为上海简笔勾勒从新石器时期到当代的整...
原创 刘... 1949年10月23日,西南战役顺利打响,二野三兵团11军、12军,以及配属四野47军,分别从三个方...
原创 成... 成吉思汗征战一生,打下的胜仗也不少,但他身上却有很多争议,一方面是对于他征战的争议,另一方面则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