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最低调的诗人,一生仅一首诗传世,凭短短20个字,胜过了李白
创始人
2025-08-17 21:04:25
0

在唐朝历史上,有一位名叫金昌绪的诗人并不为人熟知。他来自浙江余杭,关于他的出生和去世时间,后人一无所知。然而,金昌绪之所以被人们铭记,源于他是一位诗人,创作了一首传世之作,被誉为唐诗五言的标准示例,即便是李白都无法改动其中一个字。尽管金昌绪的资料非常有限,相较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金昌绪显得十分低调。然而,后人普遍认为金昌绪必定是一位才子,因为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名为《春怨》成为了广受好评的闺怨之作。

这首诗在唐朝诗坛一经发表,立刻赢得了无数赞誉。《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评价称:“虽使王维、李白为之,未能远过。”《唐诗别裁》大力夸奖道:“语音一何脆!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唐诗笺注》更指出,金昌绪的《春怨》是唐代五言诗的巅峰:“忆辽西而怨思无那,闻莺语而迁怒相惊......一气团结,增减不得一字......为五绝之最。”为何一首看似平淡的诗会得到如此多的赞誉呢?答案很简单,好诗可分为两种写法,一种是随便摘取一句就能成诗,句句有意,好的句子人人传颂赞赏;另一种是整首诗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每一句都和上下文紧密相连,无法拆分,拆开就不成诗,意思无法独立存在,也就是五言绝句标准的“就一意圆净成章”。而《春怨》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层层设疑问,层层解答,每一句都是上一句的回答,虽然只有短短20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与其他经典的闺怨诗不同,《春怨》进行了创新,没有描绘任何美景,仅凭借黄莺这一形象,就让人能够想象到春天的美丽。这首诗没有一句废话,却让人体会到女子思念丈夫的苦痛,竟然连梦中见一面的机会都得不到。同时,它巧妙地通过女子对黄莺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能够尽快平定边疆,不让百姓再受到分离之苦的愿望。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妙不可言,所以它才会胜过李白的那首《春思》,被后世评为唐代五言诗的最佳典范。

总的来说,金昌绪虽然在唐朝历史上名气不显赫,但他通过一首《春怨》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之作。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达到了五言绝句的标准,而且通过精巧的构思和深刻的意境,使得整个故事在短短的几句中生动展现。金昌绪在这短短的20个字中,成功地表达了对边疆平定的渴望,以及对分离之苦的深切体验。尽管他相较于其他文学巨匠较为低调,但这正是他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窦明变好是剧情设定,并没有原因,《九重紫》前世的窦明是个勾引姐夫,害死姐姐的恶毒女配。 《九重紫》窦...
原创 清... 清朝末年的债务危机与新中国的外交抉择 清朝末年,国力衰微,内忧外患不断。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
《三国志·战棋版》PK赛季-北...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九级地(四级军屯)的首开打法参考,由于目前除了私矿之外只有军屯能打,...
原创 《...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77期) 题主说的就是康熙皇帝长大的二十四个儿子当中的皇“八阿哥...
原创 秦... 公元前210年炎炎夏日,一代霸主秦始皇的车驾缓缓驶过,百姓跪拜吾皇万岁。然而,车中久不露面的帝王散发...
原创 印... 在人们的印象中,印度似乎以黝黑肤色的居民为主,但其实印度也有白人,这些人并非印度本地居民,而是外来族...
原创 陈... 前言 1942年12月,新华日报刊登了一则新闻:刘伯承庆寿委员会成立,陈赓、宋仁穷等人向抗战军民征集...
原创 历...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领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攻打高丽。 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眼前大海茫茫,向百官问...
原创 清... 清朝不设宰相,但有很多类似宰相的首辅大臣,比如乾隆时期的鄂尔泰、傅恒、和坤。他们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
原创 若... 标题:英年早逝的孙坚:三国命运的无声改写者 xxxxxxxx-xx-xxxx:xx发布于xx 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