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彭德怀决定搬出居住了7年之久的中南海。
他对警卫参谋景希珍说:“我现在已经没有工作了,读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住在这儿,会给主席、总理他们添麻烦,你去和管理科说一下。”
图|彭德怀与周总理
景希珍奉命去办理此事时,彭德怀坐在书桌前,提笔给中央办公厅杨尚昆写了一封信,信中他说明,自己打算搬出中南海,让他们帮忙在外面找个住处。
几天之后,彭德怀收到通知,给他找好了住处,在位于中央党校东面的吴家花园。
彭德怀甚至没有去看一眼,他很满意这个地方,还和景希珍说道:“这个地方好!既远离闹市,又离党校那么近。”
图|彭德怀旧照
离开中南海前,毛主席特意对彭德怀以后的生活做出嘱咐,表明彭德怀的待遇不变。彭德怀虽没有当面见毛主席,但还是告诉工作人员:“感谢毛主席和办公厅对我的照顾。”
彭德怀收拾过行囊,1959年9月29日,彭德怀告别中南海,离开了自己生活了许久的地方。
图|彭德怀在吴家花园
他与家人居住在北京西郊挂甲屯的吴家花园。
这位曾叱咤疆场的老帅拿起锄头、镰刀,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田园里,在吴家花园里的耕种生活陪伴他度过了整整六个春秋。
图|周总理与彭德怀
1965年9月11日,正在吴家花园的彭德怀突然接到一通电话,他接起电话,对面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彭真。
彭真告诉他速来人民大会堂,有急事商量。彭德怀放下手里劳作的锄头,匆忙换上一件干净的衣服,直奔人民大会堂。
彭德怀过去时,彭真,还有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乔明甫两人已经等候在那里。
图|彭真
彭真与乔明甫站起来与他握手,简单的寒暄过后,彭真就开门见山地表示,中共中央决定抓大三线的建设。
大三线,最初是指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等地,都属大三线的范围。
彭真告诉彭德怀:“中央希望你能到西南去抓大三线建设。”
新中国建设初期,一些地区存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生活艰难的困境,党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号召人们奔赴艰苦的大三线战斗。
毛主席经过认真考虑,选定了彭德怀,并让彭真找彭德怀谈话。
当彭真向彭德怀说出此事时,彭德怀看了他一眼,随后问道:“要是不去呢?”
“这是毛主席的意见。”彭真表示。
彭德怀这么多年经历了起起伏伏,再加上他认为自己只会带兵打仗,不懂工业。思虑再三,他还是决定拒绝彭真,表示不愿意重新复出去工作。
从人民大会堂回到住处后,彭德怀深夜许久都没有睡着,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最后,他披衣起床,在桌前写下一封给毛主席的信,他向毛主席表示:根据自己现在的情况,还是不去西南三线的好。
他在信中提出请求,希望能回到老家、或者到外地的国营农场去劳动,当一辈子农民,自食其力。
彭德怀的信很快寄到毛主席的手里,彭真也向毛主席反映了彭德怀的想法。
不到半个月后,9月23日清晨,彭德怀又接到一通电话,这次,是毛主席办公室打来的。电话里,他听到了熟悉的毛主席的声音,毛主席说:“你赶快来吧,我们好好谈一谈。”
彭德怀放下电话,换上一件干净朴素的中山装,便直奔中南海丰泽园。
6年后,他再次见到毛主席,两位老朋友的手再次握在了一起,看着毛主席热情的笑脸,彭德怀心中自是感慨万千。
图|毛主席与彭德怀
他先开口:“主席,我的信收到了吧,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
“我这里不是什么三宝殿,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来。我昨天下午接到你的信,高兴得一夜没有睡着,一清早就给你打电话......”毛主席笑着说道。
这时候,彭德怀严肃的脸上也难得露出笑容,他说:“主席没有忘记我,我很感激。”
毛主席知道彭德怀戒烟了,独自拿出香烟,点燃,随即抽了起来。没想到,彭德怀随后也从衣兜里抽出一包香烟来,拿出一支,点上抽起来。
这让毛主席很诧异,他还充满疑惑地询问:“德怀,我记得你不是早就戒烟了吗?”
“我又抽上了,而且越抽越凶。”彭德怀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将烟雾吐出来,回答了毛主席的问题。
两人聊了一会儿,切入正题。毛主席再次提起了让他去西南抓大三线建设的事情,他告诉彭德怀:“这次派你到西南去抓三线建设,我也是真心诚意地支持你。西南是主要的战略后方,你去把它建设好了,我就放心了。万一将来发生战争,你还可以带兵打仗嘛!”
虽然毛主席如此劝说他,彭德怀还是坚持表示:“我不去。”
毛主席告诉他,让他出来工作是中央的决定,大西南的建设也与军事紧密相关,对搞军事工作多年的彭德怀来说,他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
彭德怀依旧坚持:“我还是回乡当农民好,去西南不合适。”
毛主席当然也没有强行让彭德怀接受任命,他谈起了我们国家面临的局势,将西南大三线建设的重要性娓娓道来。
我们国家的经济需要发展,西南大三线建设也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彭德怀一边听毛主席讲话,一边表示认可地不断点头。
毛主席也考虑到了彭德怀去西南地区工作时候的情况,他告诉彭德怀:“你怕工作不好做,我让少奇、小平召集西南地区的同志开个会,把中央的意图讲清楚,让他们积极支持你的工作。”
毋庸置疑,彭德怀元帅始终是为国为民的好领袖。
如今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他义无反顾。在毛主席面前,他掐灭手里的烟头,然后坚定地回答:“主席,我听你的。”
毛主席再次问他时,彭德怀坚定不移地说:“我去大西南!”
图|彭德怀、朱德、彭雪枫、萧克、邓小平
彭德怀清晨来到中南海,与毛主席畅谈许久,很快就到了中午时分,彭真、刘少奇、邓小平也来到他们谈话的地方,与彭德怀见面。
才劝说过他不久的彭真,一见彭德怀的面,就说道:“主席是关心你的,我早就说了,你迟早会想通。”
图|刘少奇与邓小平
刘少奇、邓小平纷纷表示,一定会全力支持彭德怀的工作,他们也坚定相信,彭德怀一定会干出一番成绩。
几位领导人相聚在一起,壮志满怀。
图|彭德怀
毛主席更是直接表示:“德怀马上就要出征了,我今天请大家来,为德怀送行。”
彭德怀中午便也留在中南海,毛主席让工作人员摆好饭桌,准备好饭菜,大家难得地坐在一起,聊天,畅谈祖国未来的建设事业。
1965年冬,彭德怀在北京踏上南下的列车,决定不负中央和毛主席的期望,在国防重地的大西南开展建设工作,也将胸中积聚了6年之久的工作热忱全数迸发出来......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