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董存瑞的遗言不是“为了新中国,前进!”?老战友称:只有两个字
创始人
2025-08-17 15:33:27
0

前言:

提起抗日英雄,大家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几个名字中想必就有“孤胆英雄”董存瑞。

他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颗闪闪红星,他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董存瑞的名字也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国人的心中,成为了坚定信念和奋斗精神的象征。

在课本与许多影视演绎中,董存瑞在大喊一声“为了新中国,前进!”之后,便左手托起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碉堡,英勇就义。

这段英雄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激荡着每个国人心中的爱国情怀,然而据董存瑞的老战友回忆,他牺牲之前说的却并不是这一句话,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少年英雄:

董存瑞,于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存瑞镇的一个村子中,当时国家时局动荡,董存瑞的家境又十分贫寒,所以仅仅念了一年书后就被迫辍学了。他小名叫“四嘎子”,而他从小也就有着普通农村孩子的一股“嘎劲儿”,正是这样的特点,让董存瑞毅然走上了革命之路。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年少的董存瑞深明家国大义,一直想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在抗日战争爆发后,11岁的董存瑞积极响应村内号召,报名参加了抗日儿童团,还凭借出色的能力当选为儿童团团长。

13岁时,他又掩护了区委书记王平,成功使他在日军的虎口下脱险,于是村民们都知道了当地有这么个“抗日小英雄”。

董存瑞机灵活泼,爱和大家开玩笑,也敢于提意见,人们都很喜欢他,由于他个子小,皮肤黑,大家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黑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抗日战争的岁月中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小民兵,年仅15岁。

董存瑞展现出卓越的战斗才能,以及对抗日敌人的无畏精神都让身边人对这个“貌不惊人”的孩子青睐有加。他所掩护的区委书记王平更是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忘年交,两人经常彻夜长谈,王平给董存瑞讲了很多战斗故事。

然而在一次从县里开会回来的途中,王平不幸被叛徒出卖,为了不连累其他战友,他拿出了手榴弹,与追上来的敌人玉石俱焚。

当董存瑞听到这个噩耗之后,内心满是悲伤与愤怒,他决定加入到民兵组织中,来继承王平遗志,为他报仇,为国家报仇,同敌人斗争到底,保卫自己的家园。

在1945年时,董存瑞又加入了八路军,凭借过硬的技术与无畏的精神立下了许多战功。到了1948年时,年仅十九岁的董存瑞已然成为了队伍里经验丰富的老兵,许多将领都夸他年少有为,其他战友也把他视为榜样,可谁也没想到的是,他的生命竟会永远定格于此。

英勇就义:

时年5月,我军准备对隆化发起总攻,在誓师动员大会上,六班长董存瑞主动请缨担任爆破组长,他是抗战老兵,作战经验丰富,而且还有“爆破元帅”的美誉,所以的确是最佳人选,于是董存瑞就这样高票当选了爆破组长,肩负起了重任。

在作战当天,我军一路由北向南打到北大墙下,撕开了突破口,然而,敌人的轻、重机枪的火力从右侧横扫过来,猛烈地火力使得部队难以前进,这时连长很快发现了敌人的火力点,他匍匐在地上,转头向战士们说:“西面桥上有个大碉堡,得先炸掉它!”

原来在右前方百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座横跨沙河连接隆化中学的拱桥,此时已经被敌人攻下,构筑成了桥形暗堡。

要想逆转局势,就必须先爆破这座碉堡,但是敌人的火力异常猛烈,我军已经牺牲了两个爆破手了,其他的爆破小组也都失败,正当连长思考对策时,已经炸掉五个碉堡的董存瑞赶了回来,他抱着炸药包喊道:“连长,让我去炸,完不成任务我不回来见你!”

可连长却为难起来,他深知此次爆破凶多吉少,希望能找到一个“万全之策”来最大程度保证战士们的安全。

可是战况异常严峻,时间不等人,一时间也没有其他更完备的法子了,所以连长只好心一横,同意了董存瑞的请求。

这边话音未落,董存瑞便已经夹着炸药包,喊上他关系最好也配合最默契的战友郅顺义一起冲上了前线,郅顺义负责投掷手榴弹掩护董存瑞,两人的距离只有半米左右,而其他人也在不远处凝神屏气的看着这一切。

在朝着桥形暗堡前进的过程中,董存瑞的左腿中弹,但他仍然忍受着剧痛冲向暗堡。然而,他发现没有合适的地方来安放炸药。

尽管如此,董存瑞没有犹豫,突然用左手托着炸药包,紧贴着碉堡,拧开了导火索,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郅顺义意识到董存瑞是想与敌人同归于尽!

