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我初中历史老师辩论了三个多小时,原因是我写了一篇与俄罗斯布里亚特有关的文章,里面提到“苏武牧羊”就发生在布里亚特首都乌兰乌德边的贝加尔湖地区。
老师看完后想到他前些年曾去过宁夏中卫,那里有个寺口风景区,公开宣传的就是西汉苏武在寺口牧羊十九载,留下了“苏武断桥”、“苏武庙”和“古栈道”等等遗址。
老师说,相对于缺乏历史论证的传言,他更相信能拿出凿凿确证的中卫寺口。但,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意识到老师先入为主了,我没有过多争辩,只是依托时间线和地理位置给出了最接近真相的推断。
首先,苏武牧羊的时间背景是西汉,汉武帝在位,而匈奴则是初登单于宝座的且鞮侯,为缓解汉匈关系,且鞮侯将之前软禁的汉使一一送回,并带话愿与汉和解。(这部分内容出自《资治通鉴》)
之后的事件经过大致如下: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命苏武带人出使匈奴和谈,结果在匈奴遇见卫律(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曾力荐卫律出访匈奴,返回时李延年全族被诛,卫律恐受牵连就投靠了匈奴,此时已是拥兵数万的重臣)。
此后一个月和谈中,卫律一直在搅局,双方因单于态度桀骜不欢而散,苏武部将张胜和虞常趁着单于且鞮侯出去打猎,准备先射杀卫律,再绑架单于的母亲,结果行动前遭人背叛泄密,众人被擒。
蒙在鼓里的苏武得知后,挥刀以死证清白,被且鞮侯的巫医救活,经过卫律的几次威逼利诱,苏武仍然绝不投降。单于一气之下把苏武关进地窖决定饿死他,而苏武则“渴吞雪、饥咽毡”,居然饿了几天没死,打开地窖一脸震惊的匈奴人以为他有“天神”保护,于是就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边放牧公羊,如公羊产乳生仔,则放他回家。
以上记载是共识,无论是中国的历史文献,还是日本的《平家物语》和蒙古的《帝国史记》,都一样的没有异议。
??
那么,北海到底在哪里?
我之所以认为苏武牧羊就是在贝加尔湖,是因为匈奴时代的首都“龙城”,已被确认在蒙古国的杭爱山塔米尔河流域(中蒙专家联合挖掘出三座古城遗址),苏武出使匈奴必然要去匈奴首都,而“龙城”的位置,与宁夏中卫直线距离超过1100公里,别说苏武还带着伤,就是装备齐全的大型商队,从草原走到沙漠再跋涉戈壁,也很难毫发无损的走完这1100公里。
第二个证据是,苏武出使后的第二年(公元前99年、武帝天汉二年),汉武帝派李广利率兵三万从酒泉出击,虽然初战告捷斩敌万余,却在回程中伏险些丧命,于是汉武帝在四年后再次出击匈奴,李广利骑兵6万、步兵10万从朔方出发,韩说率兵3万从五原出发,公孙敖带4万军队从雁门出发,而匈奴单于且鞮侯则率10万大军在余吾水河畔以逸待劳,双方在此大战十日不分胜负。
这个余吾水,就是现在的蒙古国土拉河,位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附近,以此作为两军交战的前线,那匈奴后方的贝加尔湖更有可能是流放苏武的北海,而中卫寺口则在李广利出发的酒泉后方,距离不过百里。
那么,单于何苦将抓到的苏武送去一千多公里外的西汉地界放羊?更何况韩说3万大军驻守的五原也在附近。
全部说完后,老师开始怀疑认知:这么浅显的地理和时间线,不可能那些“专家”不知道啊,那为什么还有人说“武威民勤”和“巴彦绰尔”才是苏武牧羊的地方呢?
我只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利益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