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寨主!”
晁盖弥留之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
谁都没想到,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梁山之主,竟会以如此悲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更没有想到,他临死之前竟然会说出这样的遗言。
明面上,晁盖是战死沙场,死在了曾头市史文恭的毒箭之下。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晁盖临终前的那句话,分明在暗示,他的死另有隐情。那支射向他的毒箭,或许并非来自敌人,而是来自他最信任的兄弟。
晁盖之死的疑点重重
曾头市之战,晁盖可谓是憋着一口气。此前,梁山好汉在与曾头市的交锋中屡屡失利,这让晁盖颜面尽失。
为了挽回声誉,他力排众议,亲自率军出征。
然而,这一次出征却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
晁盖中箭的消息传回梁山,所有人都乱了阵脚。
但在这混乱之中,却隐藏着诸多不合常理之处。
在晁盖出征前夕,曾发生了一件不祥的预兆。
他新制成的认军旗,竟被一阵怪风拦腰吹断。在古代,旗帜代表着军队的灵魂,旗断则意味着军心涣散,主帅将遭遇不测。
如此明显的凶兆,梁山众人不可能毫无察觉。可军师吴用只是象征性地劝说几句,其余人等竟无一人再提出异议。
而神行太保戴宗作为宋江的心腹,在晁盖出征后不久,就被宋江秘密派往山下,美其名曰“打探消息”。
可是直到晁盖中箭的消息传回梁山,戴宗才姗姗来迟,并带来了宋江要求撤军的命令。
试想,如果戴宗真的只是去打探消息,为何不在晁盖遇险的第一时间赶回梁山报信?他迟迟不归,究竟是在干什么?
更让人费解的是,晁盖中箭后,梁山好汉的表现也十分反常。
作为一军主帅,晁盖遇险,众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拼死保护,并尽快将其送回山寨救治。
可是除了阮氏三雄和刘唐、白胜等少数几人,其余人等竟纷纷逃散,全然不顾晁盖的安危。
回到梁山后,宋江虽然表面上悲痛欲绝,每日以泪洗面,但却迟迟没有为晁盖报仇雪恨的意思。
他以晁盖遗言为由,迟迟不肯发兵攻打曾头市,甚至在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后,也绝口不提为晁盖报仇之事。
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晁盖之死,或许另有谋划。
梁山变天
晁盖死后,宋江顺理成章地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梁山的新任寨主。
晁盖和宋江,虽然表面上兄弟情深,但实际上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晁盖出身草莽,性情豪爽,向往的是梁山泊的自由自在,从未想过要接受招安。
而宋江则不同,他出身官宦世家,骨子里有着深深的功名利禄之心,渴望的是能够回归朝廷,光宗耀祖。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宋江必须夺取梁山的领导权。
而晁盖的存在,无疑是他最大的障碍。因此,除掉晁盖,就成了宋江上位的第一步。
宋江深谙人心,他懂得如何利用人心,如何收买人心。
他广施恩惠,结交江湖好汉,逐渐在梁山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
同时,他也刻意拉拢晁盖的心腹,瓦解晁盖的势力。
晁盖死后,宋江更是将自己的权谋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他以“兄终弟及”的名义,顺理成章地接管了梁山。
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他又搬出了晁盖的遗言,声称只有抓住史文恭的人,才有资格做梁山寨主。
但之后迟迟不肯为晁盖报仇,就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够让自己名正言顺地坐稳梁山寨主之位的时机。
卢俊义的出现,给了宋江一个绝佳的机会。
卢俊义出身名门,武艺高强,在江湖上享有盛誉,但在梁山毫无根基。
如果能够将卢俊义拉拢到自己麾下,不仅可以壮大梁山实力,而且没有班底的卢俊义对于他的上位也不会造成阻碍。
于是,宋江便故技重施,设下计谋,将卢俊义骗上梁山。
卢俊义虽然武艺高强,但却缺乏政治头脑,最终还是落入了宋江的圈套。以自己“河北三绝”的巨大名望为宋江的地位背书。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后,宋江表面上要将寨主之位禅让给他,实际上却在暗中使绊子。
最后的结果是在吴用的“建议”下,两人通过抓阄的方式决定谁来做梁山寨主。
不出所料,宋江“幸运”地抓到了“天罡星”,成为了梁山的最终掌控者。
就这样,宋江步步为营,最终成功地将晁盖取而代之,登上了梁山的权力巅峰。
晁盖之死,疑点重重,宋江的上位之路,也充满了算计和权谋。梁山的一众好汉们真的一点都没发现吗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梁山好汉,都是些江湖上的聪明人,他们个个精明强干,绝非等闲之辈。
他们之所以选择沉默,是因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算计和考量。
首先,宋江在梁山上的威望,早已经远远超过了晁盖。
宋江为人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在江湖上享有“及时雨”的美誉。
他上梁山后,更是广交朋友,笼络人心,很快就成为了梁山实际上的领导者。
相比之下,晁盖就显得有些逊色了。他虽然武艺高强,但却缺乏领导才能,而且性格也比较冲动,容易被人利用。
所以在很多梁山好汉看来,宋江比晁盖更适合做梁山的领导者。
另一方面梁山好汉也深知,宋江一心想要招安,而招安,是他们能够获得更好出路的唯一途径。
梁山好汉,虽然号称“替天行道”,但实际上他们也明白,自己不过是一群落草为寇的草莽英雄,不可能真的与朝廷抗衡到底。
宋江的招安主张,正好迎合了他们想要“洗白”身份,获得功名利禄的愿望。
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不愿意为了一个已经死去的晁盖,去得罪宋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参考信源: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