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古代如果高中状元,可以当多大的官?能有哪些特权?
创始人
2025-08-17 13:02:55
0

古代的年轻人想要出人头地并不容易,尤其是没有显赫家室的寒门子弟,唯有寒窗苦读,期望能一朝金榜题名。古代社会大多崇尚文人,身上有功名的文人地位会比一般人更高,如果得中三甲,那更是光耀门楣,而且还可以入朝为官,从此平步青云。所以很多穷人宁可不出去工作,忍受贫寒,就是为了专心读书,等待高中的一天。

想要高中并非易事,每隔三年才有一次机会,大多数的学子都是炮灰,每次都只是陪跑,有些人甚至到了几十岁了还没考上,有些人甚至考到疯癫。想要中状元需要经过一道道的关卡,要经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程序,只有层层通关,才能最终进入前三甲。而殿试就会分出三甲人选,其中一甲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也就是科举的最终目标。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参加考试,能够进入三甲已属不易,想要成为状元那更是难上加难。状元之所以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肯定有其原因,最起码可以入朝为官,那到底能做多大的官,享受哪些特权呢?

状元相当于现在的全国高考第一名,意味着学问冠绝当年的读书人之首,而且还得到了皇帝的钦点,前途肯定是一片光明。很多的电视剧里都会有成为状元之后,被高官看中入赘为胥的场面,有些状元甚至还会被公主看中,直接成为驸马,从此成为人生赢家。

除此之外,状元、榜眼和探花都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成为储备干部,虽然翰林院的职位只是六七品的闲职,也捞不到什么油水,但是却和皇帝离得很近,更容易让皇帝看到你的才能,从而得到更多提拔的机会。等到实习期满之后会分到各个部门或者外派为官,官运好的话可以进入核心管理层或者成为一方大佬,官运不好的话也可能平平无奇。而不管是留任还是外派,状元总是机会最多的那个,谁让他是第一名呢,有好的机会自然会先留给他。

状元的起步比其他人要高,选择和机会也更多,那就意味着可以比别人少奋斗几年甚至几十年,而这就是状元的优势所在。比如乾隆二年的状元于敏中,他的能力出众,因此仕途十分顺畅,几乎没什么波折,从翰林院修撰开始到兵部侍郎,才花了十七年的时间。而同一时期的进士周煌就不一样了,从庶吉士到同样的二品官员,他兜兜转转经历了三十年之久,期间还经历了很多的波折,让他饱受经霜。

由此可见,状元和进士的差距有多大,就如同985、211学校出来的学生和普通高校出来的毕业生,找工作的过程中会有很明显的差距。待遇好的工作要求也更高,虽然学历和能力都很重要,但不得不承认学历是门槛,只有踏进了门槛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不然纵有一身本事也没机会得到施展,想要施展才能,就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当然,每个人的品行、才能和运势都不一样,就算成为了状元也不一定说明可以平步青云,以后的仕途谁都说不好,要看自己的能力。历史上的状元大多都混得不错,进入内阁甚至成为一朝宰相的不在少数,毕竟有了状元的名头在,只要不做错事,脚踏实地当官,基本就会正常得到升迁,然后年纪到了就可以退休荣归故里。但也有混得差的,可能到死都只是个闲职,甚至可能还会因为犯错而受到降职。最终的成就跟自己的付出有关系,也不能因为有了状元这头衔而骄傲自满甚至不思进取,当官也并没有那么简单。

科举制度的出现,无疑给了寒门学子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有所收获。但现实是残酷的,状元的头衔也许可以给你一个高的起点,享受到更多的特权,但今后的路怎么走、能有多大的成就,还是得靠自己的能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乌军在恐慌中逃跑了,俄军一枚导... 俄乌战争局势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在俄罗斯媒体《沙皇堡》在2025年8月12日的报道,针对最近的攻势中...
古人怎样确定冬至?测算影长误差...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也是我国农历的第22个节气。从汉代开始,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过冬至的习俗...
五成受访者认为下周A股站稳37... 人民财讯8月17日电,8月16日,数据宝推出了一份《下周3700点“攻防战”,怎么看?》的小调查。对...
原创 晚... 当我们回顾晚清时期的落后与屈辱,不禁要问,这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历史的偶然,还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背...
原创 日...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31年,日本的铁蹄...
第三次西征的统帅为什么是旭烈兀... 1252年,受蒙哥汗(出生年月: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在位年月:1251年7月...
原创 朱... 在繁华冗杂的明朝初年,万紫千红的朝堂上,云集了无数英雄豪杰,其中,郭德成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原创 杨... 一、独得恩宠却无子的谜团 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可谓是到了极致...
原创 谁... 明朝有多位皇后命运悲惨,很难绝对地评判谁是最惨的皇后,以下几位皇后的经历都令人唏嘘: 杭皇后 杭皇后...
原创 “... 名将冯玉祥以爱树著称,在军中颁布了严格的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在北京率领官兵...