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饥荒,为什么百姓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去抓河里的鱼虾?
创始人
2025-08-17 15:03:55
0

1329年,陕西大旱,史书上简简单单写了五个字:“大饥,民相食”。

这五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几千年困苦民生的缩影。

在这场旱灾中,一位曾拒绝出仕的学者,张养浩,终于决定挺身而出,担任赈灾官,前往灾区。灾区的惨状令他震撼不已,他写下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千古名句,触动了人心。

想想看,这八个字就像一声沉重的钟声,回荡在历史的长廊中,道出了无数百姓命运的悲苦。

每当天灾人祸降临,百姓总是首当其冲,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古代的灾荒往往伴随着令人心碎的画面——杀子奉母,易子而食。

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提出奇怪的疑问:为什么古人面对饥荒不去抓鱼来吃,而是选择吃草根、啃树皮,甚至吃毫无营养的观音土?他们是不是傻?

这些问题让我不禁想起晋惠帝那句经典的“何不食肉糜”。更让人捧腹的是,有些人还真一本正经地回答:“捕鱼是一项技术活,很多人没有经验,捕不到鱼”;或者“鱼肉不好吃,缺少烹饪工具和调料”;甚至“鱼肉寒凉,不宜多食”,这些回答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实情却是:当生命的威胁迫在眉睫,谁还会在乎这些细节?

其实,古代百姓之所以不去抓鱼,根本的原因是——没有鱼可抓!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的自然环境。旱灾主要发生在北方,像中原、关中、西北这些地方,河流本就稀少,主要依靠旱地作物生存。旱灾来临时,河流干涸,鱼虾失去了栖息地,哪里还能抓到鱼?

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丰富,饥荒较少发生,然而北方地区却常常因旱灾或洪灾而陷入困境。更糟糕的是,饥荒往往不是短期的,它可能持续数年。

明朝末年陕西大饥荒,就是由于连续数年的旱灾,土地被烈日炙烤,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最初还能靠微薄的存粮和野菜勉强度日,但随着时间推移,粮食枯竭,饥饿逐渐逼近,家破人亡的悲剧接连上演。

清朝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也是如此,农田一片荒芜,百姓绝望地等待死亡。

当时,尽管有些地方的河流可能还有鱼虾资源,但随着旱情加剧,水源越来越少,鱼虾也很快消失殆尽。即使某些河流的水源能勉强灌溉农田,短时间内或许还能捕鱼充饥,但时间一长,水资源不足,鱼虾就成了稀缺资源。此时,人们只能转向草根、树皮这些最基础的食物。

更悲惨的是,大灾之后常常伴随着瘟疫,饥饿让人们体力虚弱,只能做些简单的挖草根、扒树皮的活儿生存。而这些,是他们在极度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做出的最悲哀的选择。

总而言之,面对饥荒时,古代百姓的选择并非傻,而是身不由己。没有鱼可抓,他们只能靠着草根和树皮艰难生存。历史的悲剧,总是如此残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其中的内容。这本书中有许多经典的情节,例如...
原创 原... 诸葛亮一生征战四方,最终成为了蜀汉的丞相,深受后人敬仰。但在他最初的选择中,为什么没有选择投靠曹操呢...
蒋小田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 蒋小田,1981年生于安徽黄山。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宁波市书法家协会...
威海鑫盛威机械取得一种木工锯床...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威海鑫盛威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木工锯床的圆盘锯防护装置”的专利,授...
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文雅,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原创 蓝... 蓝玉是明朝初期一位备受瞩目的开国将领,他的名字与封狼居胥这一荣耀紧密相连。然而,严格来说,蓝玉并不是...
仰韶彩陶取得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仰韶彩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末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
朝鲜谁都不服,却主动将三位中国... 朝鲜这个国家,在世界版图上占比不大,可脾气那叫一个硬气,向来不惯着谁!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好惹。但很多人...
河南省纪委监委:刘国松被查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巡视员刘国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来...
特朗普把话带到,高市早苗还是拒...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日美之间的亲密合作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