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重犯为何多发往宁古塔,目的是什么?服刑期满后去哪里?
创始人
2025-08-19 12:32:46
0

在清宫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大臣犯了法,或者是惹怒了皇帝,皇帝常会下旨将罪臣以及他的家属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通常大臣一听到这话,就会吓得面色惨白,而大臣的家属们更是宁愿死也不愿被流放至宁古塔。

宁古塔究竟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能让人闻之色变?

宁古塔不是塔

宁古二字在满人的发音中意思为“六”,而塔则是“个”的意思,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所生的六个儿子曾经在此居住过,所以为了纪念,就改名叫“宁古塔”。

现在该地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范围,听起来似乎还不错,辽阔的东北平原,富饶的黑土地,冬天身穿貂皮,砸冰取鱼,狗拉雪橇,生活似乎很惬意啊。

但是清朝时期,宁古塔可不是现在的风景区,当地环境恶劣,是极苦寒之地,冬天温度零下40度左右,并且遍地积雪,无处觅食。

并且犯人被流放过去,可不是让你像电视剧里那样坐着牢车过去,而是带着枷锁,自己步行。这么遥远的距离,光是一路的颠簸,就够人受得,更别说一路上的野兽袭击、突发疾病以及押解他们的士兵的鞭打等意外因素了。大多数人都没能活到成功到达宁古塔的时候,而是死在了路上。

即使你幸运地到了宁古塔,那你将要面临的也是水土不服、吃不饱、穿不暖的折磨,而且既然是流放,那就还要“劳改”,无休止的劳作,让人饱受身体与心灵的伤害。

宁古塔的条件变化

其实随着一代一代的犯人的到来,因为他们无休止的劳动改造,开荒种地、修桥铺路,宁古塔的环境也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变化,越到后来,宁古塔的环境就越适合人的居住,虽然比不上中原一带,但是绝对不在适合犯人流放了。毕竟流放过来是为了劳作,改变环境,犒劳军队的。

所以到了晚清,基本上流放犯人也不往宁古塔流放了,而是向着新疆、甘肃、云南这些贫瘠的地方流放,改造当地的环境。

这样看来,当时的流放制度,也可以说是建设了中国的贫困地区。而清朝一开始选择将大量的犯人流放宁古塔也是为了建设好自己祖先生活过的地方,算是一种变相的建设家乡了吧。

流放宁古塔的犯人服刑期满后怎么样了呢?

流放边疆的犯人一般不会是无期徒刑,那他们服刑期满后又去了哪呢?

大部分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都会在流放的路途中死亡,能平安到达的犯人们,也难以熬过重体力的劳动,以及寒冷的冬天。

当然也有部分身体素质过硬的,忍受住了环境和体力、心理的多重考验而坚强地到了期满。有的人选择了回归故土,陪在妻儿身边。

也有一些无依无靠的人,选择了留在当地,毕竟在这个地方服役了几十年,已经无法再回到权力的中心了,便也不再想离开了。

在宁古塔生活了这么久,索性就在这里居住了。

尽管宁古塔的经过上百年建设,生活环境已经得到在重大改善,但是恶劣的环境,还是会有让当政者将犯罪的人流放至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臭...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袁... 袁绍作为东汉末年第一诸侯,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而且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而且无论是文臣还是猛将,在...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
原创 蜀... 刘封关平张苞可谓小一辈的,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刘封因假子不救关羽,关平因...
原创 迟...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清... 清朝的格格在出嫁后,为何大多都没有孕育子嗣,是她不想还是丈夫不行?其背后又有何不为人知的苦衷? 格格...
原创 深... 公元前205年,韩信率领的汉军在井陉之战中,以3万兵力击败了号称20万的赵军,创造了冷兵器时代不可多...
原创 齐...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齐衡出身好,容貌才学,均是上乘,但对明兰来说,他并非良配。 原因主要...
隋朝最迷糊的大臣:宣旨忘内容回... “陛下,老臣突发失忆,能否请您再说一遍您之前所提及的内容?” 皇帝刚刚下达圣旨,这位老臣转身走了几步...
原创 汉... 前言 汉武大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英明的一位皇帝,汉武帝的大一统更是被人们传诵至今,但是任何人的成功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