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君王为什么都自称“朕”,专家:把“朕”左右分开读,就懂了
创始人
2025-08-18 04:03:29
0

古代君王为什么都自称“朕”,专家:把“朕”左右分开读,就懂了

文/观心通史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的称谓非常多,而且历朝历代的称谓都不太一样。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据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君主的称谓都冠以“后”,如“后羿”、“后少康”等。到商朝时,出现了新的称谓“帝”。

在古代,“帝”寓指天神,只有帝乙和帝辛(商纣王)两位君王敢称“帝”。西周时期建立了礼乐制度,以稳固统治。在实行礼乐制度时,为了避免触犯神灵,将君主的称谓“帝”改为“王”,如周文王、商纣王等。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王又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称呼,如孤、寡人、不榖、予一人等。这里的“予一人”可以理解为一人(指天)之下,万人之上。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再大,也讲究君权神授,用神明来巩固他权力的合法性。所以,君王也要服从于天。

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古人都会把它们与神联系在一起。比如,举兵起义前,都会散播一些谣言,像楚霸王项羽天生异瞳;赤帝子刘邦斩白蛇起义;王莽是黄帝后裔等。他们都是在为自己的起义找一个合法的理由,不是我要这么做,是天要我这么做。

“寡人”是“寡德之人”的意思,古人讲究“以德治国”,古代君王常以“寡德”标榜自己,所以“寡德之人”是君王自谦的称呼。“寡人”的称呼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一直存在,汉王刘邦、齐王韩信、晋王隋炀帝,都自称“寡人”。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力较弱的诸侯国的君主往往不称“寡人”,而称“孤”。我们很少听过“不榖”这个称呼,在《左传》中有段话是:“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榖”通“谷”,谷物是善物,可以养人。历史上只有楚王一人自称过“不榖”。

“朕”,最早出现于商代,《说文》一书中记录:朕,我也,阙。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弃以往之名号,自创“皇帝”,史称始皇帝。秦始皇为了稳固政权,又采取了一系列的“尊君”制度。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从此秦始皇便自称为“朕”,“朕”算是秦始皇自创的称呼,后面的皇帝也延续了这个称呼。那么,为什么后面的皇帝不重新改一个称呼呢?

一位历史专家说,如果你把“朕”字左右分开看,你就明白了。“朕”拆开就是“月”和“关”,在古文中,“月”通“舟”,“关”通“灷”(zhuan)。舟是小船,灷是火种。舟、灷合在一起,意思是小船的裂缝。

《考工记图·函人注》:“舟之缝理曰朕”。从“小船的裂缝”引申出:凡言朕兆者,谓其几甚微,如舟之缝,如龟壳之裂纹也。寓意天子要防微杜渐,哪怕预示出一丝裂缝,也要时刻独省其身。

朕,经过引申,成为一个非常谦逊的自称,也成为皇帝的专用称呼。同时《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记载: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皇帝称“朕”后,又赋予了神秘色彩,表示神圣而不可侵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苏州力碳新能源申请碳化硅复合陶...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力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伟畅达化工申请免喷砂陶瓷涂料及...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清远市伟畅达化工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免...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军事行动频繁且复杂,而关于出征方向的用词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我...
殷墟发现迄今最长大邑商城市干道   新华社郑州12月26日电(记者任卓如、袁月明)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获悉,殷墟...
陈持平中国诗词字画展 陈持平中国诗词字画展 Ensemble of nostalgic Chinese calligra...
原创 黄... 众所周知,当年国共两党的许多高级将领都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有的将领是靠真本事一对一起在战场上打拼出来...
原创 人... 前言: “南京大屠杀根本就不存在,日本政府没有必要就侵华战争对中国道歉” 此番言论一出,人民日报便迅...
原创 勤... 开国将军都具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如开国少将詹大南将军,常年捐款,一双皮鞋就穿20多年,还有开国中将王必...
关羽不想打夏侯惇,张飞不想打夏... 蜀汉有五虎大将,曹魏有五子良将,江东有十二虎臣,但这三组名将,却并不是一个档次:五虎大将是蜀汉顶级大...
原创 邓... 1959年,对于邓华上将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原本他是位高权重的大军区司令员,深得中央信任。可因为不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