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保太监”郑和:7次前往西方,带给大明的却是财政负担
创始人
2025-08-19 10:03:30
0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旗号挑起了“靖难之役”,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段激动人心的篇章。建文帝启用李景隆统领北伐大军,但由于洪武时期功臣的清洗,明朝内部武将相形见绌,面对燕王朱棣的强大势力,显得力不从心。朱棣仅用四年就成功消灭了明军主力,攻占应天府,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登基为永乐大帝。

在朱棣夺位后,寻找建文帝成为朝廷的首要任务。这时,三保太监郑和成为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朱棣派遣亲信进行全国搜寻,为了确保搜寻者的忠诚,永乐帝修改了宦官不能干政的规定,设立了以太监主导的特务机构——东厂。郑和,曾是燕王府太监总管,成为东厂厂公,展现出非凡的文武才能。

公元1405年,郑和被任命为西洋正使太监,率领船队出使海外。此次航海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查建文帝下落,二是显露大明国威,扬名海外。郑和之所以成为西洋正使太监,除了其出色的军事和外交能力,还因为他的宗教背景,既是回民又改信佛教,有助于开展外交活动。

然而,首次西洋之旅并不顺利。在途经爪哇国时,爪哇内战使得郑和船队遭受了误伤。郑和决定通过谈判解决,展现出其外交智慧。在爪哇国之后,郑和船队来到马六甲海峡处的三佛齐王国旧港。这里,郑和面临了对付猖獗海盗陈祖义的困境。郑和采取谈判方式,试图纳入陈祖义的海盗为大明的一部分。然而,陈祖义在郑和巧妙计谋下被歼灭,海上丝绸之路再次畅通。

七次西洋之旅,郑和带回了大量的珍宝和各地宗教经典,传播了大明国威。然而,这也为大明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引起了朝中各路重臣的不满。随着明成祖去世,明宣宗继位,北方瓦剌民族南下袭扰,大明的战略重心由开拓转向戍边,航海运动被叫停,海禁政策实施。这对中国航海事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先进的航海技术在世界舞台上失去了竞争力。

郑和七次西洋之旅,虽然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声望,但也促成了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错失了继续探索海洋的机会。这一决策在后来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遗憾,尤其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航海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国却因海禁而放弃了对海洋的争夺。这一时期的海禁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稳定了财政情况,但也让世界第一大国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权,为后来的殖民运动埋下了隐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其中的内容。这本书中有许多经典的情节,例如...
原创 原... 诸葛亮一生征战四方,最终成为了蜀汉的丞相,深受后人敬仰。但在他最初的选择中,为什么没有选择投靠曹操呢...
蒋小田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 蒋小田,1981年生于安徽黄山。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宁波市书法家协会...
威海鑫盛威机械取得一种木工锯床...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威海鑫盛威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木工锯床的圆盘锯防护装置”的专利,授...
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文雅,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原创 蓝... 蓝玉是明朝初期一位备受瞩目的开国将领,他的名字与封狼居胥这一荣耀紧密相连。然而,严格来说,蓝玉并不是...
仰韶彩陶取得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仰韶彩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末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
朝鲜谁都不服,却主动将三位中国... 朝鲜这个国家,在世界版图上占比不大,可脾气那叫一个硬气,向来不惯着谁!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好惹。但很多人...
河南省纪委监委:刘国松被查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巡视员刘国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来...
特朗普把话带到,高市早苗还是拒...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日美之间的亲密合作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