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要立扶苏,但可以肯定的是,扶苏一死,大秦必亡
创始人
2025-08-18 03:32:14
0

公元前212年,因受方士侯生、卢生欺骗,二人没有能帮秦始皇寻得长生不老药,最后还跑路了,

愤怒之下的秦始皇将咸阳460余名所谓“妖言惑众”的文学、方术士逮捕,一律坑杀,这就是所谓的“坑儒”事件。

恰在此时有的方式向太子扶苏求救,扶苏对此本来就对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感到十分滑稽,此时出于对方士和儒生同情。就上书劝谏:“天下初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皆诵读、效法孔子的主张,

现在陛下用严刑峻法处置这些人,臣担忧此后会天下不安。”

秦始皇对此勃然大怒,他决定给这个宅心仁厚的长子一点教训,把扶苏贬到了上郡(陕西西部)负责边防工作,给大将蒙恬的军队做监军,这绝非秦始皇对扶苏的厌恶,实际上扶苏应该自小就被培养成接班人,赵高对扶苏的评价是:

“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而这次之所以被秦始皇放逐,是因为父子二人对国家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具体来说就是扶苏反对法家政策,

并多次给儒家思想站台

,这是秦始皇绝对不能答应的,给他贬到军中既是为了让反省错误,也是为了让扶苏在军中树立威望,正如史书所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但这也使扶苏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保障,所以不能说扶苏被放逐就是失去父亲的信任。

当时手握秦朝最大兵力的就是蒙恬,可以说,

秦始皇已经把秦国所有能快速调动的最大兵力都放在了蒙恬手里了

,说白了,如果秦始皇对扶苏是流放,彻底把扶苏剔除继承人的行列里面去,直接把扶苏圈禁起来就可以了,对后面要立其他的儿子更有利,

而不是把他丢在一个自己最宠信的护国大将手里,让他去监军,这样做对他想要立其他儿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尽管对于这个长子并不满意,但秦始皇并没有废除太子的意思,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秦始皇在临终之际之下诏命扶苏回京。然而,历史在这个地方转了一个弯,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夺走皇位扶苏被迫自杀,而扶苏的自杀,间接导致了大秦的覆灭。

这也历史上著名“沙丘之谋”。

这里的最大问题在于,胡亥到底是不是合法继位,而扶苏最后为何被逼自杀。

秦二世即位问题历来有争议,有人认为,胡亥并非秦始皇帝钦定的继承人,

按照《史记》的说法,嬴政临终立储时,遗诏被掉包,扶苏遭到了胡亥顶替。

史书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也就是最后一次巡行天下的途中,在平原津沙丘人病重不起,与始皇帝一同出巡的包括左丞相李斯,上卿蒙毅、中车府令赵高以及秦始皇少子胡亥。在此期间,为了给秦始皇祈福。

秦始皇命蒙毅派往各地祭拜名山,为皇帝祈求消灾。

蒙毅与蒙恬兄弟二人是扶苏坚定支持者

,还有一点就是,蒙氏弟兄与跟赵高不睦,某次,赵高犯重罪,蒙毅负责审理依法判处死刑,秦始皇念及赵高这么多年来兢兢业业,于是就赦免了赵高。可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所以说蒙毅脱离秦始皇,给了赵高可乘之机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向忌讳谈论生死的嬴政,开始安排后事,他下诏给远在上郡的长子扶苏留下一道诏书,没有提及登基的事情,史记里就记载了其中一句

“与丧会咸阳而葬”

,意思就是让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由此可见,

秦始皇病危垂死之际,应该已指定扶苏为继承人。

可遗诏还没有发出去,秦始皇就驾崩了。这道诏书自然被赵高扣下了。秦律的规定有: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改留。留者,以律处。”

赵高扣下秦始皇的遗诏,已经摊上大事了,只因其中有更重要的内容——谁来继承皇位?赵高当时是中书府令,皇帝的印信,玺授都在赵高掌控,赵高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秘书。巧合的是,秦始皇幼稚子胡亥曾向赵高学习书法与狱律法令。赵高也算半个老师。

扣押遗诏之后,赵高就跟他的学生胡亥说:“陛下驾崩,没有册封诸子,唯独留给长子这道诏书。扶苏到了咸阳之后,当即被立为皇帝,公子无尺寸之地,恐有性命之忧”。胡亥立即意识到赵高有废长立幼的意思,胡亥就说:

“废长立幼,这是不义;不服从先皇诏命,这是不孝;我才能浅薄,依靠他人登上皇位,这是无能。我不能做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史书对胡亥评价不高,是个“熊孩子”,不过在赵高的教导之下变得

“慈仁笃厚”、“轻财重士”

