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听说在广东的罗浮山上住着一位高僧,此人不但博古通今,而且对未来之事的预测无一不准,于是蒋介石在戴笠的陪同下,前往山上寻访高僧,几经辗转,终于得与高僧相遇。
就在高僧双手合掌,要向蒋介石行礼的时候,站在一旁的戴笠却突然向身边的侍从下令,要将高僧拿下,并掏出手枪,瞄准了这位僧人,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把蒋介石吓得面色苍白。
这位高僧究竟是何来历,让蒋介石都来亲自拜访呢?既然是专程拜访,戴笠却又为何拔枪相对,下令将其拿下呢?
戴笠拔枪下令拿人
罗浮山崎岖的山道上,远远地走来一队人,这队人马可是大有来头,被一群人簇拥在中间的年长者,就是时任国民党元首的蒋介石,紧随其后的身着中山装的精干中年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军统局局长戴笠,剩余的都是随身侍卫。
这队人马,行色匆匆,无心欣赏四周风景,因为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寻访一名传闻精于占卜预测的高僧。
行至半山腰,大家都觉得十分疲累,于是席地而坐,打算休息片刻。这时,蒋介石看见远处迎面走来一人。
此人身着僧袍,银色长须洒在胸前,走近细看,眉目和善,神情淡定,特别是一双眼睛透射着睿智而旷达的光芒,仿佛能洞穿一切。
这名僧人走到离蒋介石还有十几米的地方停下了脚步,不再往前,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
看到此人的神情自若,气度非凡,蒋介石心内大喜,认定此人十之八九就是自己要寻访的那位有着非凡的预测能力的高僧了!
为表敬意,蒋介石主动向僧人的方向紧走了几步,等到蒋介石走近后,僧人并没有开口询问蒋介石一行人的身份,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稍后,便向蒋介石深深地鞠了一躬。
蒋介石心中十分欢喜,觉得大师行礼,一定是预测出了自己的尊贵身份,专程前来迎接的。等到僧人行礼完毕,蒋介石兴致勃勃地准备与大师畅谈一番。
这时站在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戴笠,突然一个健步冲到蒋介石身前,把蒋介石护在身后,同时飞快地拔出手枪,瞄准僧人,并下令侍从立刻将他拿下。
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蒋介石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面无血色,看见被一群侍卫牢牢按在地上、双手还被反剪在身后的高僧,蒋介石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正准备向戴笠发火质问之时,蒋介石突然觉得事有蹊跷。
对于戴笠的个性,蒋介石是十分了解的,缜密细致,沉稳老练,绝对不是那种毛躁唐突之人,明知自己诚心来拜会大师,却做出如此无礼之举,一定是事出有因。
蒋介石为何要千里迢迢,不辞辛苦的来罗浮山寻访高僧呢?
世外高人能断祸福
事情的缘起,还要从蒋介石一个特殊的习惯说起,蒋介石虽然贵为一党首脑,但为人却十分迷信,每每遇到事关前程的重要时刻时,蒋介石总喜欢找到有名的仙家道长来为自己占卜问卦。
蒋介石身边的人,对他这一习惯都铭记于心,但凡听说哪里有精通周易术数的问卦高手,都会打听清楚具体情况后,回来报告给蒋介石。
有一次,蒋介石身边的一位随从偶然打听到,在广东惠州博罗县的罗浮山上,住着一位高僧大德,此人不仅博古通今,学问了得,而且十分精于占卜预测之道,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没有不应验的。
于是这名随从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蒋介石,老蒋非常高兴,当即决定前往拜会。为了尽可能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同时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蒋介石只带上戴笠和几名贴身侍卫,换上便服,轻装简从,出发前往罗浮山。
罗浮山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难行,这对于出门不是坐车就是骑马的老蒋来说属实辛苦异常,但是为了找到高僧占卜前程,老蒋也就顾不得这些了。
蒋介石带着一行人,从山脚找到了山顶,可是找了一圈,都没有看见高僧的影子,眼看着时间也不早了,蒋介石也只能一边感慨跟大师没有缘分,一边随着侍卫们向山下走去。
回到住处的蒋介石越想越觉得不甘心,外界盛传大师预测的本事了得,言出必践,一定不是空穴来风。
上次没遇到大师可能是时机不对,也可能是为了考验我的诚意,昔日还有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我也要效法古人,再上罗浮寻高僧。
打定主意的蒋介石,特意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带上戴笠和一行人马,又上山了,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既然寻访到了高僧,又为何拔枪相对,下令将其捉拿呢?