也许是想把兄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也许是被董存瑞的精神所震撼,一种无名的力量促使郅顺义纵身一跃跳到了董存瑞身旁,他大喊到:“你快放下!”

董存瑞一惊,厉声喊道:“卧倒!”

不远处的连长与战士们也不禁大喊出“董存瑞……”,还没等众人说完,桥下的巨响就打断了一切,霎时间,炸碎的石块与烟尘四起,桥形暗堡被炸得粉碎。

众人知道,部队胜利的道路打开了,但这也同时意味着董存瑞如他敬仰的王平一样,与敌人同归于尽了,随后六连和后续部队很快冲进了隆化中学,攻下了阵地。

在战争胜利后,同队将士们把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上报给了中央,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英雄事迹是虚构的?

1955年,一部名叫《董存瑞》的黑白电影风靡全国,万人空巷,这部电影的主角利用精湛的演技和与本人十分相近的外貌让董存瑞的形象更加生动了起来。

然而这部电影的导演却在之后的访谈中谈及了自己的创作过程,他说“现实中谁也没有看见董存瑞真的托起炸药包炸碉堡,是其他人根据战场的袜底,才推测出他可能是举着炸药包牺牲的。”

此话一出,董存瑞的战友们义愤填膺,宣传队副队长程抟九,教导员宋兆田和战场上就在董存瑞身边的郅顺义都站出来讲述了自己亲眼见证董存瑞牺牲的真实情况,文章上述的战争细节就是出自于这些英雄之口,郅顺义还补充说,董存瑞当时最后一句话是“卧倒!卧倒!快趴下!”

显然这七个字不如经过艺术加工的那一句“为了新中国,前进!”如雷贯耳,但是这却更加真实的体现了董存瑞牺牲前仍心系战友的赤诚之心,更显英雄本色!

然而这样的英雄却要被虚无主义所解构,幸存下来的英雄们眼含热泪又不免愤怒的表示:“我们必须尊重英雄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下的历史!我们要为英雄董存瑞发声,捍卫历史事实,捍卫董存瑞的声誉!”

除了董存瑞外,邱少云、刘胡兰等一众耳熟能详的英烈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质疑,甚至是恶意诋毁,这无疑是悲哀的,亵渎英雄,就是亵渎历史,遗忘就是背叛!

结语:

董存瑞精神已经成为我军军魂的特定代表之一,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董存瑞的名字将永远铭记在抗日英雄的行列中,为后人树立起了坚定信仰和爱国精神的典范。

像他一样牺牲在祖国胜利的前夜的英烈们数不胜数,我们作为后辈,享受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不应遗忘,更要警惕有心之人的毁谤!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乌军在恐慌中逃跑了,俄军一枚导... 俄乌战争局势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在俄罗斯媒体《沙皇堡》在2025年8月12日的报道,针对最近的攻势中...
古人怎样确定冬至?测算影长误差...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也是我国农历的第22个节气。从汉代开始,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过冬至的习俗...
五成受访者认为下周A股站稳37... 人民财讯8月17日电,8月16日,数据宝推出了一份《下周3700点“攻防战”,怎么看?》的小调查。对...
原创 晚... 当我们回顾晚清时期的落后与屈辱,不禁要问,这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历史的偶然,还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背...
原创 日...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31年,日本的铁蹄...
第三次西征的统帅为什么是旭烈兀... 1252年,受蒙哥汗(出生年月: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在位年月:1251年7月...
原创 朱... 在繁华冗杂的明朝初年,万紫千红的朝堂上,云集了无数英雄豪杰,其中,郭德成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原创 杨... 一、独得恩宠却无子的谜团 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可谓是到了极致...
原创 谁... 明朝有多位皇后命运悲惨,很难绝对地评判谁是最惨的皇后,以下几位皇后的经历都令人唏嘘: 杭皇后 杭皇后...
原创 “... 名将冯玉祥以爱树著称,在军中颁布了严格的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在北京率领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