。秦始皇自以为他的遗诏会立即实施,可他忘了,

死人永远管不了活人,秦始皇的骤然离世,导致了传位大事发生了逆转。

因为在争夺储君的这场大考中,有时拼的不是实力,而是关系。

赵高敢于扣下秦始皇的遗诏,就是想让胡亥顶替扶苏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在劝说胡亥成功之后,赵高找到左丞相李斯商议,经过劝说,成功拉他入伙。赵高一句话就戳中了李斯的痛处,意思就是,

秦国宰相是高危职业,看看范雎,商鞅,看看吕不韦,一旦扶苏即位,必定任命蒙恬为相,到时您就完蛋了

。现在只要能拥立胡亥为帝,既能成功站队,还能保住相位,有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在这种情况下,赵高与李斯篡改遗诏秦始皇内容,

赐死长子扶苏,改立胡亥为太

子,并护送他回咸阳即位。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秘不发丧,当时正值暑热,嬴政的尸体逐渐腐烂发臭,于是命人拉来了一车鲍鱼混在队伍中掩盖臭味。

赵高与李斯篡改遗诏后之后送往上郡。这封伪诏的大概意思是,扶苏和蒙恬镇守边疆,无功于社稷,因此:

“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

公子扶苏与皇位失之交臂,得到一个自杀的悲剧结局。

当时,扶苏与蒙恬掌握30万大军,史记认为:

“其势足以背叛”,

意思是,扶苏完全有可能,有条件,有机会带兵直取咸阳,夺取帝位。可当这封逼令其自杀的“诏书”送到上郡时,扶苏当即自杀,没有丝毫反叛之心。虽然蒙恬多有提醒:

“陛下在外,未立太子,派臣率领30万军队守卫边疆,公子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如今一个使者带着诏书前来,您就自杀,其中或许有诈,还是希望您向朝廷请示一下。”

扶苏却只留下了一句遗言:

“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父亲要儿子死,还需要请示什么?最后蒙恬、蒙毅兄弟也被赵高囚禁,含冤而死。在朝中,胡亥听从赵高的建议,为了巩固皇位,将自己所有兄弟姐妹一律诛杀,

如此一来,他更有几分得位不正、做贼心虚的嫌疑。

扶苏死后,他的“幽灵”继续游荡在大秦帝国的隐秘角落。秦始皇去世次年,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

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掀起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陈胜除了喊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口号,还不忘抬出扶苏的名头。

公元前207年,胡亥在位的第三年,关东起义军一步步进逼咸阳。权倾朝野的赵高决定把胡亥这个“罪魁祸首”赶下台以求自保,

他派女婿咸阳令阎乐与弟弟郎中令赵成带领一队人马,进宫弑君。

胡亥从来没见过这刀光剑影的阵仗,他跟阎乐说,让丞相通融一下,封我做个王,可以吗?

阎乐答,不可以。

胡亥又说,愿为万户侯。阎乐还是不肯答应。

接着,胡亥请求道,只愿与妻儿做老百姓。

阎乐只好说实话,得了吧,臣受命于丞相,今日就要为天下人诛杀你。

秦二世无言以对,眼看着士兵上前,绝望之下自杀而死。

他死去的这一年,赵高也死于非命,最后大秦帝国在风雨飘摇之中走向灭亡。

沙丘阴谋绝非简单的一个彻底的坏人赵高说服另一个坏的没那么彻底的李斯,一起帮助性格软弱的弱势皇子篡夺皇位的童话故事。简单来说,无论秦始皇想立扶苏还是胡亥,这事情其实已经不是临死的皇帝自己的意志能控制的,让谁继承秦始皇帝位的问题,

将由宫廷系统(内廷)和朝臣系统(外廷)的利益集团们共同商定。而李斯和赵高,某种则是这两个集团推到前台的利益代言人,当然站到前台意味着风险和回报都会倍增。

胡亥因为自己的贪欲,加入了李斯和赵高的密谋集团,然后又不能励精图治,导致了秦帝国的灭亡。在我看来,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很多,

胡亥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他的个人品质如何都是无足轻重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其中的内容。这本书中有许多经典的情节,例如...
原创 原... 诸葛亮一生征战四方,最终成为了蜀汉的丞相,深受后人敬仰。但在他最初的选择中,为什么没有选择投靠曹操呢...
蒋小田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 蒋小田,1981年生于安徽黄山。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宁波市书法家协会...
威海鑫盛威机械取得一种木工锯床...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威海鑫盛威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木工锯床的圆盘锯防护装置”的专利,授...
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文雅,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原创 蓝... 蓝玉是明朝初期一位备受瞩目的开国将领,他的名字与封狼居胥这一荣耀紧密相连。然而,严格来说,蓝玉并不是...
仰韶彩陶取得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仰韶彩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末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
朝鲜谁都不服,却主动将三位中国... 朝鲜这个国家,在世界版图上占比不大,可脾气那叫一个硬气,向来不惯着谁!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好惹。但很多人...
河南省纪委监委:刘国松被查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巡视员刘国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来...
特朗普把话带到,高市早苗还是拒...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日美之间的亲密合作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