假扮“高僧”别有用心
将这名僧人妥善处置以后,戴笠这才向蒋介石讲明了他下令拿人的原委。
原来,戴笠在主持军统情报工作前,本身就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外勤特工,在他接受的培训内容中,有一项内容就是根据一个人的面部特征,从而判定此人是哪个国家的人。
看见这名僧人的第一眼,戴笠意外发现,这僧人的面部轮廓线条,竟然跟日本人的面部特征十分吻合,试想,一名在罗浮山上修行多年的僧人,怎么可能是个日本人呢?这让戴笠不由得对面前的这名僧人起了疑心。
随后,这名僧人向蒋介石行礼,也让戴笠看出了问题。戴笠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很小的时候就被母亲带着去寺庙礼佛,对佛教礼仪是十分熟悉的。一般来说,僧人行礼都是双手合十在胸前,身体微微前倾,而不会是九十度的深鞠躬。
这种鞠躬的的礼仪偏向于西化,既然这位僧人是大家公认的高僧大德,对于佛教礼仪这样最基本的常识,又怎么会出现错误呢?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戴笠的怀疑的话,真正让戴笠下定决心拿人的,还是这个僧人出现的时机和周围的环境。
戴笠认为这名僧人出现的太过蹊跷,上次登山的时候,一行人从山脚爬到山顶,沿途根本就没看见容留出家人修行的庙宇,这个和尚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这次,还只是走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人,而且还是在山上的必经之路上遇到的,与其说是偶然遇见,不如说此人是特地在这里等着与蒋介石见面。
还记得上一次陪同蒋介石上山的时候,一路上溪水潺潺,各种虫鸣鸟叫,清脆婉转萦绕耳边,真的是听得人心旷神怡,时不时还能看见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在身边跑过。
可是这次一来,情况完全变了,整个山林寂静得可怕,一点声响都没有,别说小动物,就连虫子和小鸟的影子都找不见了,对于这么大一座山峰来说,是极为不正常的。
前后两次到访,孑然不同的环境,唯一能给这样的变化做出解释的就是,在山林里,可能埋伏了很多人,而小鸟怕人,所以不敢停留,都飞走了,至于埋伏的人是准备做什么的,那就不言而喻了。
戴笠的一番分析,有理有据,听得蒋介石不由得心下一沉,额头上冷汗直冒,如果真的像戴笠分析的那样,那他这次上山那就真的是羊入虎口,九死一生了。虽然目前戴笠没有拿出十分确凿的证据,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安全的问题,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
挑拨离间埋下伏笔
在蒋介石的批示下,戴笠开始细细地审问这名所谓的“高僧”,起初,这名僧人还是一言不发。最终,在戴笠的旁敲侧击和威逼利诱之下,这名僧人终于承认自己是日本特务,得知蒋介石要寻访高僧,就故意假扮僧人,伺机接近蒋介石意图不轨。
事情果真如戴笠猜测的一样,为了在蒋介石面前证明自己,戴笠很是得意地将这个假扮僧人的日本特务带到了蒋介石面前,让他亲口向蒋介石说出事情原委。
可是事情却出现了非常戏剧性的一幕,被带到老蒋跟前的这个假僧人,不但没有说明自己日本人的身份,反而意味深长地对蒋介石说,就戴笠的面相而言,他日后的成就肯定远不止如此,未来不可限量。
戴笠一听这话,当时就大脑空白一片,冷汗涔涔,他设想过这个日本特务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份百般狡辩,也可能会跪地求饶,唯独没想到的是,他会说出这样的话。
蒋介石为人本就心胸狭隘,猜忌之心甚重,且十分看重手中的权力。这个假僧人此言一出,就是等于告诉蒋介石要时刻提防着他戴笠会篡权夺位,这是摆明了在挑拨两人之间的关系呀。
于是戴笠不假思索地掏出枪来,直接就把这个假僧人给击毙了。但是为时已晚,这个假僧人说的话,已经真真切切地落在了蒋介石的耳朵里。
蒋介石本就是多疑之人,假和尚的话本来就让他很不高兴了,如今,戴笠又当着他的面,在没有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决定射杀了假和尚,这不是侧面印证了他戴笠现在就已经开始不把他蒋介石放在眼里了吗。
蒋介石心下认定,戴笠打死这个假和尚那是在杀人灭口。从此,二人生出了嫌隙之心。
不得不说,这招挑拨离间的计策用得十分的成功,蒋介石回到南京以后,就把那天跟随他一起上山的侍从全部调走了。
听到风声的毛人凤,认为这是个扳倒戴笠并取而代之的绝好机会,于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在蒋介石面前添油加醋,颠倒黑白,让蒋介石越发觉得戴笠有觊觎他蒋介石总统宝座的野心,对戴笠的防范和猜忌之心也越来越重。
得知情况的戴笠也是百口莫辩。
后来戴笠在一次空难中死去,据悉是有人奉了蒋介石的命令,暗中在其乘坐的飞机上动了手脚,目的就是为了秘密除掉戴笠。到底事实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参考资料:
《蒋介石与戴笠》————*(团结出版社)
纪录片《戴笠》————(凤凰卫视网)
纪录片《蒋介石日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